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品牌传播 >> 品牌塑造 >> 正文 |
|
|||||
中国品牌缺什么? | |||||
作者:佚名 人气:23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中国品牌的发展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中国制造”与“中国吵做”,纺织、钢铁、汽车是典型的中国制造,而脑白金、科利华、德隆等又是典型的中国吵做。多数传统产业依赖于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从廉价的原料、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管理到廉价的价值,最终产出的是廉价的品牌。与传统产业相反,房地产、IT、医药等新型行业显然不具有传统行业的制造优势,因此也就没有更多的中国制造的资本,但这些行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市场的吵做上,只要你说就会有人信,而且不管是被骗过多少次。这种在国外很难想象的中国式的品牌吵做方式,造就的仍然是廉价的品牌。甚至称不上是品牌。其骨子里面仍然是中国制造,只是多了一层投机而已。 而长虹应当是中国制造的代表,在规模至上的竞争策略下,价格战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那不是倪润峰个人的高明,而是这种规模效应的必然结果。没有差异、没有创新最终将导致整个行业的价值消耗与倒退。在长虹疯狂的淹没了国内市场之后,又神经病似的葬送了全行业的国外市场,而所有的一切均与“长虹制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奉更高的产能、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低的价格的逻辑上,带来的必定是更低的价值。实施上在这种规模导向下,如果不采用价格竞争的策略,我们真的不知道长虹还有什么更为有效的策略。好在前不久倪润峰终于下课了,接替他的是主张“科技领先与价值创造”的领导者,从倪总几次沉浮的背后,我们再一次看到,品牌不是制造,单纯的制造也打造不出中国品牌。 大品牌大吵做? “吵做可以出名、出名可以快速获得利润”,由于国内企业过多的将眼光锁定在利润的获得上,吵做就成为最好的方式。在短期利润与长期价值方面,中国企业经常缺乏应有的自信与耐心。如果论赚钱,中国企业并不比任何一个外企差,但创造价值,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基本的水准,这已经成为普遍的顽疾。中国宣称机会多,培养的投机人也多,旁门左道更多。大企业大投机,小企业小投机。在这种浮躁的状态下,所有的企业普遍缺少必要的耐心。而与此对应,国外企业在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之后,深刻知道“大道无形”的道理,看得见的重要,看不见的更重要,短期利益重要,长远价值更重要。作企业的根本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实践证明没有价值积累的企业,很容易掉入模仿、跟风、同质化及恶性竞争的漩涡。 事实上品牌建设不是“吵做”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他需要全方位的完成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体系,这里面包括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各项内容。如果你想象DELL一样希望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个性化的产品”,那么,你必须从设计、生产、营销、管理各个方面必须持之以恒的、全面贯彻低价以及个性化的这一宗旨,并抛弃与此无关的任何与可能增加成本的各种营销活动。如果你想象宝洁公司一样“多品牌、个性化”,那么你就必须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精确的定位、系统的品牌管理能力及柔性化的生产能力,这样的过程促成了宝洁多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成功,品牌建设不是一个在马路上捡钱包似的偶然事件,而是以价值为导向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将最终使品牌的价值在竞争的终点受到侵蚀,并危机到整个的价值创造体系。因此品牌竞争本质上应当是价值创造体系的竞争,由于企业独特的价值创造体系,才使企业的拥有了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而这种价值能力一旦被社会、消费者认可。他将获得最为原始的成长动力,并成为支撑品牌长久发展的源泉。 赢得价值才能最终赢得品牌! 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王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