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广告销售 >> 广告策略 >> 正文
企业主VS企划人--关于“杭派服饰”的对话           ★★★ 【字体:
企业主VS企划人--关于“杭派服饰”的对话

作者:佚名     人气:22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企业主:某杭派服饰主流品牌总经理
  企划人:知博企业高级咨询师.
  知博企划观:
  之一、好企划,除了创意,还有良心
  之二、企划人让客户乱花钱,大多是因为花的不是自个儿的钱
  之三、我不相信,经包装的企划大师,手指头一掐,就能算出企业的“五年甚至十年规划来”,其实这不是在企划,倒像路边的“算命先生”.
  之四、企业找企划人,只了解这个企划人就可以了。假如,你要找一个“企划公司”合作,就要了解企划公司这一个团队。因为据我所知,不少企划公司,是一个好汉,三个“盯”,只会“盯人”。客户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知要企划干什么。
  (对话实录,以下简称企和博)
关于“杭派”
  企:今天,咱哥们,就废话少说,知博,你认为“杭派”的提法,对吗?
  博:我不认为对。要说对,也只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我问了很多消费者,很多人对“杭派服饰”的感觉是,千篇一律的“婉约、柔媚”,而且普遍感觉是档次不高,像我给一个购物中心企划, 建议中心搞一个“杭派服饰专卖区”。老总说不行,消费者不买帐。
  企:那“杭派”到底有哪些不利点呢?
  博:其实,我们杭州服饰,本来已经有几个品牌已做得不错了,像你们的牌子,还有“古木夕阳”、“秋水伊人”等,但因为消费者对“杭派”总体评价不高,于是,削弱了好品牌的品牌效应,而且,还因为“杭派”的提法,让不少“小作坊”钻了空子,十几台机器,十几个工人,再起一个很杭派的名字,养几个“衣探”专门做“盗版生意”,然后也自命“杭派”,这么一搅浑水,结果是,砸了好牌子的“名声”,却让钻营者活得有滋有味。
  我们上次,几个策划人聚会,有三个二十五左右的女孩,说了一句精彩的话,“杭派服饰”好的品牌养的好设计师,贡献是大家的。
  另外,对比其它地方,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你有没有听到“巴黎派”的提法,倒是因为顶尖的设计师,都汇聚到巴黎,撑起了几个顶尖品牌,让众人从而树立了对“巴黎时装”的整体印象。
  温州也是,“美特斯.邦威”连锁店也算遍布全国,但我还没听到“温派”的提法。
企:报上现在又说,要把杭州打造成“女装之都”这个说法对吗?
  博:这个提法,我认同。“女装之都”可以提,而且提出后,通过市场竞争法则,培育几个“顶尖品牌”来引导杭州的女装服饰文化,提升杭州女装的对社会大众的整体印象。
  企:“杭派女装”和打造杭州女装之都,有无关联性呢?
  博:可以说,有关联性或者说转承性,但一定要区分,“杭州——女装之都”而非“杭派女装之都”,这应当是两个概念,不要混淆,这个“女装之都”里,可以“含蓄、柔媚,也可以前卫、时尚,要容纳,兼收并蓄,而非是统一一个面孔。
  企:说到“杭派”一个面孔,是和杭州的文化有关。
  博:我不这么认为,不错,杭州的整体文化,是属于柔媚的。但我到杭州已三、四年了,发现她还是有兼容性的,特别在服饰这一块,我到过很多城市,像长沙、南昌,那些地方还在讲流行,但看看杭州的街上,这种感觉反而没有了,大家讲个性了,强调内心感受了。
  杭派服饰一个面孔,说是因文化的缘故,是往丑新娘脸上蒙块牛皮,说穿了是竞相伤效造成的,比如到现在,很多小服饰厂家,连个设计师都没,别说是像样的设计师。
  企:我不同意杭派服饰和杭州文化无关的说法,虽然我一下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博:这样说吧,杭派当初的起源上,源于一班大多是杭州丝绸工学院的优秀学子。他们怀着强烈的创业心,自我设计,创出了牌子,在他们最初设计时,想到了江南的婉约、柔媚、含蓄等文化氛围,这是好的,也是必然的,但如果仅凭这为数不多的几十家,不是后来的一窝蜂仿效。也根本出现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顶多你只能这么说,杭州女装以江南独特的婉约、柔媚的文化为主流。
  企:好。你这种说法,才最透彻。
  博:别夸奖,我也是一家之言。
关于“人才”
  企:现在企业都缺人才,我这儿也缺,缺好的营销人员,好的服装设计师。
  博:非。我不同意这说法。如果说缺,不如说你吸引不过来,。
  企:这话怎么说。
  博:想想看,海南的发展,就是靠当年开发海南这一特有的魅力,吸引千万硕士下海南。
  企:那杭州呢?
  博:像上面说的,我认同杭州——女装之都的提法,这也是吸引好的服饰人才的一个策略。比如我们安徽合肥电子工业发达,并且有名了,很多这方面的人才,就跑过去找发展机会。杭派服饰正因为给社会大众普通印象并不怎么好,所以无法吸引到好的人才。
  企:你说的有道理。但企业要发展,总不能等到女装之都打造成了才来解决企业问题。
  博:这话很对。但又有一个矛盾。真正的人才,是要花代价的,而杭派服饰在这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
  企:你指哪方面?
  博:杭派服饰说缺这个人才,那个人才,不如说缺一大批职业经理人。
  企:从何谈起。
  博:我跟你做个比较,我去年做了几个温州、东阳等地服饰业的企划单子,和他们的老总谈过,有的都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些地方的老总我的整体评价并不高,跟你说大半是高中水平以下,自己也不是什么服装设计人员。但这些企业个个做得比我们杭州服装企业大,杭派服饰老总我也接触过多位,我非常敬佩他们,有文化、诚恳、敬业,甚至不少是设计上的行家。原先,我很奇怪,也开过这种玩笑,让草头军占了上风,现在不奇怪了。
  企:为什么?
  博:人家做大,是因为人家是个商人,纯粹的商人。商人的本性是经营,经营的成功就在于,其一切围绕销售,有这个核心,这些经营者敢于放开手脚,比如我去年的公司谈下一个企划单,企业不是太大,一年五千万的产值,但企划上的投入认为是值的,很舍得,叫我帮找一个营销经理,年薪开到二十万。但杭派企业不一样,杭派服饰的主流企业是一批文化人在经营,一直到现在,积累并不丰厚,甚至说对市场的把握还欠缺,也不敢放开手脚,怕承担风险,这样一来,企业就背上了包袱。
  所以,我说杭派服饰缺少一批职业经理人,是这个理。
企:企业现在面对的是及时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你说,缺职业经理人,这职业经理人不是我们一个行业缺,整个中国都缺,不是一下子都能冒出来的。
  博:你说得不错。而且,中国为什么缺呢,是因为中国人特注重个体,稍微有点想法的人,都想单干,所以小平的“承包到户”一推行,全国农民就欢呼起来。
  企:(笑)是这么回事。
  博:正因为这样,中国企业主,特别是杭派的企业主,要学会把自己从纷繁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学会思考,学会把握市场大势,学会WTO的游戏规则,学会用人,学会品牌经营,把自己首先练成一个经理人,而不是服装设计师,更不是老板、老板娘。
  企:经理人和老板、老板娘有区别吗?

  博:有区别。经理人就在于把握宏观、把握战略方向并且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一个合格的经理人,知道企业缺什么人才,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去找人,如通过猎头公司,或是到一些相关的大专院校搜索,但老板、老板娘只会抓住某一点资源不放手,赚大钱的愿望有,却缺少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和敢为人先的魄力。
  企:似乎有点道理。
  博:不好意思,仅一家之言。
  企:说到经理人的概念,有没有一个标准呢?
  博:有,当然有。MBA有总经理学,厚厚一本书,而且,我认为任何人才都有一个标准。中国不少企业人才进门了,不知怎么用。人才来了又走了,或者是,有的人压根不是人才,也到企业,混口饭吃,就是缺少这个标准。
  企:有道理。但你能说具体点吗?
  博:我做企划,服务的企业不下三十家。看到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企业招聘人,大多企业是凭企业对一个人面试的感觉,来择定人才,这种感觉有时会骗你自己。而且感觉不是标准,但国际上的知名企业不一样,人家招人,连对道德的评判都有标准。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例子:李嘉诚招人,门口放把扫把并倒在地上,你扶起扫把,就符合了他招人的道德标准。IBM招行销人员,在面试时,应试者充满热诚的谈话,并用眼睛热诚地看着对方,就算过了第一关。可见,这些标准都是非常实用的。
企:那这些标准,谁来定呢?
  博: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但有一个要求。
  企:什么要求?
  博:一、招人之前,把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招人的方向明确了,人来了,也就知道做什么事了。二、制定标准时,不要凭个人感觉,更不要存在偏见。如有些人找人才,找意气相投的人,这是个错误。意气相投的人能做朋友,但不一定是一个好合作伙伴。三、容纳不同意见。所谓人才,一定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越有思想,越能独挡一面,但越可能和你产生矛盾分歧,所以记住,敢和你为你的企业公事而“吵架”的人,是人才,重金也要留住,而且,不能排挤他,否则,他就会走人。
  企:为公事和企业主“吵架”,你这观点太偏激。
  博:XX兄,想想看,一个下属为了公事和你争辨,是因为他把你的公司赋予他的职位,当做一个事业来对待,否则,他只是来打工的而已。你是要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才,还是要一个打工的。
  企:你说得有理。但下属如果和企业主争辨,那会有损企业主的威信。
  博:错。一个企业,能容纳各种观念和主张,才真得能树立威信,搞一言堂,表面上是威信,但实际上呢,员工在你面前是一套,出了企业门,做的又是另一套。你要这种感觉上的威信吗?
  企:算你又有道理。我再问你,我也算一个好的企业主了,或者说是个好人。人才进我的企业,待遇也不低,也算能容纳各方意见,但每次招人还是白忙活。
  博:你怎么在招人的呢?
  企:一般是到人才市场的集市也招过,登报也登过不下三次,但找了半年,没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这次来了两个说是搞服装设计的,开始,说的头头是道,用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博:本来你招人就犯了一个错误。一、还是刚才说的,你缺少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要做成规范性文件;二、是你的招人渠道也不对头,想想看,一个真正的人才,可能是整天看着报纸,或是整天跑人才集市找工作吗?
  企:哦,这点倒没想到。你有没有办法?
  博:有呀。找猎头是条路,自个儿做猎头也行。看人家刘备,听到孔明是人才,敢紧儿三顾茅庐去。我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公司,所有员工都是自己在合作单位里挖来的,如广告公司、企划公司、同行兄弟单位、媒体,虽然不地道,但办法可行,况且,你能吸引人才,总是有你独特的地方。

关于“品牌”
  企:现在很多企业,企划人等认为企业要搞品牌经营。品牌经营我也知道,上次听了一个专家讲到,企业已从最初的生产经营到产品经营,到现在品牌经营时代了。你认为这话有道理吗?
  博:有道理。事实上,品牌经营也不是现在才有,中国几百年的老字号,也是长期做品牌经营。
  企:品牌经营有具体的方法吗?特别是杭派服饰。现在杭派服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利润偏低。比如,说到做品牌,服饰要进商场,就人给消费者一个品牌有档次的印象。但进商场的门槛,多数企业望而却步。首先,,25%-30%的商场扣率,商场的买XX,送XX,这些折扣最后也转嫁到我们企业身上,而且,商场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
  博:做品牌进商场是一个方法,但我认为,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做品牌经营,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品牌,如果什么是品牌,不清楚,品牌,想要爱你真的很难。
  企:什么是品牌呢?
  博:品牌说穿了,是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一个符号。过去,原始社会出现商品交换,很多部落,将自己的部落产品,用火石烙个印证,这可以说是品牌的起源了。后来,集市的出现、店铺经营出现、出现商号,有明显的标志。商号,也可称之为早期的品牌。直到现在,品牌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主要表现有四大特性:
  一、是品牌的识别性。品牌在好,首先要人认识你,像你这人一样,全中国人都知道你是个好人,但不认识你,没用。
  二、是品牌的人文性。品牌的人文性,表现在品牌体现的价值观上,而且这个价值观等同于某一群人所认同的价值观,这个品牌就被人接受了。这样说,可能多数人不理解,打个比喻,一件西服,品牌的输出,一直强调尊贵,而一个从事商务的白领人员,在社交圈中,要体现个人的尊贵身份,个人的价值观,等于这个品牌所诉求的价值观,这个人便首先认同了这个品牌。
  三、是品牌的契约性。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生信赖,就来源于品牌这种特性。消费者因为产品有名有姓、有家,产生信赖。品牌本身,也因为这种契约性,受到制约,你的品质、你的广告诉求,如果是与事实不相符的,就等于违反契约,自然不被人认同,并且还会因此受到惩罚,受到市场的惩罚,因为消费者不愿意与你发生契约关系,你的产品就无法销售。
  四、是品牌的专有性。把个品牌当一个人,这个人是短跑运动员,我们便相信,他短跑厉害,但如果有一天,发现他又去打乒乓球,又去做小卖买,我们便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先是怀疑他打乒乓球、做小买卖的能力,到后来说不准对他全部能力全盘否定。品牌的专有性也如此,是电器类的产品品牌,别想着用到蛋糕上,违反这种品牌特性,就是砸自个儿的牌子。
  品牌特性弄清楚了,做品牌经营也就明确了思路。
企:你品牌解释得很透彻,但我现在还是想请问你,品牌经营的方法?
  博:知道了品牌特性,再来研究方法,就可以有的放矢。比如你的服饰品牌,,有识别性吗?如一个明显的易于识别的标志吗?。
  企:有。
  博:再讨论你品牌的人文性。品牌体现人文性,体现某种价值观,首先是你要确定品牌定位。比如你的服饰品牌定位是尊贵、典雅;消费定位是白领人员,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定位来做,比如选择终端渠道,一定是白领常去的场所:商场、品牌服饰街;选择经销商,也能做到你的经销商的文化品位都和你服饰的消费者品位接近。你的设计人员要研究白领人员的穿着喜好。企划人员更是如此,但如果你的品牌定位是便宜、轻松、随意,你的消费者定位于一般收入的20岁上下的消费层,你的渠道选择服装市场或是小商品市场也不错。这时,你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大商场开专柜,这个商场做白领人员的生意,反而对你的品牌有损害。品牌定位明确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否则,就像一个盲人士兵,拿枪上战场一样。

  再讨论品牌的契约性。你要品牌经营,在你的品牌一旦定位了以后,因为有契约性存在,你对于消费者所有的承诺,都要说到做到,并且,要保证品质、价格、服务的一贯性。
  品牌的专有性。相信很多人很容易做到,而据我了解,现在杭派服饰的老总,也没那个突发奇想,要把他的服饰品牌改作房地产的。
  企:现在看来,作品牌,识别性、契约性、专有性还是较容易做到的,但以人文性,确定品牌定位,好像是真的不容易。
  博:品牌定位,要讲究差异化策略,要有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差异化策略在于你的产品一入市场,要找准一至两个竞争对手,假想敌也行。然后,你将这个对手的产品一项项进行比较,品质、价格、服务、行销渠道、经销手段、包装、诉求的品牌主张。一项项比较过后,总有差异,或者说你比对方优秀的地方。然后,在这方面找一个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说到这点,我再打个比如,风影洗发露,诉求主张是“去屑不伤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如果他也来一句“去头屑用风影”他就不是海飞丝的对手。风影的策略,便是差异化定位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关于“连锁”
  企:杭州服饰业不少在做连锁经营。我们也一直在做。因为早几年就听到连锁经营的好处。中国服饰业中,李宁服和我们曾聊到过的美特斯.邦威,都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做出了不俗的业绩。但我们好像做得特别难,是不是杭派服饰不太适合做连锁。
  博: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因为,现在谈适不适合做连锁,好像没有太大必要,连锁经营是一种趋势,大到企业之间的合资兼并,小到服装业出卖品牌特许权,广义上而言,都是连锁经营,以美国为例,连锁业零售额占了全美零售商业总额58%。中国少得多,但也在逐年上升。美国社会学家柰斯。比特断言:特许连锁是二十一世纪主导商业模式,所以,我想说连锁不是适不适合的问题,是杭派服饰做得好不好的问题。
  企:你的意思是我们杭派服饰业,连锁做得不好?
  博:兄弟,不要一说到不好,就跳起来。做得不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企业就进步了。个个说好,把问题压在表面的下面,企业就会像生了癌细胞一样,开始不在意,一旦扩散,问题就大了,我做三株企划,亲眼看到一个企业不注重解决问题的严重性。企业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累积到一定程度,到人们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像潮水冲破大堤一样。现在想想还会后怕。
  企:是这么回事。但你认为杭派服饰连锁有那方面做得不够呢?
  博:特许连锁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品牌;二是经营技术。从品牌而言,特许连锁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产品代理,到现在的品牌特许经营,这也是品牌经营时代的一个标志,并且,特许经营,将品牌的价值更为明确化。经营技术,这个名词,首先来源于欧洲特许连锁经营协会,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俗称叫“生意经”。经营技术,是保证特许连锁经营的必要条件,杭派服饰搞连锁首先要解决的是完善经营技术。现在是市场经济,企业所有的活动,必须围绕销售产品来做,而销售产品,我们原先总以为把货卖给经销商,款子拿来就行了,现在的销售工作,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做,整合营销概念也罢。CS(顾客满意)战略也罢,都是以研究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而消费者和产品的接触点是产品销售终端。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好坏,就来自于消费者对销售终端的某种感觉。所以,特许经营中的经营技术,大多是强调终端服务的策略,CS策略,讲求顾客满意,这一点,我发现杭派服饰和香港,甚至是广东的一些服饰厂家相比,差别太大,我曾看到过一本香港某女装的《经营技术指导手册》,其中规定到:“男女顾客同时进店,女性店员在确定对方是恋人的情况下,不可由比女性顾客还漂亮的女店员提供服务”。沃尔玛的超市连锁有“八个牙齿”策略,即露出八个牙齿的微笑是让顾客满意的微笑。从这一点上,我们杭派服饰显然做得不够,有不少杭派服饰连锁经营,根本就没有《经营技术指导手册》,对品牌受许人的培训,对专卖店店员的培训,更是少之又少,不少品牌受许人,开设XX专卖店以后,公司和受许人又只是形成了简单的一种供货关系,在缺少经营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受许人为了保证个人利益,有时也不得不做出损害品牌形象的销售决定。但因为公司在和受许人定合同时,很多条款并不明确,如很多杭派企业的特许合同,很少涉及到品牌保护上的条款,有些合同有,但过于表面化,比如某企业在特许合同中有一条:“受许人在从事经营活动中,不得损害特许人的品牌形象”。但没有对什么是损害品牌形象的经营活动,明细具体条款,就会造成受许人,纵然损害了特许人的品牌形象,特许人也无法制约受许人。

企:经营技术是以什么形式来表现?
  博:经营技术,首先要以商务文件的形式。我个人认为,未来企业应该处处学会文字化经营,哪怕是一个员工给企业提建议,最好都是以《建议书》的形式。
  企:经营技术又从哪里获得呢?
  博:经营技术应该是公司经营的一种方法的总结。特许连锁经营的经营技术,一般来自于特许人开设的样板示范店。这些示范店就是不断挖掘经营技术的地方,原始的经营技术有时并不适合推广,所以,公司还要有专业人员,或是外聘企划公司或是企划人,进行整理、策划,以做到经营技术的通用性,才能保证专卖店经营的成功。
  企:推行这种经营技术是以什么方式呢?
  博:培训,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培训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类是集中型培训,可以针对受许人、店长;第二类培训是机动型的,一般由特许连锁组织中的市场督导来完成,市场督导可以做区域性的集中培训,也可以在巡查门店时,及时进行经营指导。所以我们在做连锁规划时,非常注重培养合格的市场督导人员。他们是保证整个连锁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点,在香港的特许连锁组织中,七至十家门店,就会设市场总监一名,这些市场总监,不但善于培训,还善于发现问题。
  企:杭派服饰连锁经营除了经营技术外,还有没有那些要做到的呢?
  博:实现电脑网络化管理,也是势在必行,未来企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其驾驭市场的能力,就反映在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处理上面。企业要做市场,要获得大量的信息,就要有广泛的信息途径,如通过销售终端或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但问题是,企业获得这些大量信息之后,怎么办?我认为企业在处理信息方面,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快速识别。各类信息,每天涌进来,要快速识别出对企业有效的信息。
  二、快速处理。企业的信息,有的需要进行整理分析,以作为决策依据。有的信息需要快速反馈,以让对方认知,可以这么说:未来是一个信息不断整合沟通的时代,没有沟通,企业社会都将可能浪费大量的信息资源。
关于“合作”
  企:有人提出合作也是生产力,你认为有道理吗?
  博:有。连锁经营不正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吗?
  企:但有一点是我们杭派服饰一直困惑的地方。比如和广告公司或企划公司合作,一开始说得挺好,到头来不是那么回事。

  博:做企划,我的感受是:企业找外脑合作,首先你也要了解这个外脑,比如一些公司做管理咨询,但自己的公司管理一片混乱,你很难想象这个公司能为你带来什么。
  企:我们开始谈到标准,找合作单位,比如找广告公司合作有没有标准呢?
  博:找广告公司合作,跟找个人才,也有一个共性的地方,就是这个广告公司,能为你解决哪些问题。杭州,我的感觉是不少广告公司喜欢搞一些不实在的东西,甚至一些企划,根本无法操作,实战性不强。
  选择广告公司我们行内有一个标准:一是该广告公司员工的流动率不超过20%;二是该公司给你服务的是一个专家,还是一个专家群,就算没有一个专家群体,也应该有整合各方专家的能力。不少广告公司,一两个人,是可能能独挡一面,但下面人不行,但往往是独挡一面的人,又未必是给企业真正服务的人,这样一来,服务质量就大打折扣,当然,就是一个专家群体为企业服务,也要从多方面考虑。企业的问题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管理的问题,行销的问题,人力资源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人去解决,所以,专家群也应是各方专家的组合。三是企业找企划公司,还要看一下这个企划公司的员工收入情况,说句不好听的话,一个企划公司,给你服务的企划人员工资1000元上下,您相信他能为你做得好服务吗?
  企:确实如此。其实,企业发展离不开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但有时企业是让广告公司骗怕了。
  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了。其实,这也大可不必,实战型的企划人和“算命先生”总有区别的。问题就看你有没有“火眼金睛”了。最后我还要说一句,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广告公司,企划公司为您服务,永远是免费的,他们获得高额报酬,是帮你从市场上赚来的。而且,杭派服饰的发展,确实应有一批优秀的企划人参与了,这也是对杭派企业人才短缺的有效补充
作者: 亦林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