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销售经理 >> 正文 |
|
|||||
《销售经理》第十章:产品策略(下)(二) | |||||
作者:吴洪刚 人气:47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案例:
天峰诞生于九十年代初经济蓬勃发展的深圳特区。最初介入的是商业领域,专业从事商业城的策划、改造,以转租和自营相结合的手段,先后在深圳商业旺区推出了电器城、电器街、时装城、音像城、化妆广场、布匹市场等六个大型商业项目,在深圳商界名声鹊起,并顺势进入物业管理领域,从事上述诸商业项目的物业管理。由于诸项目合作方的不同,不同的市场采用了不同的名称,目前拥有“天峰”等两个企业商号和与“天峰”不相干的三个品牌名称。各品牌传播相对独立,致使品牌资产无法整合,显然无助于天峰公司自身无形资产的积累,近十年的品牌经营结果是差强人意的。 1999年上半年,天峰进入商贸领域,借用“京酒模式”,以经销商的身份与国内一知名酒业合作。这样,天峰的无形资产又多了一个中间商品牌。下半年,天峰干脆自主投资,买断某生物制品专利,采用委托加工方式,全面介入生物工程领域。如何有效管理品牌、最大限度发挥无形资产杠杆作用,遂成为企业老总思考的一件大事。 检视天峰企业的品牌资产,大概有三类。第一类:共有品牌如“中阁”、“精彩”等等,是真金白银堆砌起来的。业内人士一提起“中阁”、“精彩”,必然联想到这是“天峰”所有,“天峰”在深圳,即是一个商业投资企业。虽然,企业品牌名称不统一,无形资产倒也积累一些,可是事实上却不完全记在天峰的名下,或者说,其品牌在市场内是诸商户共享的,品牌形象系于纷杂的商户身上,维护起来委实不易。这就是为什么这类品牌资产知晓度只是限于业内人士的原因。第二类:中间商品牌,如某老酒,该品牌显然借重于该名酒既有品牌影响,现在和将来都不足以给天峰品牌积淀多少无形资产,它的作用在于市场行销方面,有借力打力之妙。第三类:自有品牌,即将推出的生物工程类产品,这是完完全全由天峰一手创造,全部由自己真金白银投入、经营的品牌。 天峰企业运作多年,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没有真真正正的自有品牌,面向顾客所能激起联想的品牌资产投入,一分钱也没有。不管你是否经营实业,你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投资,是你唯一值得投资的地方。实体企业自不待说,如可口可乐,它的多年经营说穿了就是在经营品牌,不是有个说法,有一天可口可乐全世界的工厂一把火烧了,凭着这几个字,一夜之间它又会崛起吗?就是非实体企业也一样,著名的如国际管理集团(IMG),没有几个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的,IMG三个字却通行世界,今年它很突兀地全方位走进了国内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原因只在于它买断了中国足球各级别队伍五年赛事的广告经营权,所以,连万宝路这样的巨头都怵它三分,99赛季百事与可口的冠名纷争,就是它的杰作。
1.包装概述 包装是指产品的容器和外部包扎,是产品策略的重要内容,有着识别、便利、美化、增值和促销等功能。包装是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品只有包装好后,生产过程才算结束。产品包装是一项技术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对产品的包装要达到以下效果:显示产品的特色和风格,与产品价值和质量水平相配合,包装形状、结构、大小应为运输、携带、保管和使用提供方便,包装设计应适合消费者心理,尊重消费者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符合法律规定等。 2.包装策略
可选择的包装策略如下: ·类似包装策略 企业对其各种产品,在包装上采用相近的图案、近似的色彩和共同的特征。采用该策略,可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产品的深刻印象,也可降低包装成本。但如果企业各种产品质量过于悬殊,则会形成负面影响。 ·等级包装策略 根据产品质量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包装。 ·配套包装策略 将不同类型和规格但有相互联系的产品置于同一包装中。如,将系列化妆品包装在一起出售,便是典型的配套包装。 ·附赠品包装策略 在包装容器中附赠物品,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如,许多儿童食品的包装是采用此种策略。 此外还可采用复用包装策略,不同容器包装策略等。
顾客服务是伴随主要提供物一起提供给消费者的附加利益与活动。顾客服务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效用和满足。产品越复杂,消费者对各种附加服务依赖性越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仅凭技术因素是难以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的。现今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不会超过最终价格的20%—30%,而周到的服务和完善的送货系统成本却占到70%—80%。可见,服务将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根据企业和产品特征而定。但总的宗旨是,实施顾客满意服务战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接待来访和访问用户;提供业务技术咨询与服务;质量保证承诺;产品安装和调试;维修和备品配件供应;信用服务;定期为用户进行产品检查、维修和保养服务;还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服务。 案例: [h]异军突起的萍果机 1982年,在美国《幸福》杂志上所列的全美500家大企业的名单上,赫然跃出一名新秀――名不见经传的苹果计算机公司。在当时,这家名列411位的大公司,年仅5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公司。一年之后,当美国《幸福》杂志再次公布全美500家最大公司排位时,苹果计算机公司一举跃到了291拉,营业额达9.8亿美元。 苹果计算机公司在1976年还是一个只有两人的汽车房。两位美国青年――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26岁的斯蒂芬·沃兹尼克,经过努力,研制出了一台家用电脑――“苹果1号”。当时,美国的许计算机生产厂家,都把研究和生产的重点放在大型计算机上。对个人计算机,他们认为前途不大、利润不高。当他俩把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去展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电脑迷,他们纷纷掏钱购买,一下就订购了50台。 从此,局面打开,他们的订单源源不断。于是他们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生产个人计算机。同时,他们网罗各方面人才,进一步研制和改良家用电脑。 就在苹果计算机公司大举出击,大获其利的时候,IBM公司对它仍反应迟钝。这给苹果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后来,苹果电脑公司又向市场推出了个人电脑网络系统,严重威胁到IBM的生存时,IBM才大梦惊醒。此时,苹果计算机公司已占电脑市场26%的份额。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