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伦理 >> 正文

浴火重生的中国公关业没有泡沫           ★★★ 【字体:
浴火重生的中国公关业没有泡沫

作者:蒋文剑     人气:23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2004以来国内公共关系业算得上是突飞猛进。公共关系这个词再度热起来,连一些一度抛弃了"公共关系"叫法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企业和活动类公司,也吃回头草,四处宣扬自己是做“公关“的了。
  包括笔者自己,以前总不好跟人提起公共关系是自己本行之一,而现在,不得已要经常向企业高谈阔论"公共关系"。
  笔者之前给企业报公共关系方面的提案,名字一般都是《**年度品牌传播策略》云云,现在则直接了当改用《**年度公关传播策略》了,主要是受客户影响,因现在很多企业都又设立公关部了。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的客户企业设立的部门名字明明是叫“广告部”,下辖公关和广告两块工作,部长对外却从来都宣称自己是公关部长,着实耐人寻味。
而报纸上常常出现的关于“某某企业又采取了危机公关措施”之类的评论和话题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公共关系在中国已不再像几年前那样藏着掖着,人们开始坦率地谈论“公共关系”这一曾经风靡一时、但又昙花一现地迅速被人遗弃的职业。中国公关业在中国经历了的大起大落以后,差不多已洗尽铅华,“公共关系”这一字眼彻底与不该与它关联的那些暧昧潜台词划清界限,中国公共关系业者也从此挺直了腰杆。
短短二十年间,公共关系业在中国经历了大起大落。从20世纪80年代初业界先驱将公共关系这一在西方国家发展了近一个世纪的“新生事物”引入中国,历经十年导入期,到90年代初公共关系畸形的风靡一时、热度空前,其实是产生了一个泡沫!正是在这个泡沫下,各种暗箱操作、拉关系走后门甚至钱色交易等等也打上了公关的幌子,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则在自己的著作中把公关描述成几乎万能的“术”。一时公关成了包治百病而又藏污纳垢的代称。无怪乎,几年后,这个泡沫迅速幻灭,公共关系被打入冷宫,从此人们羞谈公关,似乎那是什么见不得阳光的职业。实在令人蹉叹不已。
又一个十年过去,到了今天,我们终于欣慰地看到,人们开始理性地看待公共关系这一与企业乃至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和职业。于是,中国公关业坚强地热度再起,只是,这一次已没有了泡沫。
正是在这起落之间,中国公共关系业经历了一次凤凰涅磐,这一次的热度再起,已是处在一个新的高度、承担起新的使命和社会分工了。
  当前国内公共关系业者大体可分这么几个层面:
  1、专业的公关咨询公司。2004年以来,这类公司陡然冒出好多来,一举成为咨询业新贵。在上海和北京,这类公司数量和规模的成长速度惊人,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管理咨询公司、营销咨询公司等并驾齐驱。公关咨询公司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是做的公关策略层面的东西,一句时髦的说法是“以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来做公关”,宣称要为公关重新定位和正名。事实上,这类公司的大单子通常多到做不完。
  2、传统广告公司中的公关业务部门。许多广告公司其实打着“广告“牌子行“公关“之实。或者,对客户进行深度开发后,发现公关这块的业务居然大有“钱”力可挖,遂就势切入且一发不可收拾的。窃以为,这类公司迟早会“想通了”后,更名为“公关公司“的。不过目前,这类公司因为是顺手牵羊式做公关的,一般偏重做公关执行方面的工作。
  3、原来一些主要做线下活动和庆典礼仪的公司也因势而动,紧跟潮流,纷纷改换旗号号称自己是做“公关”的,并相应将主导业务或招牌业务提升为公关执行。
  4、当前一种趋势是,许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带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已纷纷改回“公关部”的名称设置了,而此前这一部门被称为“企划部”“市场部”或“广告部”等,公关总监这类职业经理人开始崭露头角。在另一些企业里,“公关部”其实是设在“营销部“或“广告部”下面的二级部门,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独立运作。在现实中,企业“公关部”的首脑一般都是专业造诣比较高的,他们都个个年薪丰厚,与手下的那些虾兵蟹将公关人员收入反差极大。因为,他手下的那些虾兵蟹将一没有部门首脑的权力,二没有外部公关专家的专业能力,往往只能代表企业为外部专业的公关咨询公司打下手,往往拘泥于一些日常的行政、协调、接待等琐事。这些人虽然日子比较好过,但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没有前途了。当然在企业做公关人员经常有直接接触高层的机会,并且可以借用很多难得的资源,如果善于学习和把握机会的话,可能十分有助于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

浴火重生的中国公共关系业正在进一步向职业化、专业化迈进。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