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中小品牌的生存之道           ★★★ 【字体:
中小品牌的生存之道

作者:佚名     人气:24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现在的中国市场越来越像后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许多产业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环境日益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趋势。
  作为市场上的“弱者”,中小品牌应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扬长补短,“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充分空间。
独家经营的渠道政策
  “谁掌握了营销渠道,谁就赢得了市场”,当今的市场就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中小品牌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如同大品牌一般自建营销网络,中小品牌完全可以、而且也只能是依托各地经销商(包括代理商)来从事产品销售工作。
  在这一点上,中小品牌可以采用独家经营的渠道政策。所谓“独家经营”,是指中小品牌在一个地区(一般指一个地级市或一个县的范围,最小是一个镇的范围)只选择让一家经销商(含代理商)来经营自己的产品,从而避免多家经销打价格战,确保经销商的利润。这种渠道政策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品牌的渠道政策,而且也是非常切合中小品牌的实际需求的。
  中小品牌的这种渠道政策非常符合《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它充分发挥出中小品牌的优势,抓住大品牌的劣势,满足经销商最关心的利益“需求”。我们知道,大品牌具有强大的规模和资金优势,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营管理规范,技术质量高,拥有健全的全国营销网络,这是大品牌的优势,也是大品牌的劣势。为了追求更多的销量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品牌在各地都选择采用多家经销商共同经营的营销模式,这种渠道政策必然使得多家经销商相互之间激烈竞争,利润下降,甚至可能亏本(从我从事营销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可知,一些大品牌凭仗自身“财大气粗”,经常借故克扣经销商应得的奖励和返利,甚至连维修费用都不肯支付,加大了经销商的经营风险);而经销商经营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非利不图”,大品牌的“霸道”、“低利润”与经销商“逐利”的本质之间的矛盾,是营销过程中最关键的利益冲突,这是不可调和的。
  这种矛盾给了中小品牌“可乘之机”。中小品牌由于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营销策略灵活有效,不必做大量的广告宣传活动,节省大笔费用,加上独家经营的渠道政策,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能给予经销商高额返利和奖励,保障经销商的高额利润,这是大品牌远远不能做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经销商非常热心从事中小品牌经销、代销工作的缘故),虽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经营中小品牌的利润没有以往那么多,但相比大品牌而言,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中小品牌如能在这点上把握好,必将获得渠道商的支持,从而赢得市场,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区域营销战略
  中小品牌企业受其自身规模、实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全国大范围内拓展势力,成为全国性的大“品牌”,而只能是局部地区、区域市场内的“名牌”。这种事实决定了中小品牌必须采取区域营销战略、依赖区域市场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区域营销战略是中小品牌“扬长避短”策略的具体表现,而且特别吻合实际市场。区域营销战略将是中小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步。
  首先,通过实施区域营销战略,中小品牌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市场开展轰轰烈烈的市场建设活动和促销活动,而不是像大品牌那样“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中小品牌资金、实力有限,不能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建设和大型促销活动,但在局部地区是完全有实力与任何大品牌同台竞争的,因为这是中小品牌的“根据地”,“大本营”。孙子曰:“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大品牌虽有纵横全国的实力,但不可能在每一个地区都占主导地位,即如各地中小啤酒厂虽实力有限,但却是当地最主要的啤酒品牌。

  其次,中小品牌往往在区域市场内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影响力,使得其他全国性的大品牌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威胁到中小品牌在当地的强势地位。中小品牌经常在当地投放大量的广告宣传(不是全国性的媒体广告),提供众多的促销礼品、特价商品,开展持续不断的、强力度的促销活动,从而赢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这在乳品行业、家电行业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中小品牌实施区域营销战略,可以得到渠道商、政府方面的支持。中小品牌一般都是当地政府的主要纳税源泉之一,而各地政府为了自己的GDP和地方知名度,对当地的中小品牌多持保护和支持的态度,而现今的政府支持无疑是中小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后盾”。另外,虽然近年来大型经销商不断兴起,扩张势头凶猛,但毕竟成长时间不长,在管理、人力、资金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障碍,这些因素决定了强势经销商在区域市场内必须借助于在当地享有盛名的“中小品牌”。中小品牌也可借助强势经销商的力量扩大其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形象。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对中小品牌来说,又赢得了生存的时机。
以感情为纽带的企业文化
  感情因素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小品牌由于自身规模、实力的影响,员工一般较少,甚至说是“乡里乡亲”(包括朋友,同学,亲属,邻居)的熟人很多,这样的一种现况更决定了中小品牌必须建立起以感情为纽带的企业文化。虽然这种企业文化看上去很“粗俗”,但却是现阶段中小品牌生存与发展必备的条件。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中国人都很讲究感情,尤其是在人员较少、规模较小的中小品牌里,感情因素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小品牌里,公司领导关心下属,在员工生病或喜庆日,发个贺卡,送束鲜花,表示慰问,可以令员工感动,同时感染其他成员,包括员工家属、亲友;将公司现况、发展前景告诉员工,表示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让大家充满希望;加强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吸取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和意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足够重视和尊重,从而产生归属感。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策略,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强化以感情为纽带的企业文化,这是中小品牌更需要制定和实施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有融洽的、传统的感情还是不够的,这时中小品牌应该是“知人善任”,“人用其才,才尽其能”,建立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发展,发挥出每个人的才能和潜能,满足员工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愿望,实现企业的赢利,获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场合。
  中小品牌如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让每个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工作,则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将大大加强,企业的事业也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小品牌一定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自身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色化的营销策略
  中小品牌要想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还必须拥有特色化的营销策略。具体而言,特色化的营销策略包括特色化的产品营销策略、特色化的价格营销策略、特色化的服务营销策略。
  美国西北大学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营销学教授、全球最知名的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有一段关于市场营销的精辟的话:“市场营销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发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满足它。’这是一个整体思维体系,你的成功不是跟着干别人已经干成功的事,而是找到人们想买却只有你能卖的东西。” 这段话道出了营销的真谛,即“发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满足它”,这句话特别吻合实际。特色化的营销策略就是要“让销售变成多余”,找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做好满足需求的工作,不用在销售上下太多功夫。因为中小品牌实在没有打持久的“价格战”或“概念战”的雄厚实力。

特色化的产品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的技术、质量、工艺以及个性化,通过产品差异化,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达到实现销售、持续发展的目的。中小品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今年上半年“非典”时期,健康消毒类家电产品旺销,福建漳州万利达公司紧急推出光催化健康类空气净化器,结果火爆市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特色化产品营销策略案例。
  特色化的价格营销策略主要涉及到调价的幅度、时间、地点及影响等,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小品牌的持续竞争力。特色化的价格营销策略有可能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扩大市场容量,并可能使中小品牌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品牌。奥克斯空调在1999年以前还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品牌,但通过“爹娘革命”、“空调白皮书”等一系列特色化的降价行动,终成长为现在空调业界卓有名望的“品牌”。究其根源,亦不外乎其特色化的价格营销策略,满足了消费者以前没有满足过的消费需求。
  特色化的服务营销策略包括狭义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同时还包括更深一层的“服务的目标群体”。AC尼尔森中国区董事长艾励达说:“我们不赞同零售商为了争取所有消费者而在所有场合提供所有的产品。”特色化的服务营销策略要求中小品牌在进行生产、营销工作之前,首先确定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然后针对这部分消费群体,生产出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现在的消费群体日益分散,个性化消费成为趋势,一个企业要想生产的产品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只是一种幻想,中小品牌应该尽快锁定目标消费群,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判断哪个消费者是自己的目标,理解这一特定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满足其需求,并且只赚这部分消费者的钱,这将是中小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道路。
作者: 魏明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