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包装垃圾需数百年才能完全分解,而人工处理难度大,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作者就如何征收包装税提出了一些建议。 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塑料包装近200万吨,仅94年产量,塑料编织袋达50万吨、包装膜44.2万吨、泡沫塑料快餐盒几十万吨,预计到2000年工业和生活用塑料薄膜达180万吨。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包装垃圾需数百年才能完全分解,而人工处理难度大,严重污染环境,近几年已多次从鱼类内脏中析出塑料碎片。 国外一些国家已对塑料包装等课税,征收高额“包装税”,改进包装变成可降解或可食用或可多次回收利用的包装后则免征包装税,激励企业研究和开发低耗能、简单加工、耗原料少、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废碴等污染环境物质、包装废弃物或可以回收利用或可以食用或可以自然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绿色包装容器。 例如,德国至少有500个城市在考虑征收“包装税”,并得到法院的支持,目的不是为了“创收”,而以减少包装垃圾为最终目的。德国法律规定销售商必须回收使用过的所有包装,否则以触犯《废弃包装材料法》论处。美国近一半的州禁止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上市;西雅图市规定,每月每户居民运送四桶垃圾要交纳13.25美元费用,每增加一桶垃圾要加收9美元,这一规定使西雅图垃圾量减少了25%以上。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规定每只塑料袋缴税8美分(略低于0.7元人民币),商店每售一个价值50里拉的塑料袋要缴100里拉的税,售价与税的比例1:2!法国规定将任何垃圾废物丢弃或抛撒到公共场所,罚款250—600法郎,新加坡也有类似规定。 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实行了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搞错了或违犯要受到处罚,这点令我们出国者一时难以适应。分类投放垃圾是将纸类、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果菜植物类等垃圾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垃圾袋、桶、箱内,便于分类回收和处理,从而大大减少垃圾堆放量和处理量,从而降低环境污染。许多国家鼓励垃圾处理项目和企业,在法规上给予保证在资金和税率上给以优惠,使其有钱可赚继续研究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从包装源头上开发绿色包装材料近几年来取得可喜进展。如:可控光降解和生物降解薄膜、可水解薄膜、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无氟利昂发泡剂和抛射剂、可降解复合包装、以纸(复合)代塑包装、可多次回次使用的环保纸、可食性绿色包装、可降解医用安瓿、可重复使用的聚酯瓶包装、无残留绿色金属包装容器、无废水排放造纸工艺等,这些,为最终消除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1994年,我国固体垃圾累计达64.6亿吨,占地83.5万亩,每年排放1.2亿吨,其中企业每年排放牨牣牪亿吨,其余大部为生活垃圾。由于我国未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和大力鼓励包装物废品回收,绝大部分包装废弃物被送进了垃圾场,占用大量土地,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而另一方面却依靠外汇购进外国的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关于这方面污染环境的报道经常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这无异抱着金饭碗要来一碗变质的剩饭!为此笔者建议: 1、对继续使用和销售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开征“包装污染税”,额度可大些,使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商品无利可图。商家如改进包装或回收塑料包装妥善处理可减免包装污染税。进口商品和三资企业产品享受国民同等待遇。征税的目的是最终消除塑料污染,那时包装污染税将自行消亡。 2、提高金属类、玻璃类、纸类、可回收塑料类包装废弃物回收价格,在政策上扶持物资回收企业,回收再生加工给予税率优惠或先征后返。 3、商家必须回收使用过的包装。卖牙膏的回收牙膏皮、卖饮料的回收饮料瓶饮料罐、卖散装食品的回收塑料袋等。 4、鼓励绿色包装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经费给予贴息贷款或从污染罚款中拨付一部分(无息),资助开发研究。其产品经省及以上鉴定合格后给与牨—牫年免税待遇。 5、全国城镇强制推行分类垃圾袋投放制度,按不同种类垃圾投入不同的相应的垃圾袋、桶箱中,由环卫部门和物资回收部门统一回收处理。居民和单位违犯此制度处以新包装价格数倍罚款。在公共场所严禁丢弃包装废弃物和垃圾、违者按上述罚款规定处罚。 21世纪,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将成为社会主体,无视这种发展态势的企业将失去市场,国家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中国包装工业 王成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