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十分重视军用包装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包装来提高武器装备的防护质量,将包装看成是部队快速反应的伙伴,把包装工作作为武器装备制造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重要工作环节,使军用包装具有时代特点。作者还论述了我国军用包装的发展对策。 搞好常规军用包装工作,不仅能降低对仓储环境条件的要求,甚至可减少库房的控湿条件,而且又能适应野外和战争条件下的运输和储存,十分符合现代战争对武器装备野战储存条件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部队机动,便于建立高度机械化的战场快速保障系统,从而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为赢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国外十分重视军用包装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包装来提高武器装备的防护质量,将包装看成是部队快速反应的伙伴,把包装工作作为武器装备制造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重要工作环节,使军用包装具有时代特点。 国外军用包装发展动向 自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军用包装有了长足进展,美、英、德、法、俄、日等国积极制定有关技术规划,努力开展军用包装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积极制定和执行包装计划 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德国为500亿马克/年,这相当于国防部每年的开支总和;美国大约为2000亿美元/年。因此,采取适宜的防腐和包装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巨大经济损失,节省大量资金。鉴于这种情况,美国和德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对武器包装比较重视,都在积极执行有关计划。据报道,德国联邦军方制定了涉及兵器防腐包装和保养的“ZML计划”,美国陆军颁布了军用装备预防和控制腐蚀计划,即“AR750~59计划”。美国陆军的上述计划规定,由后勤副参谋长负责领导工作,陆军器材司令部的官员负责计划的规划和实施,该司令部下属材料技术研究所的防腐研究中心负责防腐包装工作。
2.封套包装日益扩大 军用包装采用软封套包装封存具有能在库房以外的空地灵活储存各种军用装备的突出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外发展了许多品种的软包装封套。它们从单一的塑料封套发展到复合材料封套,从防水、防潮和密封的基本功能发展到具有“三防”能力和防红外线摄像等特殊功能(即隐身包装),受到军方欢迎。美国Eiwiropak公司使用深蓝色的塑/塑复合材料封套封装M6041主战坦克和M11341装甲输送车;俄罗斯使用聚乙烯封套封装坦克和步兵战车;德国和英国等39个国家采用Dielad封套系统封装坦克、火炮、飞机、舰艇和弹药等装备;德国用该封套系统封存两辆48坦克;德国Mnters公司还用自己的封套系统封装长剑防空导弹履带发射 车、“警犬”导弹和飞机;英国用Texikoon封套系统封存战车和飞机;意大利采用Pirelli公司生产的涂橡胶织物封套系统封存主战坦克。 软包装封套一般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例如美国用于封装M6041主战坦克的封套材料就有聚氯乙烯/聚酯网布/聚氯乙烯(Driguorrd1127),PVDC/PVC/PET网布/PVDC/PVC(Driguorrd1527)多种,透湿率一般都比较低,通常要求小于0.10g/100in2·24h。 3.干燥包装发展迅速 在包装中,温湿度是造成军用产品腐蚀、降解、变质、破坏和丧失使用功能的主要原因。各种军用器材在包装储存时都需要一个一定湿度的环境,例如,金属产品相对湿度极限范围是10%~45%、橡胶为40%~80%、光学仪器为20%~40%、电子设备为20%~70%、弹药为45%~55%。综合上述数据,军用器材包装储存的最佳相对湿度大约为45%左右。实践证明,干燥空气包装封存是既经济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国军方已用这种方法从封存海军的舰艇、陆军的坦克和火炮等大型装备,发展到封存集武器、电子、电气仪表和集各种材料于一体的军用飞机。它已成为海陆空三军长期或短期封存军用装备的最佳可靠方法,其研究和应用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丹麦和瑞典的空军采用干燥空气封存包装,成功地封存了飞机武器系统。丹麦由此每年可节约大约200万丹麦克朗,节约25%的维修人员;而瑞典延长了电子和电气仪器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使雷达发生故障的平均时间延长了73%,飞机座舱仪器使用延长了155%,整机使用时间延长了26%,这几项费用加起来每年大约可节约2500万瑞典克朗;德国空军采用干燥空气封存法封存军用飞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为此开发了六种长期储存大型军用装备的动态除湿系统,即采用干燥系统的活动室(MRZ)、采用干燥系统的库房(LEH)、匹配的软包装封套(ASH)、通用软包装封套(USH)、模件防护棚(MSB)等。例如德国封存反坦克炮的防护棚是由支架和涂有涂料的织物封套组成,用干燥机使其内部自然保持10mm水柱的过压。后两种封存包装通常用于各种大型军用装备,如豹式坦克和“黄鼠狼”步兵战车等。此外,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和以色列等国也都相继采用了干燥空气系统封存飞机及武器系统。 4.塑料包装容器应用增多 据报道,美国研制了一种包装M16步枪的塑料箱,该包装箱由箱体和箱盖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可容纳6只步枪,一个塑料箱子可包装12只步枪,且该包装箱可重复使用多次,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欧洲开发了一种包装、运输和储存三用的棉布袋散装火药的塑料包装筒,该塑料筒由筒体、插入式筒盖和筒底组成,其特点是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在制造筒体时,加入碳纤维,并在筒体内壁涂上导电漆(例如含铝片的导电漆),可进一步提高抗静电的能力,筒盖和筒底也用加入炭黑、金属粉、金属纤维的聚乙烯或聚噻吩塑料制成。德国研制了一种包装炮弹的新塑料筒,该塑料包装筒由筒体、筒底、筒盖、内衬纸筒和弹性材料密封环组成,其特点是:筒体内表面纵向分布三条相隔120度角的圆弧形导向条,使纸筒易于定心推入筒体;纸筒由多层纸板螺旋卷制而成,粘固到塑料筒体内,具有吸收筒内水分的作用,以提高包装的防护功能。 5.改进包装的结构设计] 近几年来,美国军方验收、鉴定了一大批新的包装结构。美国陆军军械研究、发展和工程中心试验鉴定了2包装120mm坦克弹的金属筒结构、包装7.62mm弹药的金属箱十丝捆木箱结构以及包装7.62mm枪弹WC750发射药的纸桶结构。120mmM831和M831E2练习射击曳光坦克弹,一般都采用PA116金属筒包装。具体做法是:在筒内弹丸和可燃药筒的交接处增设了泡沫聚乙烯支撑件,提高了抗破坏的能力。改进后的包装结构,使可燃药筒经受住模拟粗暴搬运的7ft/46rad跌落试验,大大提高了包装防护性能。 6.采用新型包装材料 为了改变包装纸筒受潮变形和弹药变质的缺陷,美国国立橡树岭研究所进行了改进纸筒及其他容器取代纸筒这两种方案的研究。在改进纸筒方面,提出采用涂覆纸筒防水和防潮的方案,并选择了四种涂覆涂料。此外,还研究了筒壁结构和更易开启的颈口密封结构,延长了贮存时间。对“防殉爆包装”,现已开发了一种可行的包装材料。据报道,美国军方成功研制了一种填充在包装爆炸物容器内可防殉爆的包装材料,该材料是同粘结剂混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可进行铸塑。它具有重量轻、多孔、吸收动力冲击波和减震等特点。把这种材料填充到包装容器中,不仅能防止一个容器中的爆炸物发生殉爆,而且还能防止相邻其他容器中的爆炸物发生殉爆,解决了弹药包装中的难题。 7.军用包装向托盘集装发展 托盘集装化包装具有装填量多,管理、使用方便和节省运输费用等特点。美国是首先使包装木箱大型托盘化的国家。匹克汀尼(Pica tinny)兵工厂率先制造了可装86发62mm火箭弹的大型托盘木箱,以代替装弹45发,体积相差不多的三只普通木箱;接着又制造了可装42发105mm炮弹的大型木箱以取代装弹数相同的21只普通木箱。美国陆军研制出了大型托盘型丝捆木箱,该箱用作外包装箱,能盛装38发用沥青纸筒包装的105mmM490反坦克教练弹,总重量为1103.4kg,体积为1.328立方米。它和旧包装对比,包装重量减少了14.1%,体积减少了37.5%,节省包装材料59%,该容器还可用于其他坦克弹的包装。美军105犿犿坦克弹包装的另一项新发明是把30个或35个金属包装固定在一个金属托盘上,构成可供重复使用的单元包装。一个单元包装可供一辆坦克一次装弹使用,装弹时,只需打开金属端盖取出炮弹,供弹机就能自动地把炮弹送入坦克,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8.军用集装箱运输大发展 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安全迅速、防护性能高、可简化包装、节省包装费用等优点,因此近几年,美军采用集装箱的数量逐步增多,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在,正在发展和采购可从顶部和侧面打开的新式集装箱。美军还成立了集装箱运输弹药和导弹的执行小组,该机构的任务是,改进衬垫和紧固方法,降低集装箱的费用,力争实现100%用集装箱运输弹药。现在,美军运往欧洲的弹药80%都采用了军用集装箱运输。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使用了37000多个约20t军用、商用集装箱,把军用装备器材运送到作战地区,这次战争为扩大集装箱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际经验表明:尺寸较小,可从顶部和侧面打开而方便装卸的结构较为实用,因为它可以克服军用集装箱装卸不便以及尺寸过高(约高4300mm)的缺点。 目前,美军正在采购这种结构的集装箱。德国继美国之后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全敞开式集装箱,既经济实用又灵活方便。该集装箱由两个侧壁、一个顶盖和一个端壁组成,属于外罩式结构,一个人可在40s内推开外罩,使其除去闭锁而自动升起。其主要特点是:降低了高度,在运输时不受低矮桥梁的限制,并可在顶部和两侧方便地装卸货物。 9.军用包装向功能化发展 军用包装长期贮存的传统方法是包装前在枪械等表面涂防锈油脂。这种方法既不经济,又不便于迅速投入使用。美国开发了一种把防腐和润滑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以二硫化钼和钼酸钠为主的双功能涂料。该涂料涂覆到弹丸以及枪、炮身管内,既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又具有防腐功能和润滑作用,使弹丸和身管减少摩擦,提高了弹道速度与射击精度。 90年代以来,军品的防护包装向功能化方向发展。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第一类是智能型高密封性包装;第二类是隐身包装,包括目视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隐身武器装备及军用设施等;第三类是野战食品长效高保质包装;第四类是静电屏蔽、防静电包装;第五类是防电磁包装;第六类是耐幅射包装。其中,不论是在隐身包装、防电磁包装、防幅射包装材料的研制方面,还是在包装结构设计以及防护包装技术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国外军用包装强化管理 1. 建立包装工作管理机制 外军军用装备的包装工作从上到下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机制。例如美军的兵器包装是四级管理职能体系。最高一级是助理国防部长指定专人负责包装工作,决定、制订和修改有关包装政策指令;第二级是陆军器材司令部负责执行助理国防部长的指示,具体承办包装组织计划的实施工作;第三级是陆军司令部所属“包装、储存、集装箱化中心”,它是美军物资包装工作的中心机构,根据上级的政策、指令,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包装工作,经常派专家到部队、仓库(包括海外驻军基地)检查包装存在的问题,收集和反馈包装信息;第四级是分布在各地的有关机构,即以军事仓库为主的负责包装工作的管理部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也建有相应的包装管理机构以避免重复进行包装工作。 2. 设立专职人员 为了使武器装备包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上下一同齐抓共管的局面,美、英、法、德各军兵种(包括海军陆战队)设置了包装参谋,配合专职包装工程师,代表本部门负责开展军用包装工作。例如,美国陆军器材司令部及其下属的担负管理所有陆军仓库的仓库系统司令部设置了专职包装参谋,大多数陆军兵器装备包装都在这里进行。此外,空军系统司令部、空军装备司令部、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都设置了自己的包装参谋,并成立了由空军系统司令部牵头的、由各军兵种专职人员组成的“包装联合协调小组”,负责协调陆、海、空军以及国防供应局系统有关包装方面的工作,把各军兵种对包装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带到会议室,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各军兵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问题,制定修改包装标准等工作。 3. 保证武器装备的包装经费 一般而言,军用包装容器的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武器装备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好,不仅可以节约大量长期储存的维修费用、往返装卸费、运输费用,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武器装备得到了可靠的保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外对此作了充分保证,如美军包装费用耗资约占国防费的5%、日军为4.7%、印军为2.6%、西欧为3.4%~4.6%、东欧为2.4%~3.1%。综合而言,发达国家包装科研费用比例大,占军用包装费用的15%~22%,而发展中国家只占2%~7%。国外军用包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军用包装在武器的研制、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保证军品包装的研制质量和顺利开展。例如英军兵器装备包装成本占兵器装备总成本的5%~8%;德军包装成本占总成本的5%~10%;美军包装成本占总成本的5%~10%。 4. 实施绿色军用包装 在发达国家,军用包装工作贯穿于从产品的研制到使用的全过程,这就是时新的绿色包装概念。美军认为,包装工作在兵器装备研制时就应得到相应的重视,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供设计人员参考。例如MIL-STD-1367、MIL-STD-1319、FED-STD-102,这些标准从宏观上控制了兵器装备的防护包装要求,它们与其它几个主要军用标准,如MIL-STD-794、FED-STD-101包装试验方法、MIL-犛犜犇-810环境试验法、MIL-P-116防护包装方法等,构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和防止污染、保护地球环境的绿色平衡。 5. 制定标准保证包装招标制 美、英、法、德等国军方十分重视军用包装的规范和标准化。例如美军应用包装规范和标准等技术文件来组织指挥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并有效地控制招标和投标的竞争过程,从50年代起就逐渐建立自己完整的、全军统一的军用包装标准,主要如MIL-STD-1319(影响运输性及包装装卸设备设计的物品特性)、MIL-STD-1367(系统/装备的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要求)、FED-STD-102(封存防护内外包装级别)等宏观控制标准和FED-STD-101(包装试验方法)、MIL-STD-116(防护包装方法)、MIL-STD-794(装备和零部件内外包装)、MIL-STD-810(环境试验法)等微观控制标准,重要标准和规范都有大量的支持性文件,从而构成了宏观和微观的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订购、装卸、储存、使用和管理等环节严密的管理体系,使包装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办事,增强了操作性、通用性,方便了军方、订购方和承制方。 我国军用包装的对策 解放以来,我国武器装备包装主要是采用木质包装箱和防锈油封存的包装方法。这种包装方法一般能保证兵器的使用性能,但防护性能较差,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金属部分锈蚀严重,造成战时使用方面的困难。自80年代起,军用包装的改革较为活跃,不少新型包装相继出现。例如枪械采用集合包装,大、中口径弹药采用玻璃钢筒包装后再装入铁笼的方法进行包装,基本上满足了军方使用的要求。 我国军用包装工作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厂方和军方包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闯出了一条适合我军的包装道路。但与先进的国外包装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武器装备包装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军用包装工作,以提高我国军用包装水平。 1.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国一些领导对军用包装工作重视不够。在军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中,长期以来是重产品、轻包装,将包装工作与武器装备分隔开来,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包装功能,忽视了包装亦可以增强武器装备的防护能力。美军通过改进2.75英火箭弹的包装结构,取弹速度由原来的33分钟缩短到9分钟,提高了2.5倍;我军过去需要20人装卸3~4小时的军械装备,采用托盘集装后仅需8人工作1小时,速度提高了5~10倍。因此,我们必须将军用装备的包装工作作为军用装备完整的不可分割部分,正确认识军用装备包装工作,积极发挥包装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作用,建议各级领导把军用包装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 健全机制全面落实 我国军用包装现在是多头管理,军方是总后军品包装委员会领导,厂方是有关总公司(如兵器包装委员会)领导。随着军方装备体制的调整,总后军品包装委员会不便对军用装备的设计下达包装方面的战技指标,这势必造成“先进装备、落后包装”的先天不良现象,从而增加了部队、仓库等使用单位进行“二次包装”的难度。因此建议成立统一负责全军兵器装备包装工作的管理机构,借鉴国外经验,在军品包装委员会设置专职包装参谋和包装工程师,加强军用装备包装工作的统一领导,协调各军兵种、兵器工业总公司、部队和仓库的武器装备包装工作,将包装战技指标纳入军用装备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军用装备的包装研制与生产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军用装备的可靠性,使军用包装工作做到组织落实,全面管理。 3. 集中力量保证质量 军用包装是一门系统科学,它涉及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许多行业,同时也影响武器的生产、装卸、运输、储存、管理和使用。因此,必须建立军用包装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兵器包装的检测中心,开展包装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最终形成主管业务部门、科研单位、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工厂和仓库的六级包装管理体系,重点攻克我国军用包装防护能力差、不能满足储存要求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军用装备包装的要求等技术难题,同时还要作好军用包装工作所需经费预算,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到包装科研工作中,努力提高军用包装防护能力。 4. 作好规划促进发展 我国军用包装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部队使用、仓库搬运和装卸机械的具体情况,搞好我军携行武器装备、库存武器装备和编余武器装备包装工作长期规划,重点放在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边防海岛部队的武器装备包装工作上。从内包装上提高军用包装的防护能力,降低武器装备对储存条件的要求,提高军用装备的储存可靠性;从外包装上缩短武器装备勤务处理时间,方便部队使用,提高部队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现代战争对军用包装的各种要求,促进我国军用包装工作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军用包装技术水平比美、英、日、德、法等国仍较落后,尤其是科研力量、经费差距甚远。因此,建议在加强包装科研人财物投入的同时,研究部门要瞄准新目标开展工作。近几年内首先加强军用包装的系统研究,实现兵器装备的托盘集装和集装箱运输,实现武器装备的陆、海、空立体化保障,实现武器装备包装的战场快速保障系统;从长远一点看,要加强高新技术高新材料诸如纳米技术、隐身技术、纳米复合材料,超高功能材料在军用包装中的应用,使我国军用包装技术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包装 韩景平,王渝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