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广告评点 >> 正文
广告“饥饿营销”的典范之作           ★★★ 【字体:
广告“饥饿营销”的典范之作

作者:熊莺     人气:3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当今的市场环境,正如艾·里斯在《定位》一书里说的公司太多,产品太多,市场上的“噪音”也太多。如何让自己的广告在信息的洪流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枝独秀,就需要广告人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突破口。而“大制作,小发布”、高开低走的广告“饥饿”策略不失为上策。

  让我们先来看看成功运用广告饥饿策略的典范之作:

一、苹果电脑著名的“1984”电视广告

  音乐走调,脚步声沉重,成排剃了光头的人在倾听屏幕上的“老大”(暗指IBM)发表言论。一位年轻、肌肉发达的女郎双手拿着铁槌冲进来,在屏幕前停下脚步,将铁槌向屏幕掷去,发出震耳欲聋的粉碎声。旁白:“1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Macintosh电脑,你将了解它为什么不同于奥威尔的《1984》。”“1984”广告用“老大”象征IBM等垄断势力,而把苹果电脑刻画成暴政体制的摧毁者,它帮助Macintosh成为苹果推出的最成功的电脑之一,其自身也成为广告史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广告创意人从奥威尔《1984》这本畅销书中获取灵感,制作上耗资百万美元,但只在1984年1月22日于SuperBowlXVIII播出过一次,时长1分钟。其后,“1984”广告主要在全美各大影院播出。

  点评:采用广告“饥饿”策略,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前提:广告策划、制作、传播全过程或者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必须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与持续追踪的兴趣;其次,广告媒体发布要遵循“适度饥饿”原则,即保证让感兴趣的受众可以接触到原始的广告作品及相关信息,而不是让他们无处查找,一下子“饿死”,正如苹果“1984”广告在一分钟的电视播出后,观众还可以从影院中观看该广告。

二、宝马在2001年将广告“饥饿”策略发挥到了极致

  宝马在TheHire的广告中,全是“重量级”的创意:世界知名导演(包括中国的王家卫、李安)、豪华的明星阵容、广告片的超长特色(5部每段约6分钟的广告片和一支完结篇)、跌宕起伏犹如浓缩的好莱坞大片的情节,所有这些都有着极大的炒作价值和轰动效应,当然也花去了此次广告预算的大部分资金。宝马选择在网络上公映该广告片,既节省了电视播出的昂贵费用,还使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与需求更自由地观看广告片,更兼独特的媒体发布形式本身就具有的宣传效应。结果,TheHire赢得了广告业界、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关注与讨论,还引起竞争对手的模仿,其广告传播的效果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并一举拿下2002年OneShow和OneShowInteractive的金奖。

  点评:广告的“饥饿”策略发展到现在,互联网扮演了广告“自助餐”提供者的角色,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很方便地获取广告信息。

三、英国本田公司雅阁汽车的“齿轮”影视广告

  伦敦维登·肯尼迪广告公司为英国本田公司的雅阁汽车制作了为时两分钟的“齿轮”影视广告,是英国广告史中最长的广告。在广告片中,开始是一个小齿轮在旋转,渐渐地与下面的大齿轮吻合,然后形成了一个连锁反应,汽车的各个零件一个接一个地动了起来,包括挡风玻璃的雨刷、转动着的汽车玻璃和翻滚着的消音器等。就这样,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发生着,接着一辆组装成功的雅阁车缓缓地从斜坡上驶了下来。伴随着“只要事情发生,一切点是那么美好”的画外音,雅阁来了一个优雅的刹车,一切恢复平静。本田口号“梦之力量”及时出现。

  点评:这个广告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英国广告史中最长的广告”与突破时尚、科技诉求的汽车广告传统表现方式。另外彼得·费斯克利和戴维·瓦伊斯指控本田“齿轮”广告抄袭了他们于1987年创作的影片DerLaufDerDinge的创意,侵犯了他们的版权,这反倒帮助“齿轮”广告扩大了影响和增加了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纷争更像是一种合作,双方都因此获得更多的眼球。“齿轮”广告在英国投放以来,本田汽车网站的访问量大增,咨询中心的电话也成了热线。

  广告的“饥饿”策略重在广告商在策划、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着意炒作,制造强大声势,引起受众对广告的期待和向往,吊足受众的胃口,然后有意识地在媒体上只做少量发布,“惊鸿一瞥”,刻意让受众处于一种信息“饥饿”的状态,促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寻找该广告以及相关信息,从而扩大广告辐射的广度,促进广告影响的深度。

  所以说,广告创意无所不在,最需要突破的是我们自身。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