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应站在冷链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 |||||
作者:方昕 人气:32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食品冷链(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目前冷链所适用食品范围包括: 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特殊商品:药品。 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到了电冰箱的出现,各种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庭。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和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2003年我国各类易腐食品总产量近7亿吨;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易腐食品的消费已占51% ,全国年易腐类食品消费量约2.4亿吨。 年均消费增长率:肉类 水果 蔬菜 水产品 奶类 中国冷链系统发展中的四大问题 第二,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第三,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欠账太多。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操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第四,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中国食品冷链未来发展思考 在未来的中国食品冷链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 1、加强中国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