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是一种品牌经营策略。是指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应用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完全不同的产品上,实现以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品牌经营实践表明:有成功也有失败,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目前针对品牌延伸的经营策略有三种观点 第一,品牌延伸是与做专业化品牌观点相悖 不少营销理论认为,品牌应该是专门化,不应该将品牌延伸到一个新产品上去。因为一个知名品牌的确立,它依赖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和在使用中逐渐建立的信赖,这种认知和信赖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最后品牌便依附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的无意识归纳得以存在。如果你将这样一个品牌用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产品之上,消费者原有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图式势必要对新产品产生反向拉力。这种拉力进而会混淆了新产品的特性,结果以新产品的失败而告终。 持这一观点的营销理论依据是定位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针对明确的消费群体,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者的大脑中,往往也只能记得起该品牌最独特性的一面,也就是消费者谈到品牌的第一反应。有研究表明:企业70%以上的利润是来自于这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反应。 也有学者认为,成功品牌延伸主要是形象扩展,即新品牌能得到原品牌的无偿增值。而不少营销实践则恰恰相反,品牌延伸只是价值转移,新品牌的价值是从原品牌身上剥离的一块,新品牌的占有率是从原品牌的市场挖过来的,通俗地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不会有增值产生。 第二,品牌延伸是一种成功的品牌化经营战略 持这一观点的营销理论依据是品牌延伸除了借助于原品牌的影响使新产品很快打开市场外,还能带来一些十分重要的利益,如品牌延伸能丰富品牌旗下的产品线,给消费者带来完整的选择,给品牌注入新鲜感;有助于品牌资产与价值的提升以及在一定的预算下,集中宣传一个品牌比分散推广多个品牌,更能提升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同一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各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美誉相互呼应声援,有助于拔高品牌形象。目前,业内诸多人士也毫不掩饰其对品牌延伸的溢美之词。如乐百氏一位高级经理指出:乐百氏的品牌延伸利远大于弊,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可以说是品牌延伸使乐百氏的发展有了一个加速度。步步高总经理段永平认为:品牌的高知名度与威望,可以使品牌有很强的扩张力。步步高 从无绳电话与VCD延伸到语言复读机,没做一分钱广告,产品仍供不应求。 第三,品牌延伸折衷论 持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品牌延伸像其他任何一种营销策略一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延伸策略,不论是专门化的,还是多样化的品牌,只要能把这种策略的优势发挥出来,都能取得不俗的业绩。我们不应该从宏观的、抽象的角度来分析延伸的优劣,而应该从微观的、具体的角度将品牌延伸与品牌的特性因素结合起来讨论。 二、品牌延伸的消费者心理机制 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认为,品牌延伸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情感迁移模型(affect-transfer model ),另一是消费者品牌评价中属性联想需求模型(attribute demand-association model)。 情感迁移模型认为,消费者对原品牌的态度和情感可能会通过两个迁移路径迁移到新产品中。第一条路径是直接迁移机制即通过条件反应机制实现原品牌迁移到新品牌。在这一机制下,消费者对品牌信息加工的参与性较低;第二条路径是间接迁移机制即消费者首先要形成并体验到延伸品牌与原品牌之间相似的程度或形成品牌认知图式,在这一心理倾向影响下,消费者对原品牌的态度和情感才可能迁移到延伸品牌,从而对产品产生正面的评价。否则,则是负面的评价。 研究认为,要使消费者形成并体验到延伸品牌与原品牌之间相似的程度,品牌策略上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互补性:两种产品在多大程度上为互补产品; (二)替代性:两种产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 (三)转移性:消费者如何认知延伸品牌和原品牌的联系即对品牌转移的信任程度。 消费者品牌评价中属性联想需求模型认为,品牌延伸并不是由消费者原品牌态度和情感与延伸品牌之间存在相似程度所决定,而是原品牌的品牌特定联想在延伸品牌领域被需要的程度,即消费者先判断原品牌的特定联想是能提供延伸品牌所必需的一些利益点,还是有抵触的,然而对此作出评价。这表明品牌延伸需要考虑品牌产品的属性和利益点。 目前更多的品牌策略专家认为,品牌经营应将这两种理论观点加以整合,才能有效地认知品牌延伸策略。 三、影响品牌延伸决策的两大力量 基于上述品牌延伸的理论观点和心理机制,在品牌延伸决策时要考虑到两大力量。 (一)品牌延伸力。品牌延伸力是指受原品牌资产(包括知名、品质、联想和消费者忠诚度等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某些品牌与特定产品类别的联接过于紧密,那么延伸力就弱。要使品牌延伸力提升,品牌结构要素要从产品、成本、专有技术等因素向利益、价值理念和自我体验等因素方向发展。否则,品牌延伸力将受到影响。 (二)品牌杠杆力。品牌杠杆力的提出深化了品牌延伸的评价基础。品牌经营者不能仅仅考虑原品牌与延伸品牌的相似程度,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品牌的杠杆力与品牌延伸力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给予某一品牌很大的延伸力,则其杠杆力一定很低,相反一个具有强有力意义联结的品牌,一般很难有延伸空间。 品牌消费的心理研究表明:品牌延伸力与消费者对品牌意义的认知有关。它受到与来自广告、使用经验、口碑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品牌延伸的机会是由消费者的认知来操控的。因此,品牌经营要兼顾品牌的延伸力和杠杆力,即既要使品牌具有很大的延伸力,又要使它具有很强的杠杆力,其协同的基础就在于从品牌的价值理念上建立品牌识别系统。 从国际上目前先进的品牌营销理论来看,普遍认为品牌延伸是品牌资产增值的重要方式,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所以已有不少企业盲目地品牌延伸,所造就的风光只能是暂时的,必然给企业乃至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我想通过这一文章,给经营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作者: 丁家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