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十年营销风云大事           ★★★ 【字体:
十年营销风云大事

作者:谈伟峰、…     人气:24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人物一般与事件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国1994-2004这十年的前期,草莽时代的营销总是伴随着个体英雄,当时具有影响力的营销事件通常与风云人物密不可分;在十年的后期,中国营销开始逐步走向理性时代,个体英雄开始淡化,这时的营销事件往往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物。

  但是,一定程度的人物与事件的交叉是极为正常的,所以,笔者对于在“风云人物篇”中已经提到的事件尽量简化,并且对“风云大事”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希望使十年营销史的叙述更为简明倾向。

  从1994年走到如今,期间经历了不少坎坷与曲折。正如CMC中国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卢泰宏教授所言,“浏览中国营销大事记,许多事情恍如隔世,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垄断到竞争、从完全计划到市场调节、从封闭计划经济到开放加入WTO、从短缺到过剩、从限量购买到促销无处不在、从无从选择到消费时尚、从无广告到广告泛滥,…….”。

  “恍如隔世”的感觉并非一下子可以形成的,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当我们深入去研究这十年的营销史时,我们会发现,中国营销目前的成就是建立在无数事件的基础上的,中国营销人发动一次次营销试验和营销变革,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推动着中国营销不断向上爬行。

  而那些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风云大事”,其选择标准与“风云人物”基本相似,它至少符合以下一个标准或几个标准:

  ◆ 深深影响着中国营销业界的生态变化

  ◆ 对中国营销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引领着整个行业发展趋势

  ◆ 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笔者在下面试图通过一种全景式的扫描,对中国营销十年发生的大事作一个回顾,其中或者会有遗漏,也或者有偏颇,但无疑这是对中国营销一种最为生动的描绘、最为鲜活的解剖。

  1994年

  ◆ 1994年1月,天府可乐终于不敌洋可乐的凌厉攻势而“缴械投降”,与百事合资成立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中国饮料基本被两乐一统天下

  ◆ 1994年初,联合利华与上海牙膏厂合资并取得控股权,取得了上海牙膏厂“中华”和“美加净” 两个品牌的经营权,跨国品牌开始席卷中国

  ◆ 1994年,“鳖精事件”爆发,保健品行业遭受重创,导致了以后行业持续低迷;养生堂依靠“龟鳖丸”一跃而起,成为了当时的一抹亮色

  ◆ 1994年,红桃K的卟啉铁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该年度火炬计划项目,红桃K将保健品引向了细分时代

  ◆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业的门槛和竞争方式有了基本的界定框架

  ◆ 1994年5月,派力营销丛书推出,至今为中国企业和学术界奉献了100多本专业营销图书,推动着中国营销知识的传播和升级

  ◆ 1994年,哈慈推出了以磁疗保健概念为支撑的哈慈杯,并一举风靡全国

  ◆ 1994年,宝供物流创建,如今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物流企业,开创了第三方物流的新格局

  ◆ 1994年11月份,央视举行首届广告竞标会,最终山东孔府宴酒以3790万元一举夺魁,中国标王时代拉开了序幕

  ◆ 1994年底,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出资100万元,开发“五粮醇”,第二年就新增加利税100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王国春明确提出了五粮液要走“品牌总经销”的发展模式。王国春是白酒行业“买断品牌”的始作俑者,白酒业正式进入了毁誉参半的“买断品牌”时代

  ◆ 1994年底,奥妮皂角洗发浸膏的广告出笼,在广告中打出了“植物一派,重庆奥妮”的口号,将洗发水分为“化学”与“植物”两类

  1995年

  ◆ 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可的”食品便利店,新生零售业态开始在国内起步

  ◆ 1995年5月18日,中国保健品“营销大会战”战役开演,中国营销展示了激情而无序的特征

  ◆ 1995年7月,招行推出面向个人,集本外币、定活期储蓄存款集中管理和代理收付、转账划拨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金融开始注重产品创新

  ◆ 1995年,《广告法》实施,有原则但缺乏细节界定,各地执行的解释不一

  ◆ 1995年,山东秦池夺得央视标王,业务得到迅猛增长,开始了一个了“广告也疯狂”的时代

  ◆ 1995年,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首次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中国品牌时代拉开了大幕

  ◆ 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概念营销开始成为中国营销所运用

  1996年

  ◆ 1996年3月26日,彩电业由长虹举旗发动了第一场规模浩荡的价格战,基本将国外品牌赶出了中国市场

  ◆ 1996年,三株口服液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

  ◆ 1996年,王府井百货在外埠城市经营的第一家大型商场在广州落户,从而打响了王府井实施百货业连锁发展的第一炮,也开创了传统百货业自救的新途径

  ◆ 1996年6月1日,《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

  ◆ 1996年6月,第一家席殊书屋(北京车公庄店),席殊开国内民营书业连锁经营之先河,将特许经营引入书业

  ◆ 1996年7月,姜伟发表《总裁的20大失误》,掀起国内企业家的反思浪潮

  ◆ 1996年8月,格兰仕在微波炉行业的第一次降价使其市场占有率猛升到50%

  ◆ 1996年9月,哈慈集团控股的哈慈股份成为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当时极少数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之一

  ◆ 1996年,舒蕾的终端以拦截战术迅速雄起,终端制胜正式走向前台

  1997年

  ◆ 1997年,巨人大厦遭受逼债危机,受到巨人大厦的拖累,巨人集团名存实亡,在巨人危机之后,媒体开始反思自己的角色

  ◆ 1997年4月初,海信变频空调投产上市,掀起一场中国空调技术革命,也将概念营销的泡沫推上了高潮

  ◆ 1997年5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实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 1997年,奇强凭借促销和低价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成为了洗衣粉厂家销量第一的品牌,

  ◆ 1997年,广州4A成立,标志着广告业走向规范成熟

  ◆ 1997年,二夺标王后的秦池完成的销售额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是6.5亿元,1998年为3亿元,标王效应开始失效

  1998年

  ◆ 1998年3月31日,“常德事件”暴发,三株口服液一落千丈

  ◆ 1998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制,娃哈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开始了新一轮向国际品牌的挑战历程

  ◆ 1998年4月21日,国务院下达传销禁令,对于中国境内所有以传销方式进行销售的公司全部进行停业整顿,禁止传销。

  ◆ 1998年,雅芳全面转型,在全国建立了大量的店铺销售化妆品。

  ◆ 1998年6月,久居业内老二而不甘心的康佳彩电,在全国隆重推出特价机型销售活动,TCL彩电又再次迅速出击跟进,彩电业再次掀起价格竞争风潮

  ◆ 1998年8月8日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轿车——吉利豪情二厢轿车在临海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开始跃上舞台。

  ◆ 1998年10月12日开始的100天内,《学习的革命》一书发行到500万册,最终发行850万册。

  ◆ 1998年北京现代城开盘,持续热销,1999年销售额达十多亿;2000年1月8日起,SOHO现代城开始认购,创造了北京楼盘项目个案销售的奇迹,由此引发了地产界的“现代城现象”

  ◆ 1998年下半年,彩电业内老大—长虹欲垄断国内21~25英寸彩管70%的数量,这一“釜底抽薪”垄断上游资源的竞争策略让国内彩电企业四处抢占彩管资源,彩电行业出现了大量库存

  ◆ 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在1999年1月通过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列为国办发[1999]5号,俗称“五号文件”,文件引发了手机业的牌照之争

  1999年

  ◆ 1999年初,卷土重来的雕牌将价格降到29元/箱,从而跌破30元/箱的心理防线,雕牌洗衣粉一举走出低谷,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新一轮的“雕牌潮”

  ◆ 1999年3月10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推出,阿里巴巴(Alibaba.com)是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

  ◆ 1999年4月,太阳神推出“风景减肥胶囊”,试图东山再起;姜伟重出江湖,推出“伟哥开泰胶囊”

  ◆ 1999年4月19日,长虹率先将其21英寸、25英寸、29英寸降价50—1000元,从而掀开了国内第四次价格战序幕。

  ◆ 1999年5月18日,“8848”网站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电子商务C2C企业无可争议的旗舰。

  ◆ 1999年,腾讯QQ开始上市推广,中国最优秀的SP和即时通讯市场的霸主诞生

  ◆ 1999年7月,国美首次走出北京,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遭到当地十大商家的强烈抵制,反倒使国美的知名度极大提高,被业界惊叹为“国美现象”

  ◆ 1999年下半年,“小灵通”用户数即已达1.2万,小灵通拉开普及风暴的大幕

  ◆ 1999年,广本雅阁上市当年就生产销售了10008辆,证实了“滚动发展模式”的可实践性。

  ◆ 1999年,实达在实施麦肯锡的方案后销售业绩大滑坡,洋咨询开始走下神坛

  ◆ 1999年,安踏聘请孔令辉作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大大提升了知名度,晋江造牌运动也由此开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成了晋江的“鞋频道”

  ◆ 1999年11月,盛大网络成立,盛大网络以超过一亿五千万注册用户和三千万活跃用户一举成为了中国网络游戏之王

  ◆ 1999年底,脑白金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史玉柱的软文和广告轰炸初见成效

  2000年

  ◆ 2000年元月11日,“点子大王”何阳被押回银川刑事拘留,并以涉嫌诈骗罪移交检察机关依法审理,这意味着中国营销“点子时代”真正终结

  ◆ 2000年4月24日,养生堂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只出品天然水,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天然水与纯净水阵营在媒体上的“口水战”

  ◆ 2000年6月,格兰仕又重拳出击,将其最畅销的750瓦“五朵金花”系列微波炉价格下调40%,又一次发起了中国微波炉市场的价格大战

  ◆ 2000年6月9日,康佳、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等9家彩电老总齐聚鹏城深圳,宣告“中国彩电企业峰会”成立。

  ◆ 2000年6月16日,首届“金鼎奖”策划出台,33位中国营销精英分别成为金鼎奖7项大奖的得主,金鼎奖也被媒体普遍誉为中国营销界的“诺贝尔奖”

  ◆ 哈药集团策划的巩俐代言事件,引发明星代言人道德大讨论

  ◆ 2000年7月,中国营销传播网(www.emkt.com.cn)开通,网站成为传播国内、国际经典营销理念、最新营销动态的最大平台

  ◆ 2000年8月,青岛啤酒出资人民币15375万元正式收购嘉士伯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松江投资的嘉酿(上海)啤酒有限公司75%股权,青岛完成了由洋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到本土品牌反并购洋品牌的颠覆性跨越

  ◆ 2000年8月11日,康佳、乐华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降价20%,当日凌晨,“老大”长虹即宣布开闸放水,新千年以来彩电行业最大规模的价格战终于爆发

  ◆ 国家税务总局发出84号文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文件中规定,从明年起,企业每年用于广告的费用最多为销售额的2%,超过部分不能计入成本,可以向以后纳税年度分摊结转。

  ◆ 2000年9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引进的《富爸爸 穷爸爸》,该书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到目前为止,《富爸爸 穷爸爸》系列5种书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200万册

  ◆ 2000年9月14日,中国最领先的网络门户搜狐公司(SOHU.com, NASDAQ:SOHU)宣布,正式签署搜狐公司收购中国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com的最终协议

  ◆ 2000年11月2日,陆强华发表了《致创维销售系统全体员工公开信》,11月9日陆强华带领自己的100多号人马出走创维

  ◆ 2000年,中国家电业联手应诉欧盟反倾销,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国际规则

  2001年

  ◆ 2001年1月,夏新A8“会跳舞的手机”制造了手机业奇迹,外形制胜的时代

  ◆ 2001年1月,脑白金仅1月份单品销量就高达2个多亿元,创下了中国保健品行业单品单月的销售新纪录

  ◆ 2001年,史玉柱还债1亿重塑巨人,引发各种猜测。

  ◆ 2001年4月,安徽格力事件,格力珠海总部和安徽格力发生“内讧”,格力与地方经销商以股份合作建立地方营销公司的通路模式遭到质疑。

  ◆ 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001年,围绕北京申奥,企业纷纷启动奥运营销战略,其中以农夫山泉的“一分钱活动”最为成功

  ◆ 2001年7月,彭作义逝世,金志国临危授命,一改彭作义时代的大势并购扩张,将啤酒业引向了并购整合时代

  ◆ 2001年7月30日,TCL宣布“韩国顶级明星金喜善成为TCL的形象代表”,掀起了手机业美女代言的高潮,并将女性手机的细分市场引向纵深。

  ◆ 2001年,“补钙事件”和“核酸风波”让保健品行业再一次陷入信誉危机,行业再度下滑

  ◆ 2001年,“五一”星河湾的“惊艳”,7月南国奥林匹克花园的旺销,8月锦绣香江的震撼,10月华南新城的“倾城”,造成“广州楼事看华南”的状态

  ◆ 2001年10月,米卢身着唐装成为金六福酒的形象代言人,金六福开创了白酒行业体育营销大手笔

  ◆ 2001年10月,《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上榜,由此盘踞在榜时间长达22个月,并引爆了一场“奶酪”大战

  ◆ 2001年10月27日, 全国第一家大型平价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在长沙开张,平价药店开始正式冲击药业传统的通路模式

  ◆ 2001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准电信体制改革方案,中国电信宣布一分为二。

  ◆ 2001年12月,何伯权宣布他和杨杰强、王广、李宝磊、彭艳芬等5位创业者集体辞职,引发对国际资本的种种猜测

  ◆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


 

  2002年

  ◆ 2002年初,张海入主健力宝,凭借资本的力量,张海将中国饮料业的先驱者李经纬赶下神坛 

  ◆ 2002年1月11日,V70作为摩托罗拉2002年度首款新品闪亮登场,标志MOTO战略正式开始

  ◆ 2002年4月,“无抗奶”风波在乳业正式叫响,行内概念炒作的泡沫开始沸扬

  ◆ 2002年4月,宝洁推出的润妍全部停产退出市场,这是宝洁洗发水在国内的第一次受挫,打破了宝洁多品牌策略不可战胜的神话

  ◆ 2002年5月1日,广东碧桂园凤凰城创造了中国房地产的销售奇迹,五一黄金周期间实现销售额7.5-10亿。

  ◆ 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率先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门户网站,中国网络找到新的商业模式

  ◆ 2002年6月,第17届日韩世界杯举行,中国企业全方位投身体育营销

  ◆ 2002年7月1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实施后,引起了房地产界深层次的地震

  ◆ 2002年7月,惠氏、雅培、多美滋个别品种的奶粉近期接连出现质量问题,使得进口奶粉遭受信任危机,国产奶粉趁势进攻

  ◆ 2002年8月,中华轿车正式投放市场,这是我国第一辆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中高档轿车产品

  ◆ 2002年9月23日,北京大中、上海永乐、河南通利等九家区域家电零售企业宣告强强联手,成立股份制联合公司——上海中永通泰电器营销公司

  ◆ 2002年10月,TCL收购德国的施耐德公司

  ◆ 2002年11月,上海健特把“脑白金”商标以1.46亿元卖给上市公司健特生物

  ◆ 2002年11月8日,熊猫手机以1.0889亿的巨资得手标王,这是手机业产生的第一个标王

  ◆ 2002年12月20日,《英雄》全球公映,上映后创造2.5亿人民币的高票房记录

  ◆ 2002年,安利纽崔莱销量高达30亿元,占中国保健品总销售量的1/6,安利公司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当然老大

  2003年

  ◆ 2003年初,新天在全国范围内大掀“红酒普及风暴”,以低价为切入点改换了葡萄酒业全新的竞争格局

  ◆ 2003年2月,姚明代言百事可乐的“佳得乐”,再次挑起了两乐纷争,两乐的角逐从美国本土一直打到了中国

  ◆ 2003年3月5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针对15-25岁时尚年轻一族的移动客户品牌——“动感地带”,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开始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 2003年3月7日,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原属卫生部管理的保健品划归SFDA管理

  ◆ 2003年3月,受席卷全国的“SARS”影响,中国企业开始学习如何应对危机,危机营销成为一个新热点

  ◆ 2003年4月8日,长虹在全国掀起了“背投普及风暴”,TCL迅速跟进;而创维则于4月7日掀起了纯平降价普及风暴。彩电价格战全面在高端领域展开

  ◆ 2003年6月13日,上海炒货行业协会企业由于不堪忍受家乐福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场费”,协会所属的11家理事企业表示陆续停止向家乐福供货。这次事件引发了全国媒体开始“声讨”超市和大卖场收取“通路费”的问题

  ◆ 2003年7月11日,奥克斯亮出《空调技术白皮书》,大揭空调行业黑幕

  ◆ 2003年7月,奇瑞QQ上市,引发了与通用之间的“奇瑞QQ抄袭SPARK”热门话题

  ◆ 2003年8月7日,顺驰参与组建的融创集团获得天津奥林匹克中心的配套区开发权,成为天津房地产开发史上的超级纪录,由此而引发了轰动一时的“顺驰现象”

  ◆ 2003年8月,“皇马”中国行掀起了中国体育营销的狂潮

  ◆ 2003年10月16日,蒙牛的“神五广告”面世,蒙牛成功的借助航天事件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事件营销

  ◆ 2003年10月,宝洁9.9元飘柔上市,同时正式上演“射雕行动”,开始向低端市场下探

  ◆ 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协议,宣布全面合并重组双方的彩电业务

  ◆ 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分店,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探索性的第一步,国美电器最终将进入国际市场,逐步树立其国际商业品牌

  ◆ 2003年12月11日,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盖保罗在京宣布,欧莱雅集团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完成其收购中国品牌的首个案例

  ◆ 2003年12月,中域手机连锁店突破了1000家、签约待加盟的有2680多家,手机业的第三种分销模式异军突起

  ◆ 2003年,国产手机全面超越洋品牌,有机构预测,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已超过了50%

  ◆ 2003年,全兴“水井坊”的崛起,成为了白酒厂家成功突围高端白酒市场的先例

  ◆ 2003年,分众传媒在上海推出高级商业楼宇联播网,在商业楼宇的电梯口或电梯内安置LCD,播出各类新闻资讯,娱乐节目和广告,媒体投放开始转入分众传播时代

  ◆ 2003年,万达集团以全国首创的“订单地产”模式和沃尔玛、华纳等12家跨国连锁商业企业签定联合发展协议,在全国拓展万达的商业地产模式

  2004年

  ◆ 2004年初,“国食健字”取代“卫食健字”,保健品行业进一步走向规范

  ◆ 2004年3月15日,令人瞩目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发布,该规定将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 2004年3月,格力空调与国美关系再次交恶,格力空调将产品全线撤出成都国美的6大卖场,国美方面则声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将格力空调清除出国美卖场,生产商与流通大鳄的矛盾激化

  ◆ 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惊现奶粉业混局,奶粉行业的危机公关普遍缺位

  ◆ 2004年4月8日,朗讯贿赂事件,美国电信巨头朗讯主动发表声明称,朗讯(中国)的公司总裁戚道协等4名高管“存在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故将其撤职。

  ◆ 2004年5月,上海通用降价,车市走向“黑五月”,中档车市场价格削薄

  ◆ 2004年6月,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和“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来中国演讲,引发了国内企业界对国际化学习热潮

  ◆ 2004年 7月10日,《十面埋伏》于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盛大首映礼,7月16日全球公映再次创造高票房

  起跳前夜的中国营销

  十年间,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企业的营销理念、策略、手段、技巧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十年间,一大批中国营销人立足本土市场,吸纳百家之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为营销领域的领航人;十年间,一群中国企业发挥本土优势,在家电、手机等行业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创造出国外市场难以想象的奇迹。

  如果说2002年的营销主题是“营销转型”,2003年的主题词是“营销创新”,那么,无疑2004年的中国营销已经处于“起跳的前夜”,而对于这时的中国营销最重要的是“反思”。

  回顾中国营销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这十年中,早期中国营销的风云人物和风云事件集中在几个特定的行业,如保健品、家电,这符合整体中国营销进程。营销会在某些竞争特别激烈的行业迅速发展,这些行业的营销能力提升很快,然后向能力较低的行业进行扩散,通过这样的流程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但在这十年整体上升的趋势中,也存在着各种力量。在这些力量中存在许多的精华,基于中国本土优势的营销创新不断,这是以后中国营销的起跳的平台;同时,也存在许多非理性的糟粕,在一定条件下的短视的营销事件也屡见不鲜,这将会成为中国营销起跳的阻碍。而中国营销的困难之处在于,往往同一个企业、同一个企业家,他在不同时期的行为有时是精华,有时确是糟粕,这在笔者对于“营销风云人物”的选择和评述中可以看到。

  目前,中国营销对自己的过去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从而也影响着它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反思中国营销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梳理中国营销行业发生的点点滴滴,对于营销史中的风云人物、风云事件进行一个全面的判断,符合营销真正发展方向的应当继续发扬,违背营销真正发展的应当毫不犹豫的抛弃。而什么是营销的真正发展方向?笔者也无法明确的给出答案,菲利浦·科特勒说,“营销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顾客价值的艺术”,顾客价值这个词比较抽象,但消费者的感觉和消费者的真正追求应当是营销发展的真正方向之一。

  中国营销处于起跳的前夜,起跳前我们必须确认脚下的平台是否稳健踏实!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