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培训教材 >> 正文
小家电:千万别打降价的主意           ★★★ 【字体:
小家电:千万别打降价的主意

作者:张会亭     人气:24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利润是每个企业的生命之源,这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却往往最容易被众多厂家所忽略,或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被人暂时地忘却”,这正像“明明大家都知道要遵守交规,但还是有人要闯红灯”一样。于是乎,降价、买赠促销等“低等游戏”便纷纷被大家奉为至尊,涌现出“降来赠去真忙”的“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家电行业是中国实行规范化操作最早的一个行业,也是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最值得参考的一个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家电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的“保有率”还是比较高的,但也恰恰正缘于此,在行业日趋饱和化、市场日趋买方化、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许多厂家越来越陷入“分销难”的困惑之中,于是就只好“忍疼割爱”放弃部分应得的利润来屈从于销量的提升,于是就有人推出“微波炉买一赠八”,还有人高喊“将降价进行到底”,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势头。但是事情的结果往往并不因初衷的美好而最终皆大欢喜,我们暂不讨论降价与买赠促销是不是真的那么直接有效,但国内一著名彩电厂家“500万台销量的利润不及索尼彩电50万台销量的利润”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恶性降价导致的质量下降和服务无保(名牌厂家则更多地表现为服务推委和故意加长流程)正逐渐地默默“回报”给消费者,对降价、促销等“儿科游戏”的“乐此不疲”正在使许多厂家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思进取”。
  2001年夏季,顺德一知名厂家隆重推出“买壁挂空调送价值2000元手表”的高额买赠活动,就曾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甚至还搬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进行声讨,毕竟这种“送的比买的还多”的行为直指促销盲区:如果厂家只是玩噱头虚张声势,则不但有悖于广告法,顾客也不会买帐;如果手表事实上不值2000元,那么假冒伪劣商品绝不能拿来作赠品,并且这种对顾客的欺骗行为往往会令促销效果和厂家形象大打折扣;再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这“送的比买的还多”的“倒挂现象”到底属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今天我们化用过来就是“厂家一降价,顾客就发笑”,只不过前者的笑是上帝“宽厚的笑”,后者的笑是顾客“满意的笑”,因为无论众厂商怎么大打价格战,最终的绝对受益者肯定是顾客,这颇有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味道。
  任何行业的哪怕一点点创新都会因其对人性化的充分尊重而令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越来越多着眼长远的厂商都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技术的更新和新品的研发上来,尽管在过渡的路上仍不免会时不时把降价武器拿起,但他们已明显表现出了对这种低级手段的鄙视,IT界流行的“提高配置不加价”的变相降价方式正在被大家广泛采用,因为这种方式对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贡献要比前者积极得多。
  在家电行业的大家庭中,小家电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家的广泛关注,其最为主要的吸引力就体现在30%还要多的毛利率上。于是便有科龙、海尔等大家电厂家的“助兴”。但是我们研究发现:现在小家电行业中最为致命的弱点就是:各同类厂家之间的“抄袭”现象相当严重,然后就是“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恶意竞价。比如一个名牌厂家生产的不粘油台式双灶零售价至少要在140元,而个别杂牌厂家生产的同样外观(事实上质地要差很多)的双灶仅售80元。这种不良竞争确实让许多“创新英雄”寒心,原因除了大多数消费者对小家电缺乏应有的品牌鉴别能力和使用价值取向(大家电在这方面要好很多)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小家电厂家的“多而杂”有直接关系。但是有相当多的小家电厂商动辄以“小家电技术壁垒低”为挡箭牌来为自己开脱,好象不良竞争“都是技术壁垒惹的祸”,其实这完全是小家电创新方面的“懒汉”说法。

  为了说明上述问题,我们不妨举个例子:飞利浦电动剃须刀以其尽善尽美的使用功能(几乎没有哪个男人说它不好用)和充分人性化的外观设计(极为舒适的使用效果)占据了全国65%以上的剃须刀市场(按目前中国男人的收入水平,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月薪2000元以上的男士几乎都用飞利浦剃须刀),并且其价格还居高不下(最便宜的一款单价也在110元,最贵的竟高达1500元),再看看我们国产的一些同类产品,价格仅在30元左右,更有甚者仅为10元。套用一句范伟的台词我们不禁要问:“我就纳闷啊,同样是用来刮胡子的东东,价格的差距咋会这么大呢?” 让我们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零售价才10元的东西,其利润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呢?那么一个飞利浦剃须刀的利润有多大呢?
  松下电饭煲,融普通电饭煲和电磁炉于一体,设计出电磁电饭煲,最高零售价竟在2800元,即便是普通的电饭煲,也能卖到四五百元。相比之下,国内同类普通电饭煲只能卖到80到130元左右。
  在这里可能还会有人出来争辩:你说的都是国际知名品牌,他们都是老牌小家电企业,国内的技术比他们要落后得多。那么我们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科龙集团于2000年9月才正式投产操作小家电,相比国内的小家电同行来说可谓“小朋友”,但2001年底,科龙小家电公司极富创意地为电饭煲“穿”了一层“保暖内衣”——在普通电饭煲的夹层中填充全水聚胺脂发泡——一种环保聚温材料,不曾想这一小小的创举竟掀起了整个电饭煲行业的第五代保温技术革命,同时还顺利解决了传统电饭煲的断电保温难题,并且焖出来的米饭比普通饭煲口感要好很多。这种保温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在国内尚属首例,目前他们已抓住良机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营养节能煲”。另外,科龙小家电还创意地将电饭煲做成椭圆形,并加上亚光不锈钢外壳;在电脑煲的液晶屏上加上红黄绿三色背光,使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我们常常对一些进口家电臻于至善的外观设计和体贴到位的人性化诉求啧啧称赞,可以折射出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国产家电的厚望。飞利浦并没有因国内消费水平低而生产低劣产品,科龙也没有因“全国电饭煲都那样”而对创新无动于衷。事实上,小家电的关键就在于“小”,唯其小,研发者的不断创新能把它“精心打扮”成可爱的“小精灵”。如果说大家电是家庭的必需,那么小家电就是家庭的点缀。所以,奉劝国内的小家电厂商,千万别净打降价的主意,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创新和完美上来,“创新才是硬道理”!任何拾人牙慧的“懒汉行为”最终都会沦为行业的“跟屁虫”而被世人唾弃。
作者: 张会亭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