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伦理 >> 正文

黄酒,如何打破区域限制?           ★★★ 【字体:
黄酒,如何打破区域限制?

作者:王继勇     人气:25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黄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过非常鼎盛和繁荣的发展时期,但如今的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产量也大大低于白酒。但由于蒸馏白酒的发展与各地气候及人们口味的不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方湿暖多雨有关,造成“南黄北白”消费格局,也与黄酒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未能充分挖掘黄酒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对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企业强大的广告攻势,黄酒无论是在产品宣传、企业形象宣传、黄酒文化宣传上都已不能适应黄酒企业发展的需要。“好酒亦需勤吆喝”,绍兴黄酒在明清时期能够风靡全国,亦是得益于一批绍兴师爷以及文人骚客的竞相宣扬和推崇。而在如今,除部分黄酒企业意识到“酒香不怕巷子深,黄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2004年11月18日,古越龙山、浙江致中和酒业等黄酒企业分别在央视2005年广告招标中大额中标。分别投入6000万和4500万元,夺得了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段广告权,可以说是打响了黄酒进军全国的第一枪。但笔者认为,如今的市场也不再是一打广告就能火的时候了,消费者也不再前些年那样盲目追随广告来消费。打开全国市场,投入广告自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投什么样的广告。

  黄酒由于悠久的历史而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目前的黄酒品牌中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文化并于营销的可谓少之又少,当然也有在这方面表现不错的。

  上海的金枫酒业的“石库门”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品牌, “石库门上海老酒”的品牌创建,紧紧抓住上海都市文化的特点,将产品创新同城市文化、都市人怀旧心态紧密结合,体现了“高档、精致、有品位,现代人温文尔雅的酒文化,满足对上海依恋情结”的品牌内涵,大大提升了黄酒的档次,创造了黄酒的新概念,激活黄酒这一传统产品。在吸引黄酒老顾客的基础上,创造了黄酒新的顾客群体,使得“石库门上海老酒”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石库门”是一个明显带有很强的区域性特色的品牌,一则外地消费者并不知道石库门这种上海特色的民居风格是什么,当然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一则上海的所谓“海派”文化对全国的消费者并没有太大的号召力,饶是其“高档、精致、有品位”的包装让人感觉是一个不错的品牌,然而这种对“上海依恋情结”不可能被复制到全国各地,所以也就注定了“石库门”不可能在全国都取得像上海那样的业绩。或许“石库门”的品牌策略就是针对上海或其能有效辐射的周边地区。

  上海冠生园集团的和酒也在其品牌内涵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想在深度和广度上体现我们传统的“和”文化,如:“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纯和”、“家庭和睦”、,“和谐相处”、 “鸾凤和鸣”、“和气生财、和为贵”、“心平气和”等。和酒在广告中的诉求是“品和酒,交真朋友”,想通过朋友之间的“和”来体现品牌的文化内涵。这也还算是一种不错的品牌策略,但“和”文化的概念总感觉离一般消费者较远,用营销界的说法是较“虚”,在大家都还没有注重品牌内涵时,“和”的文化内涵可以取得一定优势,但当大家都注重品牌内涵时,则就显得不是非常有力了,比如“石库门”的感觉就比“和”酒来得更有吸引力。和酒以走时尚和年轻人路线的“金色年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定位,但这种小资的风格并不见得会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认同,恐怕也很难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品牌。

  古越龙山是目前黄酒第一品牌,但古越龙山的品牌内涵是什么?恐怕是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感觉其一直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笔者一直认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分品牌崇拜、品牌偏好和品牌熟悉三种境界。熟悉型是指在某一类产品,消费者对众多品牌的了解普遍不深,对品牌的选择也就停留在听说过的产品上。这种消费类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走进超市,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那些我们听见过的产品。消费者为什么选较熟悉的产品呢?这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营销学认为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风险,用俗话来说就是有可能上当受骗。购买听说过的产品,心里多少会有些安全感。这和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个道理,在同样情况下,我们更愿意接受一个和我们哪怕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而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所以产品仅靠提高知名度也能提高销量。古越龙山成为第一品牌主要是因为其知名度相对较高、消费者相对较熟悉,有些时候仅仅是听说过而已,谈不上更深的印象,更不用说偏好了。如果哪一天某个黄酒品牌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品牌定位,在其他环节也无太大劣势的情况下,超越古越龙山是非常有可能的。

  黄酒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品牌才能广泛地被全国的费者所接受、成为内涵深厚的品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现成的品牌文化。黄酒历史悠久,黄酒文化也源远流长,在一些盛行黄酒的地方黄酒文化可以说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祭祀、生子、婚嫁、节日、祝寿等,且每种活动都有一种特定的酒,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典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女儿红和状元红。“女儿红”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于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陪嫁之用。此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称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后来能中状元。这是一种多好的品牌内涵啊,光看酒的名字就让人觉得吉祥喜庆让人油然而生品牌亲近感。当然“女儿红”和“状元红”后来并不限于嫁娶时才饮用,酒肆之中、迎宾送客、礼品馈赠随时可见,几乎成了好酒的代名字。然而这样极具品牌内涵的酒在现代并没有得到充分宣扬,现代人们对这两种酒的了解多是从一些文学作品中了解的,给人感觉只是在“吃老本”。充分利用“女儿红”及“状元红”的文化内涵,必将使其重焕勃勃生机。别的先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酒瞄准婚庆用酒这一块,“女儿红”及“状元红”与生俱来就是最佳的婚庆酒,比之那些临时贴附婚庆文化的酒应该是在品位及文化背景方面应是不知要强多少倍了。当然“女儿红”和“状元红”并不应仅限于一种婚庆酒,其特有的品牌文化及千百年来认同的口味必可引来更多的消费者。

  二、引导消费习惯和观念。中国的黄酒市场一直是在南方,基本上是10%的人消费90%的黄酒,其他地方不太习惯于饮用黄酒,但这种习惯并非不可改变,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引导的,近年来有些地区的黄酒销量明显上升及黄酒消费人群日趋扩大就可证明这一点。怎么样引导这种习惯呢?

  古代兵法中有“用千人如用一人”的说法,说服人也是一样,说服一千人大体上也和说服一个人差不多,要用广告去说服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只要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就如同是在说服一个消费者。想像你在和几个朋友小聚,商量要喝什么酒,这时讲一讲黄酒的好处,然后建议:“我们来点黄酒怎么样?”虽然没有做过大样本测试,但我想成功的概率应该不会很低。广告创意是否可以按这个思路呢:“今天不喝白酒,也不喝红酒,也不喝啤酒,今天要来点……黄酒,╳╳黄酒如何如何,……当你觉得以前喝过的酒都不理想时,请喝╳╳黄酒。”大致上这么一个思路。让消费者在餐桌上在商议喝什么酒时想到这个情节。

  各地都有许多酒民,在这些酒民中很多人是自认为“会喝酒”或是“懂酒”的,我们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真正会喝酒、懂酒的人只要是好酒都喜欢喝,一般是没有直喝白酒不喝黄酒这种偏好的,比如金庸笔下《笑傲江湖》中的祖千秋,不但远远用鼻子一闻就知道是什么酒而且还准确地说出是多少年,更有甚者,怀里揣着各种各样的酒杯以备喝不同的酒。所以要向消费者诉求:“真正会喝酒的,只要是好酒就喜欢喝。” 用类似激将法的手段完全可以吸引一大帮酒民。

  我国很多地区民风热情好客,有朋友自远方来(其实近方也是如此),酒是一定要喝好的,喝得好的标致就是对方是否喝醉。而这时往往是以白酒为主,而且度数较高。众所周知,高度白酒醉后对身体是有伤害的。这种好客的招待方式,其实是不健康的,是对客人不负责任的。但没有人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指出这一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和消费者沟通的切入点。如广告可以这样诉求:“招待客人一定要让客人喝好,但尽管不要伤害客人健康,要对客人负责,╳╳黄酒呼吁接招待客人饮用有营养更健康的酒……”除电视广告外还可以配一些软文,如:《热情不要以客人健康为代价》、《酒桌上的新革命》、《什么酒最适合招待客人》等,当然消费者不见得会立即改变自己的这种方式,但倡导这个观念的品牌一定会被消费者记住并首先在思想上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三、黄酒本身的优势。“中国国粹、世界三大古酒之一、5000年历史、含有21种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须而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达2550毫克,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其中尤以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含量与啤酒、葡萄酒和日本清酒相比要高出2—36倍。”仅凭这段说辞还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吗?

  四、礼品。笔者认为黄酒天生就是理想的送礼佳品,营养丰富、历史悠久、价格适中等,且礼品酒也有成功的案例,像椰岛鹿龟酒主打“送给父亲的酒”,成就了其一年四、五个亿的销量,而且只是在部分省份。既然椰岛鹿龟酒已经作为礼品酒而深入人心,那么新的黄酒品牌要想成为礼品酒是否还有机会呢?这就要从消费心理和社会文化角度来进行挖掘,或许笔者策划的另一个案例――至亲酒会给想走礼品路线的品牌有一定的启发。

  在物质财富相对丰富、而人们却日趋忙碌的的今天,老年人最缺少的不再是一些物质财富,而更多的是企盼能和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精神财富,父母最盼望的不是子女带回家多少东西,而是希望能和子女多说说话、交流交流感情。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中老年人的“精神营养饥渴”,所以孝心的概念要重新定义――孝心绝不是买点东西回家扔下就走,而是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和父母交流一下感情。喝酒恰恰是我们中国人交流感情的最好的方式,所以至亲酒诉求的口号是“陪你亲喝几杯”,倡导一定要定期回家望父母,陪父亲喝几杯。这种品牌的内涵比之算是一些礼品酒――“送礼就送╳╳酒”要厚重和深刻得多。类似的内涵是还可以再挖掘的,如此黄酒走礼品酒路线是完全有空间的。

  五、流行和时尚。流行和时尚将是做成一个产品很充分的因素,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金色年华就是此类风格,笔者只是认为金色年华有点过于小资,显得有点太雅,但其在某些城市还是相当有市场的。如果在流行和时尚的元素上做得再通俗些,以此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黄酒品牌是完全可行的。黄酒虽然是一种古老的酒,但从其身上还是有许多流行和时尚的元素,或是可以将一些流行和时尚的元素贴附上去。比如在饮法上,于酒中加入冰块、话梅和姜汁等的饮法就多少有些时尚的成分,而且有许多女性消费者因此而变得喜欢饮一些黄酒,据笔者观察女性在这样饮用黄酒时会显得格外的优雅。在某些场合,比如在吃大闸蟹时,是离不开黄酒的,黄酒至少在这个季节要流行起来。在其他方面是否有类似的习惯,或引导一种“习惯”,使之和某流行的元素“捆绑”起来。

  以上几条是泛泛而谈,具体到某一个品牌,还应有更深入的挖掘,找出更具体的东西,以能上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接受、认同甚至是喜爱。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