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福州市邮政局和龙岩市邮电局专业化管理和营销网络建设的现状,论述了邮政专业化管理带来的两个“有利”和两个“促进”以及专业化管理存在的滞后及应对措施。 随着邮政通信的发展,专业分工日趋细化,逐步推行专业化管理,已成为现代邮政企业向集约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邮政各专业如何实行专业化管理是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将福州市邮政局和龙岩市邮电局推进专业化管理和营销网络建设的思路归纳分析如下: 一、专业化管理和营销网络建设的现状 目前两个局邮政通信基本上形成上邮储、速递、集邮、报刊、商函广告等五大专业。前四大专业已成为邮政的四大支柱业务。商函广告已进入市场的导入期,从发达国家邮政发展的趋势看,商函广告业务也将成为邮政的又一支柱业务。邮政专业化管理的发展基本上是随生产规模扩大不断进行管理定位,即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又促进各项邮政业务的发展。 目前福州邮局专业化管理采取以下的形式: 邮政储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一统到底的模式。福州邮储专业从1993年起实行专业化管理,成立了集生产、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邮政储汇分局,全市所有的邮储网点由储汇分局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集邮业务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自办委办相结合。城区统一经营管理,远郊及农村由分局随地经营管理的模式。集邮公司对全市12个集邮网点中的10个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人、财、物归属公司统一调配;另外两个郊区营业网点以代办的形式管理。 邮政速递实行集中管理、分区经营。福州邮局成立速递总公司,对全市速递业务实行集中管理;各分局成立速递分公司,原总公司的揽收分公司相对独立,除揽收分公司主要负责对大户的服务外,其它分公司实行分区经营。 商函广告和三产结合,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福州邮局将主业的商函处理中心和三产的信息广告公司相结合,采取主业管理、三产介入的经营方式。 报刊、图书、音像实行条块结合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市中心各报刊零售门市部、报刊亭以及报刊批销业务由市局报刊零售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其它边远支局所报刊零售采取代售,按销售量发给酬金的方式。 龙岩邮电局集邮专业实行市管县的模式。从1997年6月1日起,龙岩局集邮市场购销业务全市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考核、分散经营,并将县局集邮公司经理的部分奖金切块由市集邮公司考核分配。邮储专业市局储汇分局对县市局储汇业务员有业务管理、检查以及经营指导职能,对局本部实行自主经营、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自担风险的管理模式。速递和商业信函尚未形成专业化管理。 两局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也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基本形成了一支以经营管理员、专职揽收员为骨干的专职营销队伍,一支以支局长、质检员和部分生产一线职工形成的兼职营销队伍以及用邮大户经办人员、社会代办员为主体的社会营销队伍。不足之处是营销工作还较大程度地局限于推销层,对营销工作管理层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研究不够。营销队伍的素质偏低,对兼职营销工作的管理还较不规范,效果差。 二、邮政专业化管理带来的两个“有利”和两个“促进” 1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专业化管理后,企业可根据市场的特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重点业务,促其加快发展和形成规模经营。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邮政除少数专营业务外,几乎所有业务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竞争对手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管理的特点,如经营储蓄业务的各专业银行、经营速递业务的DHL、联邦公司等。为提高竞争能力,邮政竞争性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 3邮政专业化管理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实行专业化管理,使企业能按专业有效地研究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和开拓市场。同时,企业内部合理地划分了管理层次,使企业按专业有效地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4邮政专业化管理促进了营销队伍的建设和邮政业务的规模经营。改变了以往营销工作无从下手的情况,按专业组建营销网络,目标明确,脉络清晰,能较好地形成系统管理。例如福州市邮局储蓄专业未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前7年,邮储余额仅1亿多元,实行专业化管理仅3年,储蓄余额便跃上了10亿大关。实行商函专业化管理的福、厦、漳、泉等四局,业务稳步发展,从1993年未实行专业化管理前商函业务量占全省比重不足20%,发展到目前占全省比重达65%以上。 三、专业化管理存在的滞后及应对措施 1生产关系的调整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应适度超前。根据系统理论“结构功能统一律”的原理,系统功能如果不仅仅是偶然出现不协调,应考虑系统结构上的调整。由于生产关系调整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加快发展,这在速递业务和商函业务的发展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度超前,而不应该是滞后。 2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应加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加快通过社会和企业内部竞聘选拔人才。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企业领导常常并非没有意识到加强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带头人而使加强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搁浅。这种情况在全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改变这种局面,除引进人才外,企业内部实行竞聘上岗的做法有较强的生命力。 3专业化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应选择界面较为清晰的专业进行专业化核算和成本管理作试点,并逐步推行这项工作。在目前,由于未实行专业化核算和成本管理,因此只能考核业务收入和通信质量指标,于是在专业化经营中出现了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的倾向。我们感到,目前专业化核算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如何进一步理清各专业之间成本分摊的界面,以及如何处理重点项目自由竞争建设和控制可控成本的关系。这些难点的解决应通过试点工作总结经验。 4业务和财务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健全相对滞后,应逐步建立健全执行职能和监督检查职能相分离的监督检查体系。邮政专业化管理和邮政业务的发展为建立健全业务和财务监督检查机制带来新的课题。例如邮政储蓄联网后,如何加强邮储业务的计算机稽查,防止高技术犯罪成为较为紧迫的问题。又如集邮业务市场购销比重加大后,如何加强对集邮业务市场购销的定价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库存管理也是紧迫的问题。 5邮电网点建设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大对邮电中心网点建设的投入。实行专业化管理以及各项业务加大经营规模后,各专业对网点的需求增加很快,邮储、速递、集邮、商函、报刊零售都需要有一定规模的门市部,在网点紧张的情况下,为保证重点业务的发展,传统业务的营业场所常常被挤占,影响了传统业务的发展和服务。目前应集中有限的资金抓好繁华地带各专业中心网点的建设,边远地带应积极发展代办网点,以弥补自办网点不足的情况。 6营销网络建设中营销管理层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强营销工作的系统性。目前一些局把营销片面理解为“推销”,甚至把全员营销理解为“人人肩上有任务”,忽略了深层次的营销工作。我们感到,营销工作的难点在于营销管理层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如网点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目标市场的研究等。例如零售报刊发展慢是个典型的例子,各局普遍存在对报刊零售业务营销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经营方式上长期按传统办法没有突破,零售报刊局限于小店面、小报刊亭、支局所摆几本做样子,品种少,摆列不合理。故而在激烈的竞争中,零售报刊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谷。因此,当前重要的是加强邮政营销网络系统性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邮政营销网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邮政专业化管理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已经显示出其勃勃的生机,认真探讨和解决好邮政专业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解决好目前管理滞后于发展的问题,那么,专业化管理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有力地促进邮政通信事业的加快发展和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中国邮政<1997.12> 李克超,刘小文,林升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