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伦理 >> 正文 |
|
|||||
渠道资源短缺造成渠道霸权 | |||||
作者:罗清启 人气:23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2004年年初国美与格力因为利益争夺而引起制造与流通的摩擦之后,最近韩国三星与中国的连锁企业再次因为利益分配原因而走火响枪,这次事件因为当事人一方是跨国企业,因此事件也引起了极大的国际关注,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并科学化解这种矛盾呢? 笔者认为这个冲突事件反映出双方关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在厂家不能自控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厂家和商家的这种利益争执会一直存在。尽管家电连锁巨头巨大的吞吐量、较高的推销效率以及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使得制造商不得不求助甚至屈服于它,但是,在行业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厂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也不会一味地“委曲求全”。 尽管在渠道霸权下必然产生“流通腐败”,厂家在更多时候不得不面对利益空间被挤压的现实,但是,笔者仍然认为连锁销售模式是很有效的,而且,在中国生产要素低的环境下,价格战不可避免,双方只有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合作才可能有更好的双赢局面出现,当然,这种合作可能厂家的无奈会多一些。 合同外收费是此次冲突的导火锁也是双方利益的一个主要摩擦点,但是,笔者认为最突出的还是货款结算问题。商家一般会在与厂家约定的时限之前,把货销出去,但是商家往往不会及时地给厂家回款,甚至推迟结算,这样使得自己掌握更多的流动资金或者转嫁风险。当然,在其他方面也存在摩擦,比如:在事先不通知厂家的情况下,商家启动价格战,并且让厂家分担成本;商家把一些产品当作赠品的做法也损害了厂家的品牌战略。 从一系列家电制造商和渠道商“交火”的事件来看,渠道商的立场一般都很强硬,而且事情大多也是以制造商的低头收场,为什么渠道商这么霸道?这要从整个行业背景来理解。中国家电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原先的那种短缺经济时代走进了过剩经济时代,供给已经远远地大于需求。同时,随着厂家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了节约流通和销售成本,其销售方式也从传统的自营体系、散户经营转变为了连锁模式。连锁销售具有吞吐量大、推销效率高、市场需求把握准等等优势,这能够使厂家达到节约营销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从而,连锁经营逐步成为主流的零售模式。 在这种大背景下,厂家和商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厂家占主导地位转变为了商家占主导地位,商家掌握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渠道霸权在过剩经济的今天也就必然成为现实,凭借这种霸权,渠道商可以向制造商采取强硬立场,制造商也不得不向渠道商低头。 要化解这种矛盾需要制造与流通企业的共同努力。要解决这种矛盾厂家应该强化自身的制造能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力,增强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从而增加与渠道商对话的筹码。渠道商应该完善对制造商的服务,利用自己身处市场前沿的优势,为其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制造商凭借自身的生产能力把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生产出来。双方可以在这一方面合作,分享利润,从而实现流通与制造的连接。当然,厂家和商家之间存在一个利益界限,双方会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拉来拉去”,利益摩擦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