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伦理 >> 正文 |
|
|||||
“价格屠场”狙击战:第四幕 库存产品巧消灾 | |||||
作者:张小虎 人气:21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价格包装为我壮胆 分体空调是个半成品,谁开店销售谁上门安装。安装是制约大商场销售的一个瓶颈,而窗式空调机可以不包安装,所以,到了旺季的空调销售高峰期,大商场最爱“吃进”的货是窗机。遗憾的是分体空调连年的降价把窗机挤进了一条死胡同——因窗机无利可图,2002年冷冻年度,几乎所有的空调厂家都放弃了窗机的生产,科龙也不例外。但笔者接手湖北分公司经理时却发现,武汉的窗机存货竟有2万多台,占库存总量的93%,而淡季畅销的分体和柜机了了无几。进一步了解得知,除了重庆、南京另“两大火炉”尚有几千台窗机外,全国80%的库存窗机全压在武汉库里。按照总部划拨的费用额度,湖北全年的仓储费用只够四个月用,其余的八个月怎么办,我总不能把这几万台窗机丢在马路上。打了三次报告上去,总部既不许退货,也不肯降价,此时三线品牌分体空调的零售价两千元不到,科龙窗机的批发价却高达一千六、七卖给谁去。这样愁着盼着,旺季一天天近了。 就在科龙8款机型大幅降价之际,一纸文件下来,四款窗机的批发价平均下调了三、四百元,由于四巨头联合杀科龙敌工贸,这一价格信息一直没有机会透出去。因外省没货,想必总部也没有将窗机降价的消息通知他们。因此,武汉商家没人知道科龙/华宝窗机的降价。厂家与商家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在商强厂弱的博弈中使厂家得以苟延残喘,也使我从这场事件营销的危机中化险为夷,化腐朽为神奇。 对于空调的价格包装,销售倒扣等行业术语,我一开始象听天书,降价就降价为什么不及时地如实通知商家,要进行价格包装呢?到头来不是还要将包装的价格象脱衣服一样一件一件脱给商家。 有了一两次教训才明白:没有价格包装,去年的遗留问题就没法解决。没有价格包装大商场的进场费,上架费,店庆费、广告费、促销费从哪里出呢?总部节衣缩食,左右平衡拔给分公司的一点小钱,那能满足市场嗷嗷待哺大嘴。没有价格包装,商家的库存谁给他认库补差,厂家不补差他就不进你的货,制造空调的厂家有的是。没有价格包装,四巨头制造科龙价格跳水,再向科龙“索赔”补差,厂家何以应对?所以面对这场武汉空调风波,上司总监、总裁急,下属主管、导购急,甚至媒体的记者也声称替小虎着急。唯一沉得住气的就是我。 我吸取年前“扒掉空调昂贵的皮短裤”直接将底价告诉经销商的经验和教训,此次价格放水,没有一股脑将“水”放干,而是将供货底价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肚里有粮心里不慌,也就是这“两个点”使我有“银子”向参与跳水的四巨头割地赔款。也就是这“两个点”才使我有胆量,胸有成竹地向上司承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可惜新总裁顾雏军不听众人劝阻,后来坚决取谛全国各分公司的价格包装,致使湖北分公司将包装的价差如数返还商家,弄得四巨头莫名其妙,说,科龙分公司这下被我们制服了——不仅补足了我们索赔的价差,而且帐上不明不白地还多出些钱来。
非常时期操作非常的事情得非常地小心翼翼。为此我在心里自己给自己下了三天三夜的棋,研究如何将科龙/华宝四个型号的窗机全部贩卖出去,并且使其顺利“消化”不至于来年形成新的库存积压。 越是危险的做法越安全,在危机四伏,道歉还来不及的时候,即使你拿积压品当“宝”用,绝不会有人怀疑你的“诚”意,关键是制造紧张气氛,制造神秘感,反其道而行,把大量存货说成数量不多奇货可居;把已经降下来的价格说成要打报告等总部审批。何况全国各空调厂家的窗机存货都很少,商场的需求缺口却很大。只不过是分体空调的卖价进一步走低,压死了噪人的窗机。 窗机的“风”第一个放给中商,因为中商空调吞吐量相对较大又与科龙的交情相对较深,(其徐东平价店的科龙空调销售有几个月曾位居各品牌之首)。谈判很讲技巧,我说:“为了感谢中商对科龙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商若对1.5匹的窗机有兴趣的话可买断一款,价格我可以向总部申请低一点儿。” “有多少?”周仕喜总经理问。 “科龙1.5匹比较多有4000多台,华宝1.5匹的有1000多台,不知您要哪一种?”我请周总二选一。 “要华宝1.5匹的吧,我们买断,价格你给弄低点,上面批下来你给我打电话。”周总很干脆,好在他没多问有没有“1匹”的窗机,那是给武商、汉商、中百预留的。 武商200万元的货款迟迟没有到位,武商在科龙帐上早已没有提货的钱。中商率先与科龙握手言和得到一款科龙特价窗机的“风”是通过科龙分公司李副经理的口“吹”给武商的。武商得到的信息是科龙还有2000台一匹的华宝窗机,于是表示一口吃掉。但等武商的200万货款到帐,科龙积压的窗机已“炒”得供不应求的,只能供给1000台,其余可拿的货是分体机和柜机。面对武商的诘问,科龙的李副经理还振振有词,谁让你们带头降科龙的价呢?温柔地倒打了武商一耙。 后来工贸的胡小平副总经理知道科龙拿特价窗机“讨好”传统的四大商场,打电话问:“听说你在拿窗机公关。” 我说:“是的,我支持你工贸犯下了众怒,不‘割地赔款’怕过不了这一关。” “他—妈—的,别卖你的官司了,还剩多少?”胡高参笑着问。“不少。还有4530台1.5匹科龙带遥控的,这是一块大石头,不知工贸能否搬得动。”我说。 胡总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给我们李总商量一下给你个回话,我觉得问题不大,不过我先告诉你,我们买断,别的商场一台不许卖。”听到他这句话,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汉商吴保国总经理打电话要货的时候,我只能装糊涂:“窗机抢完了,前几天你步行街开业我不是已经给了你100台特价窗机了吗?” “你仓库里还有300台华宝33B4,200台科龙25B4,你怎么讲?”吴总电话中质问。 “操,谁把我的‘家底’端给你了?都给你吧,但你得卖完它,我们不退货。” 说窗机抢完了,其实也并不夸张。金石企业的郎青与科龙分公司同楼办公。近水楼台先得月,下游客户有要,他们勤快的张经理随时下楼开单,勤进快销,转眼吃进了2000 多台。 几十家空调专营店听说科龙分公司经理被四大商场打怕了,拿特价窗机割地赔款,纷纷前往大商场批发,商场那里肯轻易与他们分享用“斗争”换来的胜利果实?没有办法,就拿着与下家签的《工程合同》来直接找我批工程机。他们知道,若不利用工程合同就拿不到那样低的价格。前几天分公司的开单员一见面就给我报喜说,开出了多少多少台窗机出去;这几天又开始报忧说,你让留的货被抢完了,xxx拿不到货就骂人,嘴里不干不净的。 说来也怪,无事无非风平的浪静的时候,为完成销售任务,厂家给商家要笔款比要他们身上的肉还难。一句支持工贸的广告引出一大堆事事非非,这会儿吵了一架,打了一仗,人家不仅不与你反目成仇,还挤破脑袋给你送钱,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帮你消化两万多台陈年库存。 这几天老下雨,难道这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我得再打电话催催重庆分公司经理老宋,这哥们到底把他们的1600台窗机调往武汉没有?
受窗机分型号供货的启发,科龙/华宝分体空调、落地柜机也实行分型号销售。以1.5匹32分体空调为例,武商销科龙 32SF,中商销华宝32DF,中百销科龙32DF,汉商销前期称作小帅哥的科龙32NF,工贸销称作科龙节能精灵的32NF。反正商家的款已打在科龙帐上,没有窗机只能按科龙分公司的硬性规定开指定的分体机或柜机。好在科龙/华宝一家公司有两个品牌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且各有各的卖点,甲宣传甲的静音,乙宣传乙的节能,丙宣传丙的高效,丁宣传丁的小巧。总而言之,科龙派发给各商家的兵器各有各的优势,打市场都没问题,要相互打仗就很不上手。你总不能举起碧玉刀去砍他的流星锤。“兵器”与“兵器”不一样,这仗就不好打,也没必要打,你总不至于降价自己打自己。 作者:张小虎简历 杰出区域营销经理 首届营销“金鼎奖”获得者 2003年度“中国十大创意人” 张小虎,资深营销人。先后服务于河南漯河五交化商场,广东中山小霸王公司,深圳科王公司,广东科龙电器。十五年间,他四次跳槽三起三落,均从基层营业员、业务员做起,直到担任市场部经理、分公司经理、销售总经理。他亲自率领过的业务员数以百计,拜访过的大小客户成千上万……本土市场枪林弹雨的厉炼,使他从一个推销高手公关能手渠道强手成为一个传播专才策划怪才。他独立策划的几十个营销实战案例曾发表于《销售与市场》、《空调商情》等专业刊物并走进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MBA课堂。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570701658、020-3452171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