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商战36计 >> 正文 |
|
|||||
加价销售把戏不好玩 | |||||
作者:佚名 人气:28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9月中下旬,广州本田的飞度上市,成为大热门。但紧接着就出问题了,各地消费者跑到广本的特约经销店一问,几乎所有的店主都拉长声音说,缺货啊,要提车,得加价。这一加,北京就加了2.5万元,深圳加了1.8万元,就连老巢广州也加了1.5万元。
广本的态度自然是明确的,说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但是,行内的人都明白,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向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样的死命令能不能坚决执行,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汽车市场,加价销售的把戏值得玩吗?
目前国内经济型轿车的消费态势,就是“追新逐异”。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绝大多数经济型轿车消费者并不是腰缠万金的富翁,他们购车首先是满足内心的驾驶欲望,提供出行方便,而不是某种品牌的消费。只要价格低一点,性能好一点就行了。因此这样的消费者,总是习惯于“货比三家”,总是处于“下一个怎么样”的观望状态。加价销售,实际又等于提价,而基本上还谈不上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谁愿意平白无故挨这一刀呢?
有人将汽车加价销售称为“饥饿营销”策略。这更是荒唐。汽车界有没有“饥饿营销”策略运用得非常成功的先例?有,劳斯莱斯就是。一台劳斯莱斯的售价为人民币 600万元左右,利润据推测非常高。但劳斯莱斯有个铁规定,一年的总产量是1000辆,不管市场的需求量多么旺盛也是如此。
劳斯莱斯的这一“饥饿营销”策略确实很毒,把全球很多有名无名的款爷害得患了相思病。但是要搞清楚,人家劳斯莱斯从1904年创业开始,走的是先创品牌后搞“饥饿营销”的路子,是经过近100年的打拼才有今天的牛气。而现在国内接二连三推出的新车,都还是刚落地的娃娃,人们过来凑热闹,图的是看个新鲜,并非搞“娃娃亲”一订终生。现在搞“饥饿营销”策略,最后饿坏的只怕是自己。
10月14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张晓强表示,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的汽车生产量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也就是说,到2007年,国内的需求量将达到600万辆,而国内生产能力将达到 1500万辆。哥们,形势严峻,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忠诚度要紧,你那套汽车加价销售的把戏,歇了吧。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