![]()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塑造 >> 正文 |
|
|||||
民族牌究竟该不该打? | |||||
作者:佚名 人气:25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外资开始大举进攻中国内地,接连掀起阵阵狂潮。与此同时,脆弱的中国本土企业面临外资巨大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压力,纷纷落马,不是被外资收购,就是被迫将品牌作嫁外资。一时间,国内众多著名品牌在国人面前黯然隐退。业内人士急呼:救救中国的民族品牌!以洗涤行业为例,大部分企业的品牌被外资收去后雪藏,饮料业更是凄惨,“水淹七军”的悲剧至今历历在目。 以彩电业为例,随着长虹、TCL等国内品牌的成长,外资的垄断形式被打破,而这被誉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成功。果真如此吗?家电作为大件消费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对价格比较敏感,选择时更希望得到最好的价性比,而国产彩电基本上满足了一般家庭的需要,再加上比外资便宜的价格,自然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反之,在高端产品上,依然是外资的天下。与其说是民族品牌的成功,不如说是价格的成功。 而对于饮料这种日常消费品来说,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不大,消费者在选择时就更加注重品牌。这也是两乐能够在进入中国以后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 由此看来,中国产品的民族牌更多的是和低价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尴尬的局面呢? 中国对外开放,大量外资产品进入,世界500强已悉数到来。而中国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熟,走出国门的寥寥无几,要在骤然间参与竞争,与对手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既没有强大的资本作后盾,也没有先进的管理作基础,所以在这场战斗中,国内企业已丧了先机。要与外资在城市市场竞争,国内企业没有实力,只好转向农村市场,在那里开辟一片天地。而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要远低于城市,因此只有低价格才能顺利的进入。这样一来,国内企业的产品也就被贴上了低价的标签。更悲哀的是,很多企业由于成本原因,不得不降低质量,使得“便宜没好货”成了与低价如影相随的词。要知道,虽然人们心目中希望产品的价格优惠,但前提是,产品的质量要好。外资产品的价格虽高,但质量却是不错,再加上优良的售后服务,让消费者多掏腰包也愿意购买。 再加上外资在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其策略也向本土化转变,这就使其与国内品牌在心理认知上差距越来越小。如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从产品命名上就煞费苦心,其产品策略也是为不同人的口味量身定做饮料。产品包装上,可口可乐也开始了本土化,特别是近几年春节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口可乐通过新年吉祥的本土化形象实现了与消费者的进一步沟通。相反,汾湟可乐的“大家齐欢乐”一点也没有突出本土品牌的形象与特色,再加上口感也不适合大众口味,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看来,民族牌的推出,不单单是口号,更需要国内企业认认真真的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真正为他们提供“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的产品,而这才是民族牌能真正深如人心的关键所在。 三、非常可乐的民族前景 非常可乐的出现起初并不让人看好,但是却取得了不错的开端,其原因就在于,农村市场的巨大容量成就了非常可乐。外资两乐的市场在城市,虽然也很重视农村市场,但由于范围较大,装瓶厂在农村地区还不够,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要全力打入,就必须降低价格,而这显然是两乐所不愿意做的。非常可乐瞄准的就是这个空档,用其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凭借娃哈哈自身的品牌优势,迅速布点,再利用价格杠杆,第一战顺利完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春节间,笔者在走亲访友时,家家户户是清一色的非常可乐,而且这还是在一个地级市!当然,在城市市场,非常可乐的市场号召力还不大,无论从户外广告的宣传,还是大街小巷的售卖机,非常可乐都没有。要想成为真正的“民”牌,非常可乐任重而道远。如前文所述,由于先天定位的原因,要想在城市市场有所作为,笔者对非常可乐的前景并不看好。如何摆脱消费者心理上的土洋之分,是非常可乐前进中的一个大障碍。 显然,非常可乐已把农村市场作为对抗两乐的有利战场,利用价格与渠道,在两乐还未占领这个区域时先声夺人。而民族牌不过是用来吸引国人目光的口号罢了,娃哈哈深知,不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没有自己的一套进攻策略,民族牌对产品的销售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未来,非常可乐的路崎岖而漫长,非常可乐的民族大旗将在众多民族品牌倒地时,举得更加孤独和有力。令人欣慰的是,在市场大潮中经过洗礼的国内企业日渐崛起,“好品牌,无国界”的声音也开始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指引新的方向。衷心希望中国的民族品牌成长于中国,最终走向世界! 作者:谷俊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