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销售传奇 >> 正文 |
|
|||||
用品牌“黏性”细分市场 | |||||
作者:胡涛 人气:28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对于企业而言,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如何降低和规避风险是每个积极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在新产品上市前进行市场测试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测试环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竞争环境,但并不等同于实际的竞争环境,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测试结果往往高估了购买可能性,引入转换模型,并应用“黏性”这一概念将测试者进行细分,可以对新产品潜在的市场规模做出更贴近实际情况的评估,同时通过对照分析了解新产品受欢迎或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从而对新产品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分析。 对其他品牌的态度 用满意度来预测转换行为并不完善的另一个原因可以用这一维度来解释。一个消费者可能对当前使用的品牌极其不满,但如果他认为其他品牌更糟糕,那么转换行为就不太会发生。同样的道理,消费者可能对现用品牌很满意,但相比之下认为其他品牌更好一些,那转换行为也可能发生。所以,消费者对竞争品牌持有的态度应是形成现用品牌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场决策犹疑程度 该维度指的是消费者以往在作选择时,是否容易被现场提供的品牌分散注意力。一些消费者很少迟疑,不会轻易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另外一些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品牌变得拿不定主意,一时之间很难下决心。现场决策所表现出来的犹疑不定对现用品牌的黏度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借助数学中的突变理论(具体的类型为蝴蝶突变),根据被访者对以上四个维度问题的回答,运用一定的算法之后,可以将被访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被访者对现用品牌非常满意,品牌选择对他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特定的产品领域中购买介入度较高),在品牌态度方面现用品牌被认为明显好于其他竞争品牌,在现场选择时忠于一定的模式,该被访者将归入稳固型用户。 度量“黏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黏度较高的群体对于市场营销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相比较黏度较低的群体有以下特征:他们更容易被说服重复购买某品牌;他们对竞争品牌的宣传更具免疫力;当遇到常用的品牌(产品)缺货的情况,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其他品牌;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他们支撑了特定的产品领域中和他们维持高强度关系品牌的较大的市场份额;最重要的是,黏度通常和未来的购买行为联系在一起。 转换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和概念测试、广告测试以及持续的品牌良性发展监测等领域。 应用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酒类产品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运用转换模型将品牌A的用户和非用户细分后,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在图中,“容易被攻击”的群体是将边缘型和易转换型两类用户合并在一起,“开放”的群体是将容易争取型和左右摇摆型两类非用户群体做了合并。 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11%的用户和品牌之间建立了较强的联系,同时如何防止10%的易受攻击的用户转向其他品牌。为此,研究的重点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每个细分群体中,有哪些因素对品牌偏好产生了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测量品牌A相对于竞争品牌在这些重要维度上的表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用到“多元回归”和“提及次数份额”这两种方法。 多元回归是以品牌偏好得分为因变量,属性维度上的得分为自变量,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由此得到的回归方程的系数代表了各种属性对于品牌整体偏好的影响。在回归系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所有属性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提及次数份额”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具体的算法是某种属性维度上提到品牌A的次数除以所有品牌提及次数总和后得到的比值,通过这一数值可以看出品牌A相对其他品牌的表现 运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品牌A在“稳固型”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具体而言,看哪些是驱动该群体品牌偏好的重要属性,同时品牌A在这些重要属性上有何种表现。图形2显示,在一些相对重要的维度上,在“稳固型”用户看来,品牌A都胜过其他品牌。 再来看品牌A在“易受攻击型”用户中的形象。图形3显示,品牌A在两个维度(产品属性1和饮酒动机2)上的表现超过了竞争品牌,但这两个属性并不是影响品牌偏好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在产品属性2和品牌个性2这样一些最具影响力的维度上,品牌A被认为逊色于竞争品牌。 简而言之,由于品牌A在不太相关的属性上表现相对强势,而在一些重要属性上处于下风,由此削弱了品牌A和这部分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易受攻击型”和“稳固型”用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他们追求的是不同的利益点;其次,在一些关键属性上,他们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给出两种对策:第一种是在品牌A的薄弱环节方面(比如产品属性2和品牌个性2)有所提升,由于需要改变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确立的形象,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会较为困难。第二种是加强品牌A的优势属性和品牌偏好的联系,这种对策从影响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使品牌A在优势属性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确保品牌A在不同时期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性。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