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零售业渠道混乱、组织化程度低、社会成本提高、资金风险大等问题,借鉴国外连锁店经营的有效经验,本文提出网络商场的新观念,并分析了网络商场的特点与功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商业活动的竞争也愈趋多元化,我国原属不甚健全的零售流通体制,在现有环境的冲击下,更是显得脆弱。因此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于整个零售业活动而言至关重要,也是我国零售业走出“经营泥沼”的唯一路子。针对我国零售业渠道混乱、组织化程度低、社会成本提高、资金风险大等问题,借鉴国外连锁店经营的有效经验,本文提出网络商场的新观念,希望能对流通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一、零售商业的网络模式 在国外连锁店经营方式已成为零售业最重要的发展形式之一,不仅百货商店和杂货店,专卖店和超级市场也相继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连锁店占88%,在整个零售业中的比例也超过三分之一。因此将来我国零售业向网络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适合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网络模式可分为单店网络化或多店铺的网络化。 (一)单店网络。 单店网络化在经营上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于独立商店,协调供货者、商店、顾客的关系,实现商品流、信息流与资金流顺畅的过程。其网络示意为: 供货者—>商品—>商店—>资金—>信息 商 店—>商品—>顾客—>资金—>信息 单店网络化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在店内各商品系列、品种的经营上实施网络化管理,通过种类的调整,分散经营风险。 商店网络管理的核心系统包括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契约制度与人力资源四个方面。在信息管理上,要以顾客为中心,协调好顾客与生产厂商间的关系,优化供销渠道建立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在计算机系统方面,建立与供货商的计算机网络及供、销、存系统,使得商品由进货、售货、补货、计价、结算等工作连续完成,并使货物的识别和检索,价格和销量的汇集,资金流转、货款的收付等工作在店内实现联网,实现供货及销货的优化。在契约制度上,重视合同法规的完善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最后还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使整个系统的机制顺利运行。 (二)多店网络。 单店网络是着眼于产业价值链中的纵向协调与控制,而多店网络则是属于店与店之间横向协调及控制,透过各店铺间紧密或松散的连锁、加盟方式实现市场信息、资金、商品资源的收集,以供核心厂商将信息汇总,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取得整个系统的“综效”( synergy)。 在各店网络的经营中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现有店铺集中于特定商圈的格局,扩大市场范围。藉由多店网络的形成,可使销售商品由点成为面的销售网。 2.联网分销,集中进货。利用多店采购的优势,取得批量折扣,降低进货成本。 3.优化分工,发挥规模优势。在多店网络的经营中,主导的核心厂商负责人员培训、市场调研、各店铺存货管理、广告等营销策略的制订。各店铺则致力于具体策略的执行、市场信息的共享,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 4.降低经营风险,取得整个系统的稳定。集团化的作业方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将交易成本内部化,并能藉由集体运作,使得个别经营风险降至最低。 二、网络商场的构想 根据前述网络模式,再针对目前我国零售业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立网络商场的构想。所谓“网络商场”的构想是在目前零售商品的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物流配送中心,藉由电信或网络的传输为彼此联系工具,将现有配销渠道整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集团作业方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此种商场的运作是将商品形态、商情资料查询、货物储存、信息反馈、商品跟踪服务实施电脑化管理。欲加入此系统的制造商或零售商采取加盟的方式,均要交纳保证金,接受该中心的管理与技术指导。除此之外商场提供商品配送、销售代理等批发方式。一方面向国内外的制造商招商订货,为厂家提供总代理,总经销,另一方面结合现有销售网络,以出厂价格,提供48小时内将各零售商所需商品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帮助零售商节约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存储成本。 三、网络商场的特点与功能。 (一)特点 网络商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提供信息流及物流服务。商场在制造商及零售商间所扮演的角色是促进商品的流通,再者提供制造商与零售商所需商品信息,扮演商品信息反馈的桥梁。 2.规模经济优势。由于商场采取集团化作业故具有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易成本低、竞争力强等优势。 3.经营管理现代化。藉由电脑及电讯传输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经营成本,并有有效管理商品的流通与存货。 4.流通功能综合化。商场的功能可随着自身的发展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扩大,其功能由少到多、从单一到综合商品。5.交易行为规范化。使得传统零售交易,透过集团作业方式,更为规范。 (二)功能 1.贸易功能。对内网络商场除自己直接从事大规模的商品批发及销售之外,还可利用调查研究、信息、组织协调、网点等优势,帮助同伴开发国内外市场,同时可为国外客商进入本国零售市场提供咨询服务。 2.信息传送功能。随时能提供给顾客最新商品信息,并能协助制造商搜集对商品使用的反馈信息。 3.在价值链中扮演协调功能。协调功能是指网络商场以协调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协调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零售商之间的协作关系,主导整个物流活动的进行。 4.物流功能。整个商场配送中心的运作,是以达到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和高周转率为目标,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四、网络商场的目标环境分析 (一).网络商场存在的四项基础要素 网络商场是一种大型的多功能流通企业集团,其存在的基础要素有: 1.市场环境。商场所处的环境,必须是经济发达、市场体系完善、法规及交易规则健全,尤其对其加盟店间的契约约束机制的完善,方能确保交易活动之进行。 2.流通设施。网络商场是建立在现代化流通设施基础上的,就其外部环境而言,需要良好的交通公路建设,为商品配送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内部而言,需学习国外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实现订货、装卸、搬运、分拣、仓库作业、批量销售的机械化,使快捷、大宗商品流通的实现有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的建立不仅在提供零售业者国内外厂商新商品信息及顾客信息反馈,而且还能藉商场所联通的犐犖犜犈犚犖犈犜公共数据网,为进入此商场网络的中外客商查询有关当地零售信息、产品信息和商品交易信息,为促进商品流通提供便捷的条件。 4.产权制度明确。产权的明确有助于促进企业主经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使商场的运作能按市场机制来运行。另外在股东的组成方面,笔者建议,可由数家零售商品制造商,向前整合掌握配销渠道,并藉相互持股方式巩固彼此依存关系。 (二)网络商场发展的目标环境。 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零售业活动的大力支持;明确的产业政策;完善的交易制度与契约;明晰的产权关系;现代化的流通设施;系统化的信息网络;新供销观念等条件,都是发展网络型商场所不可或缺的。 五、发展网络商场对我国流通业改革的意义我国零售业的特色为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功能单调。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学者纷纷提出改革之道,笔者认为与其亟思如何改善零售业的渠道作业,不如重新组织零售渠道中的价值链活动。网络商场概念的提出即是针对此种思考逻辑而衍生的,其对零售流通的改革具有下列意义: 首先,网络商场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社会商品的流通速度,其具体表现在下列5点: 1.藉由商场的建立,使商品批发集约化,并透过高效率的配送系统,加速商品流通。 2.高效率的配送服务,降低了零售商的存货成本及库存压力。 3.提供零售商“一次订足”的订货需求。 其次,由于整个商场的构建,包括了现有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在经营上能发挥集团规模的优势,提升整体零售业的竞争能力。再次,商场所应用的零售管理技术、观念,有助于优化我国零售业的体制。 最后,此种商场的构架是“模组化”系统,可应用于多种商品的配销渠道中。换言之,小至生活零售商品的配销系统,大至家电产品都能藉由此种商场的建立,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商业经济与管理 林世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