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的目标是,借助中国市场业务的增长,到2007年实现中国市场营业额比2002年翻一番,达到120亿欧元,接近飞利浦预计全球营收的三分之一。
柯慈雷强调,中国也是飞利浦7个主要市场之一,他要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认同飞利浦转型后的价值理念。
张玥表示,飞利浦在华的30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的整合工作都已在进行之中,并且在亚太区曼谷建立了联合会计中心,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工作,而首席市场营销官的到任,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的整合以及整个中国区市场的运作。在市场服务领域,飞利浦在上海建立了飞利浦品牌服务旗舰店,并计划将旗舰店的数量扩大到30家,还将通过免费电话网络,建立1000多个品牌服务中心,使飞利浦品牌更贴近中国消费者。
为强化中国市场的运作,飞利浦将在华特设首席市场营销官(CMO),并于近日到任,这也是飞利浦在全球首次设立这一职位。飞利浦的目标是,借助中国市场业务的增长,到2007年实现中国市场营业额比2002年翻一番,达到120亿欧元,接近飞利浦预计全球营收的三分之一。
关于可能与中国彩电企业创维、康佳等合作的传言,柯慈雷9月3日在上海给予坚决的否认,他说:“我们并没有与创维和康佳谈判。”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总裁张玥也表示,创维和康佳都是飞利浦很重要的客户,但是并没有谈到资本上的合作。
柯慈雷同时也谈到,未来确实有与中国电子企业合作的可能性,飞利浦也正在考虑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行合作,包括与中国公司结成联盟。如果要进行这些合作,飞利浦则非常强调合作双方的互补性。
对于中国业务的展开,柯慈雷认为:“在中国,飞利浦首先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后来在照明、电器方面都有所加强,最近和东软合作在医疗方面也有很大进展。”此次一周的访华也是董事会对于中国业务的审查,柯慈雷对中国管理班子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张玥表示,飞利浦(中国)出台了很多项涉及市场、品牌管理的新举措,其中包括成立“飞利浦中国市场营销委员会”,旨在提高各产品部门协同能力、强化市场重点。飞利浦在中国的首席市场营销官也将专门负责公司的品牌建设、以及协调所有分公司的营销工作。
吴琪指出,飞利浦的变革还对中国企业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要从三个方面吸取经验,放弃缺乏竞争力的业务、放弃自己所习惯的但已无法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习惯、做法、模式;将资源集中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从技术导向转变到以市场或客户为导向。”
在吴琪看来,虽然飞利浦的这项变革将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如果企业想变、可变和能变,在组织、系统、能力、文化/观念等方面有相当的准备,并且能够适应需要而改变,在1-2年时间里将完成融合。
目前,柯慈雷的变革计划在其200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中得到了褒扬,继第三季度恢复盈利之后,第四季度盈利大幅上升。这是飞利浦继两年亏损后的第一次盈利,该集团5个部门都扭亏为盈,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飞利浦公司注重成本控制和营运绩效,另一方面是由于销售额的增长和早期重组项目获得收益。
而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期,2004年飞利浦营业收入增长有望达到2.8%,2005年增幅将达到3.4%。
成功管理变革的十大基本原则
注定要失败的管理变革
变革由高层管理者推动并由上层命令执行
变革模型建立在命令和执行的基础上
相关利益群体较少参与
对现状缺乏足够的认识
仅关注于解决问题
有愿景、但是无法实施
线性的思维方式
单向的沟通方式
先计划、后实施
仅动员企业高层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变革
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并影响变革的过程
变革模型建立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
相关利益全体的密切参与
对现状给予充分考虑
关注于”决定自己的未来“
愿景为每个员工理解、接受并得以贯彻
系统的思维方式
360°的沟通方式
计划和实施同步进行
动员企业所有的员工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