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就是商业银行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在经营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以招揽更多的客户,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最佳的银行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客户的需求。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发展各项金融业务的必然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不重视市场营销,或仅把市场营销应用在浅层表面的作法,正确运用营销策略和方法。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市场营销应从四个方面去进行。 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就是商业银行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顾客为导向,在经营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以招揽更多的客户,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最佳的银行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客户的需求。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发展各项金融业务的必然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不重视市场营销,或仅把市场营销应用在浅层表面的作法,正确运用营销策略和方法。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市场营销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第一, 树立整合营销观念,塑造商业银行企业形象。 随着银行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银行越来越重视市场定位,塑造独特的市场形象,并使之得以深入客户心中。商业银行应通过广泛的媒介传达银行信息: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传递银行业务品种、服务项目、服务承诺等来树立自身形象。二是通过内部职工服务质量、工作效率、行为规范等高质量的服务传递银行内部管理、工作规范的服务信息,达到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目的,建立起自己的客户群体,并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客户。三是通过商业银行各网点外形设计、装饰等外在形式,使之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独特的商业银行形象。商业银行总行及各分支机构,还可以通过同一标记,同一业务操作程序,同一个口号打出去,与顾客沟通交流。通过广告、促销资料以及建筑物、分支机构标记来强化顾客对其品牌的认识等等。总之,整合营销观念要求商业银行不仅要通过广告宣传自身形象,更应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直接向市场表达一种良好的品牌形象,使之与各种传媒信息的宣传、传播相一致。 第二, 以金融创新作为开展市场营销的拳头产品和核心。 所谓金融创新就是商业银行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业务品种。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只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工商企业在股份制改造、筹资、信息咨询、破产、保险等方面呼唤金融创新的出台;政府管理行为的市场化也对创新提出要求,如公债发行已抛弃过去行政摊销方式,改由公债市场出售;对外开放使得我国工商界对外贸易、投资、融资、避险保值等国际金融活动日益增加,银行应提供相应的国际金融创新产品。对于城乡居民个人,一是要着重发展新型银行零售业务,如个人消费信贷、各种信用卡、电子货币等等,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银行服务;二是根据客户需要,运用银行自身网络和结算系统,为企业单位、个人开展各种代收、代付各种公共费用,及个人支票、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项目,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 以客户为导向,注重市场细分化。 以客户为中心是商业银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市场营销的目的是银行吸引更多的客户来促进各项业务发展,因此,银行的任务是把合适的金融服务,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商业银行的客户,一般可划分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对公服务和对私服务。在这两大类中进行市场细分,确立可为之服务的细小市场。在对公服务中应通过细分市场,向中小工商企业、大型工商企业、跨国公司提供特定的服务项目,培育一批忠诚的客户。对私服务方面,也不可忽视营销策略,因为在银行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情况,银行应提供更多的个人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且注重市场细分。如向居民大众市场提供有特色的大众化服务;对高收入阶层,提供私人服务,为富有的中上阶层提供更加个人化的服务,如投资理财等。在顾客需求多样化的今天,银行应强化市场细分工作,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 第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为市场营销创造一个宽松的内部环境。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应围绕职工观念、行为及物质待遇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念建设包括员工价值观念、群体意识、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文化知识、性格品质等方面,其具体途径是:加强思想引导,通过典型活动激励熏陶。行为建设包括经营谋略、活动方式、交往方式、银企关系等,其具体途径是:行为规范、形象塑造。物质文化建设包括银行的技术设施、工作环境、员工福利待遇等内容。 第四, 设立市场营销部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开展营销管理,没有营销部门。虽然一些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了较低层次的促销、创新等营销工作,但多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代理这些营销工作。50年代中期,美国花旗银行率先设立市场营销部,开世界商业银行营销管理之先河。我国商业银行应着手建立营销部门,配备专门人才,统率营销管理,做好市场调查、金融产品开发、市场定位及营销组合。 企业的资信状况是企业信用程度高低的反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的第二生命。对投资者来说,企业的资信状况是决定是否对其投资及其债权存在方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银行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企业的资信评估也就显得很重要,必须慎重对待,严格管理。但是,从目前看,对企业的资信评估却比较混乱,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目前具有评估资格的机构主要有各家商业银行的中介机构、信托公司以及企业财务公司和各类专门的咨询评估公司等,各家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了解,自己只管评,而且是想怎么评就怎么评,没有人来监督,也没有人来评价其评估结果究竟是否真实可信,评估行为究竟负什么样的责任也无人过问;缺乏时效性,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定,什么时间需要就什么时间评,隔一年两年评一次的居多,三年五年不评一次的也不少。对某时期的某一企业,如果它是多头开户,在几家金融机构都有贷款,那么它就有可能在被评为“AAA”级的同时,也会被评为“AA”级企业。同时,由于评估业务是收费的,即使评估机构有自己的标准和方法,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也有可能放宽条件,甚至放弃自己的标准,企业只要出大价钱,要什么等级都能满足。 金融理论与实践 梁宝柱 田泽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