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交叉小径上的张继升           ★★★ 【字体:
交叉小径上的张继升

作者:佚名     人气:21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由于重组郑百文,张继升和他的三联集团名声大噪,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央到地方,数百家媒体对三联集团的报道数以十万计,有人戏称三联集团没花一分钱却成了“标王”,张继升也无疑成了名人。

  “少有不能办的事,多有办不成的事”

  对于出名,张继升称“自己并无意成为名人,就本意和天性而言,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名世,而是梦寐以求地想成为一个公认的学者。”只是“一不小心成了企业家”。

  今年53岁的张继升出生在山东青岛,童年在城市度过,后来在农村长大,干过五年的民办教师,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到一个学校任教三年,后来到济南市社会科学院做研究人员。丰富的阅历锻炼了他的性格,“世界上很少有不能办的事,但是有大量办不成的事”,这是他的人生格言。

  爱读书,爱思考问题,是张继升最大的特点,因此一直想做点学问。在济南社科院时,张继升决意要循着做学问的路子走下去,总想尽可能多地著书立说。

  八十年代初期,做学问的张继升对中国的诸多经济现象产生了深深的迷惘并苦苦思索,写出了诸如《价值规律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我国究竟应该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文章发表。

  “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当时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即使今天来看也并不过时。”张继升至今仍这么认为。

  但是,自己认为这些非常有见地的文章,在当时却或为人不屑一顾,或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结果是被束之高阁,甚至招来非议,这使张继升感到难过,甚至气愤。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于是,张继升违背了自己做学者的初衷,“下海”了。

  1985年,他以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的身份,接手了负债460万元的济南无线电三厂,他利用厂房和工人,联合在山东各地游说来的260万元的农民投资,以及来自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本,三方按照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三联,取工、农、科研三方联合体之意。这就是三联集团的前身。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