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经典案例 >> 正文
海尔,我尊敬           ★★★ 【字体:
海尔,我尊敬

作者:佚名     人气:18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披上科龙营销大军的帅袍近四个月,趁还没有丢掉作为咨询顾问的客观性立场,对众说纷纭的海尔——科龙的竞争对手,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仔细算下来,中国企业进入一个比较市场化的环境中比较自由地运作,也就10来年的时间,家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是中国市场经济探索中的一面旗帜了。正因为是一面旗帜,在10多年的发展里程中,演绎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由易到难、优胜劣汰的悲喜剧,一代又一代曾经耀眼的行业明星消失了,从比较残酷的商场上撕杀出来的行业明星只剩下了几十家,海尔是其中之一,而且至今仍然是最耀眼的。
  面对未来10年中国家电市场的决战阶段,谁会取胜、怎样取胜、谁最终会成为类似美国的惠而浦、欧洲的西门子、日本的索尼,这可能是每一个有眼光的中国家电企业都正在苦苦思索的一个大课题。依我来看,如果仅从目前的经营状况预测分析,除在华的世界著名家电企业外,预计中国家电行业中最有实力冲上去的只有海尔。
  为什么?
  眼光从海尔的OEC管理法、全方位不遗余力地建立品牌、先难后易的市场进入、相关多元化的战略计划、大踏步的国际化步伐……,无不展示出一个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气魄。战略 从冰箱到洗衣机、空调、冷柜、彩电、厨具、电脑、电子商务、生物保健品……,除冷柜因全行业性亏损而不赚钱、电脑和生物保健品因行业不熟悉还未建立行业地位、电子商务大家都尚在探索阶段外,其它业务均已成功或具备很好的成功潜力,目前还没有哪一家中国家电企业在多元化战略发展上可与它相提并论。
  管理当很多中国企业还在学习管理ABC的时候,海尔早已建立了OEC管理法;当很多中国企业还在发愁能想到但做不到的时候,海尔却是想到一个做到一个,有人说海尔人工作起来像一个机器人,这不正是说明海尔执行力过硬吗?
  品牌 当如今大多数中国企业还不知道品牌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海尔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不断提升这一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资产,从“质量(冰箱)→设计(洗衣机)→服务(空调)→技术(彩电)→创新与国际化(所有产品)”的品牌发展轨迹,连我这样的内行人也不得不对海尔的品牌营销技术给予崇高的赞赏和钦佩。
  营销 当很多中国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销售方法和销售人员时,海尔已经建立了中国最强大的家电零售网络、服务网络和最具执行力的营销队伍,还有最具价值的海尔品牌及其产品和服务品牌。稳固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强大的品牌拉力、大面积的软硬传播、不断创新的产品、“机器人”般的营销队伍、高效率的后勤支持系统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系统,支撑着海尔在市场竞争的风吹浪打中巍然不动。
  人才 海尔的人才是赛出来的,而且早已是年轻的、有大学学历的人当家作主了,而张瑞敏等老帅们的干劲、学习和创新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似乎也愈来愈强,比起海尔,今天不少中国家电名企的“空降”、“换帅”岂不是有“亡羊补牢”之嫌?
  学习与创新 海尔在产品、服务、营销、品牌、管理、战略等方面不断创新的能力,的确令竞争对手们望尘莫及,我想海尔人也不是天才,靠的也是不断学习的意识和消化吸收的能力。想成为一家真正的“学习型企业”,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
   干劲 企业与人一样,干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惰性,或干脆真的干不动了。而海尔,却愈战愈勇,仔细巡视一下现在中国家电业的明星们,有几个还有海尔这样的干劲?
   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看看西方管理学方面的书会更明白一些。

   当然,对海尔及其经营表现颇有微辞的、甚至对海尔未来担心的人也很多,我个人也不认为海尔已经十全十美,更不认为应该照搬照套海尔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模式,但如果我们收起中国人“枪打出头鸟”、“文人相轻”等劣根心态来看海尔,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呢?
   不管别人怎么说,海尔,我尊敬。
《销售与市场》杂志, 作者: 屈云波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