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培训教材 >> 正文
“黑马”渠道,开掘有术           ★★★ 【字体:
“黑马”渠道,开掘有术

作者:钟超军、…     人气:22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案例:
  A公司是化妆品市场的领导者,在化妆品的传统分销领域,其已经占有了高达16%的市场份额。A公司下辖某高档彩妆品牌,长期以来一直在百货专柜销售,表现颇佳。近来随着一些大型商超的风生水起,百货店的零售地位日益旁落,A公司有意向在彩妆分销渠道转型前先行切入商超终端。
  但目前,它开始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在商超的产品展现方式,是开放式陈列还是专柜陈列,开放式陈列货品失窃率很高,专柜陈列可以减小失窃率,但需要增加促销小姐和特设陈列等的相关费用。A品牌在超市的月销售额是3000元/月,毛利控制12%,促销小姐月1000元,如增加这些支出,很显然会入不敷出。
  您认为A作为一个市场的领导品牌,在选择这样一个富有行业开创性的“黑马”渠道时,应如何决断呢?
  特邀嘉宾:
  张鑫  广州仙妮可莉化妆品公司市场部经理
  姜华  雅兰国际化妆品高级市场研究部主任
  俞雷  知名渠道和经销商管理专家
可以进入商超渠道
  赢周刊:彩妆是一种高端的化妆品,长期以来,它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分销渠道,也就是百货,商超近年的流通强势地位虽然在迅速提升,但对于彩妆的消费群来说,肯定会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况且高端奢侈品走商超这样的大众型渠道,总让人觉得有一种自降身价的意味,您认为A品牌选择商超渠道合适吗?
  姜华:我认为A品牌选择商超渠道是可行的,但是要注意切入的细节。
  在选择上,首先, A品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把扩展一个新渠道的利益分为品牌利益(包括品牌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和销售利益(包括成本利润方面的因素),A品牌应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预计目标;其次,对于具体超市的选择,同样从品牌利益和销售利益上来考察。
  从品牌利益上:主要考察超市本身的品牌形象合商圈环境等一些外围指标。超市的品牌形象以广州而言,著名的超市有家乐福、好又多、百佳、万佳、屈臣氏等,不同品牌的超市它的品牌形象不同。
  我可以假设一些品牌做具体的形象描述:比如家乐福代表国际品牌形象,全面提供低价产品,服务较差,而屈臣氏、百佳品牌形象较佳,个人护理产品也优质优价
  另外,从销售利益上考虑主要是考察一些操作性的内部指标,包括一些位置、空间、价格等细节,这方面弹性大,象家乐福、好又多之类的超市都是奉行着“N条军规”,在讨价还价方面手段繁多,花样翻新,比如说故意晾着你或者透露一些竞争对手争夺空间的情况。这些细节对成本控制、盈利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对来说,高端品牌在进入超市时借助品牌优势,理论上来说会容易在价格上打压一下的。
不会弱化品牌形象
  赢周刊:刚才姜先生系统的分析了商超进入的可行性和进入技巧,不知张先生对这个问题是否有一些新的看法?
  张鑫:彩妆我在95、96年的时候在深圳做过,当时我就发现有不少的彩妆品牌已经有进入商超了。我认为不会出现有品牌自降身价的感觉,因为现在的一些大型商超给人的感觉事实上已经非常的高端了,再加上现在的彩妆品牌在陈列上普遍的采用高档的特色专柜和“店中店”的陈列方式,综合起来给人的感觉,就不会有商超会弱化品牌形象之嫌。
  赢周刊:如果A品牌可以选择超市,那么在具体的超市的选择上应该注意哪些呢?毕竟,A品牌的彩妆是一种高端小众产品。

  张鑫:按照通常商超所处的地域来划分,我们会将商超分为三级,在市中心闹市区的是一级,主要以一些大型商超为主,第二级是市郊周边地区,第三级会是一些高端消费能力不是很旺盛的小型城市,在具体的超市的选择上,我们会趋向于一、二级市场。
  赢周刊:还有二级市场吗?二级市场有这样的中高端彩妆消费群体吗?彩妆进入二级市场销量不是更加上不去?
  张鑫:不是这样的,事实上,任何一个市场,都有那么一小撮立于金字塔尖的高消费群体,何况是二级市场,二级市场由于商圈的集聚性强,高端群体会较一级市场更加的集中,彩妆选择二级市场开拓,还是很有前景的。
“专柜 + 自然销售”模式
  赢周刊:面对A品牌的商超分销困顿,您认为A品牌在商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陈列方式?专柜陈列或“店中店”是彩妆的最合适的选择吗?
  张鑫:的确,现在的彩妆品牌多是运用的专柜陈列和“店中店”的方式,在商超中,专柜和“店中店”的设置地点一般会选择在超市大门入口处或收银处,这样立面清晰,品牌展示力会更强,也可选择超市中人流容易汇集的中心区域,可突显品牌鹤立鸡群的效果。
  我想除了你所说的百货、商超之外,彩妆用品走专业美容院线也是一个路径,不过,我看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小店,如广州流行前线那儿的地铁入口处就有,那里彩妆的现场服务和彩妆品售卖是一条龙的。
  姜华:基本上应该是以专柜形式为主,在成本核算的前提下,店中店的形式也应该多考虑。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会小,但是我们换个思路:把专柜、店中店作为一种户外媒体,把这方面的投入计入广告投入的一部分,实际上看来也未必是非常的不划算。
  我个人设想的理想模式:专柜形式+少量自然销售的货架模式,利用专柜、促姐保持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利用自然销售的货架提供一些特惠的基础彩妆。
拉高价格是冒险举动
  赢周刊:专柜陈列显然会加重相关的费用负担,而A品牌在超市的销量有限,毛利很低,您认为毛利低仅是出于销量的原因吗?是否有价格难以拉高,是否有超市费用负担过重的原因呢?
  姜华:企业的毛利低主要还是渠道费用过高。一般彩妆品牌的价格体系都很稳定统一,卖场的销量应该也不会太低,例子中的3000元/月,我认为是不可想象的,过低。
  张鑫:毛利低并不仅是出于销量的原因,但销量上不去肯定就会影响到毛利水平,你所说的拉高价格来增加毛利是一种冒险的举动,因为你并不知道消费者是因为价格贵了不买,还是因为效果不好或是品牌宣传的不到位。另外,超市费用高也是一个原因,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自于厂家,因为流通一块要压缩费用是很难的,真正的成本压缩一块是从厂家的整个作业流程来进行的,成本压缩的好,价格回旋的空间自然就大,毛利高就显而易见了。
共享促销员不现实
  赢周刊:A公司可以采用一些方式降低它的超市费用支出吗?如改自己雇促销员换为共享商超的促销员,商超会愿意吗?如果这样的话,A品牌还要对超市的有关促销员进行专业培训了。
  张鑫:雇佣超市的促销员,这种方式还欠妥当,因为彩妆是一种专业性服务性很强的产品,雇员的操作不一定很到位,况且超市雇员还有超市自己的任务,实行起来会困难重重,效果也不好。我想一个真正的彩妆品牌,在终端操作上,最好是有自己的一支专业的销售队伍,包括稳定而专业的促销小姐,这样才会加强自己的终端拦截的实力。
  姜华:如果要降低费用关键还是减少一些不合理费用,现在商超是换几块砖收你的装修费、圣诞还要5块钱买给促销小姐一顶小红帽,应该尽量把这些东西卡住,改换促销员为共享促销,是舍本逐末,也不现实。

进商超是亲民姿态
  赢周刊:A品牌现期以先行者的姿态切入商超领域,可以说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增加品牌曝光的机会,获得一个形象展示的平台,二就是增加销量,但现在似乎很艰难,您认为它有可能做大销量吗?哪怕能做到收支相抵,如果能,可以考虑哪些方式呢?
  姜华:我认为,高端品牌进入商超更多的是做出一种亲民的姿态,以少量特惠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尝试率。
  真正的实现大销量,我认为未必做得到,也无需做到。使用一些副品牌也许会好些,其实以往伊卡路的海倩就只在屈臣氏流通,不论成败,思路未必错误。
  张鑫:我看现在的一些知名的彩妆品牌如美宝莲等,在商超一块的销量就走的特别好,他们有很多的方式是值得借鉴的,比如说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保证,比如说一些专业媒体和电视传媒上的广告投放,比如说在超市终端的现场演示和海报宣传等。
  另外,在渠道创新上我看到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千色店”,进场费比超市低,化妆品的专业展示力也比商超要好,彩妆走这种专业渠道的效果肯定也是非常不错的。目前来看,现在走商超渠道的多是一些有品牌、价位中高档次的彩妆品,顶级品牌不会选择商超,因为消费者会想在这儿买还不如到专卖店,服务更好更便宜,次级小品牌不会进商超,那个门槛它踏进去会吃不消。
集中力量于大型商超
  点评嘉宾:俞雷
  俞雷: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彩妆进入普通商超的时机还未成熟,但大卖场应该是可以的了,现行市场的一些一线彩妆品牌,在大卖场里的销售情况事实上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所以我想如果考虑到现行进入中小商超的不成熟性,不如就暂行不进去,先集中力量主攻一些大型的商超,集中优势资源抢占这一块先发展起来的地盘。
  在大型商超的进入策略上,可采用三种主要的方式来提升那里的销量。
  首先是超市里货品展列方式的创新,彩妆的展列最好走专柜陈列的方式,贴墙摆位,展铺面积尽可能的放大,原来的1米不行,就扩充到2米甚至3米,因为你的展列空间越大,就意味着你的竞争者的展列空间越小,产品在消费者眼球中挤占的份额就越大;
  其次要注意促销方式的选择和卖场氛围的营造,因为彩妆用品的品牌和产品的卷入度很高,消费者倾向于有专业的美容顾问和现场的专业演示操作和示范表演,为了让卖场更有生气一些,可考虑采用一些促销方式,如捆绑赠品促销,赠品切不可分开,以免扩大陈列支出,捆绑时注意条形码的设置,防止盗窃,也可考虑用降价促销方式,但不可过频,一是怕伤害品牌,二是容易助长消费者的依赖性;
  第三是加强品牌产品现场与消费者的沟通,比如美宝莲自制的价格标片,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传递出看来了它的与众不同,这会让顾客增加对它的品牌和价格的信任感,当然卖场的促销人员的专业操作和媒体的互动是不可少的。另外,针对现在的彩妆用品的专卖店走量的路径,除了常规的促销、陈列操作外,与店主的深度沟通也是必须的,这与超市渠道会有点不同,针对店主的沟通主要是通过一些导购手册和产品DM小报发送来进行的。
作者: 钟超军、张鑫、姜华、俞雷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