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盛夏里,喜力啤酒在台湾热过了当地的气温。在这一季里,销售业绩激增到上一年同期的3倍。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作为已经很有知名度并已占有30%市场份额的品牌,在没有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业绩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奇迹的确发生了,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从只做ICP(整合行销)的公司向追求ROI(投资报酬率)的公司转型中的实力媒体(台湾)。 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乎传播的结果而非过程,一向以媒体购买的专业化而著称的实力媒体也不能免俗地开始将自己的收入与为客户创造的销售增长挂钩。虽然是今年3月15日才宣布从ICP向ROI全面转型,而实际上三年来他们已经在每一个案例中进行尝试,喜力就是其中一个小兵立大功的经典案例。 市场饱和无处“插针” 在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之中,负责这单生意的小组发现台湾的啤酒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和饱和的市场,总的容纳量58万吨已经几无可增。在瓜分这块市场的30多个品牌中,喜力啤酒作为高质高价的品牌,其知名度已经达到90%,是当地市场的领导品牌,拥有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通过独特的广告创意吸引更多的眼球也许不难,但能不能带来相应的销售业绩就很难说了,因为蛋糕做大的可能性已经断绝,他们惟一的选择就是从另外30几个品牌的口中夺食。而在30%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是极不容易的事,大面积的广告投放只是过眼烟云,对相对稳固的市场格局很难产生较大的动摇。但是实力媒体相信,市场份额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的方法对了,总还是有的,关键是找到一个竞争对手投注力量最薄弱、行销手段还远未开发充分的市场空白点。 避实就虚闪电出击 ... ...(本文尚未结束)... ... 中国经营报, 作者: 韩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