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组图]四、定价决策模型           ★★★ 【字体:
四、定价决策模型

作者:佚名     人气:25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以下是三种较为简单易用的定价模型。
  一、西蒙模型
  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于1979年提出了一个与品牌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价格弹性动态模型。
  假定qit为t时品牌i的销售量,Cit为t时品牌i与市场上所有其他品牌的价格差异效应(也就是交叉弹性效应),Bit为t时品牌i的纯粹价格效应,Ait为非价格因素对t时品牌i的遗留和废弃效应,那么,动态销售反应模型就可表述为:
  qit=Ait+Bit+Cit
  Ait反映了由于广告反应滞后和销售变量滞后而引起的生命周期废弃因素和遗留效应的组合情况。
  Bit反映了销售量与纯粹价格水平的关系。西蒙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即Bit=bPit, 式中, 
  b<0;Pit为t时品牌i的价格。
  Cit反映了品牌i与市场上所有其他品牌的价格差异对品牌i销售的影响。最理想的效应是:当价格差异较小时,销售反应比例小;当价格差异大时,销售反应比例大。所谓价格差异,是指品牌i价格与市场上所有品牌价格平均值之间的差额。
  西蒙的研究发现对于企业根据价格弹性的变化制定最优定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拉奥—夏昆模型
  拉奥(Ambar G.Rao)和夏昆(Melvin F.Shakun)于1972年提出了关于新品牌进入市场的价格模型。该模型既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结构,又考虑到了在实现价格战略过程中的企业品牌目标和竞争者目标。
  拉奥—夏昆模型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上的:(1)仅考虑同质顾客群体;(2)顾客群体中某一成员愿意支付的最低价格为呈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均值为μ,方差为δ2;(3)对每一顾客来说,存在一固定的对数价格尺度,其间距为α,它标志着顾客可接受价格的幅度,顾客群体中某一成员愿意支付的最大高价格也是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均值为(μ+α),方差为δ2。
  单一品牌的最优价格公式:

  为研究多品牌市场上有消费者选择行为,拉奥和夏昆又引入了另外的行为假设,主要强调两点:(1)注重产品质量的顾客群体,占所有顾客的比例为λ,他们在可接受的价格幅度内愿意购买较高价格的品牌;(2)注重产品价格的顾客群体,占所有顾客的比例为(1-λ),在其可接受的幅度内愿意购买较低价格的品牌。通过推导可以得出结论:
  (1)占所有顾客比例为πj的人不会转向品牌2,因为他们认为P2是个太高的价格,这个比例也就是品牌忠诚细分市场,而
    
  πj= ?     - ? 
  (2)如果P1-P2≥a,则这两个品牌不构成竞争关系,因为它们并不分享同一市场上的购买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市场结构分析,来决定是否引入新品牌来补充现有的品牌系列。
  (3)品牌1可通过强调其产品质量而夺走品牌2的某些份额,这是λ值下降的结果,品牌2也可因强调其价廉而夺走品牌1的某些生意。
  (4)品牌i的市场占有率Si为:

 
     i=1,2
  假定品牌1已占据市场而品牌2试图进入市场。
  在竞争条件下的结果是:


  而当企业采取合作战略(即第三种品牌定价目标)时,市场销售最大化的最优价格分别为
  P1=a
  P2=μ+a
  三、多兰—朱兰德模型
  多兰(Robert J.Dolan)和朱兰德(Abel P.Jeuland)于1981年提出了将成本动态和扩散过程动态考虑在内的最优价格模型。他们分别对静态需求和动态需求情况下的最优价格问题进行了研究。多兰—朱兰德模型反映了在计划期内最优价格的时间轨迹,对于创新企业在激烈竞争灵活选择渗透战略和取脂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即:当需求曲线随时间的推移呈稳定状态(无扩散)且生产成本随累计价值的增加而下降时,采取撇脂战略(即先高价后低价)为最优选择;在以扩散过程为特征的耐用品需求情况下,采取渗透战略(即以低价格、低成本进入市场)为最优选择。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