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短路的电线电缆 | |||||
作者:刘涛 人气:28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因为这些共同愿景要在终端形成就必须经过沟通、传递、凝聚,而不是靠自然生成,也绝不是靠命令颁布之后就会生成的结果。在命令所形成的共同愿景下,你只会看到在你所谓共同愿景下的机械行为,但是却不会有共同愿景下应有的精神面貌,因为真正有力量的愿景是透过传递、沟通之后的产物,力量是发自于每个人的内心,因感同身受而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但是很可惜的是在大多数的企业当中,我们所看到的中、高阶领导,很多都具有命令的能力和命令的权威:「你应该要做…」、「你必须要这样…」、「你只要照着做…」,但是却很少有人有沟通的能力去诱导人心中真正的力量生成,这可能是与过去的职场环境有关,因为过去的职场变化并不大,而员工的自由意识也尚未抬头,因此命令可以行的通,但是时至今日是否还一样可行,就值得三思了! 很多大人会说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教了,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和我们过去所接触的不同,如果用我们的想法去做,当然也就达不到我们所要的效果了!过去我在深圳曾经面试到过一位来应徵营销部经理的年轻人,差不多二十八、九岁,我问他过去是否有激励过员工成功的经验?他说有,但是接下来的激励内容却让我大吃一惊!他说那一个案子对他来说印象深刻:「在他的下属里有一个基层销售人员,每一次到了月底,他手上的单总是就差那临门一脚,踢不进去!」我很好奇的问他:「那你是如何处理的呢?」他说:「我把他找来告诉他:如果明天单签不下来,后天我就直接炒掉你,你就不用再来上班了!」结果那一个人真的发挥潜能将单签了回来,这样的结果让他很开心! 这确实是一个人潜能激发的个案,但我讶异的是这一位仁兄竟然把这样的方式觉得是通用的法则,拿特例当成是常例、拿命令当沟通、拿威胁当激励,如果认知是如此,我相信愿景的传递也会是用如此的方式去进行,会不会真的有效果,令人怀疑?社会越自由命令就会越来越难运行,尤其在企业之中更是如此,因为每一个人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选择性越来越高,这也造成很多有能力的人在职场上会抱着一种心态去工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他们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是他们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引导。 如果我们把企业比喻成是发电厂,将员工比喻成是电冰箱、电视机、计算机等等家电设备,他们需要发电厂持续不断的供电才能够被启动,但是如果仅仅只有发电厂存在,而没有输送电力的电线电缆存在,结果依然无法输送电力到每一家、每一户去让这一些家电设备能够获得电力然后开始运行,因为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很多企业愿景会推动到最后却无疾而终的原因也是在此。因为企业虽然努力制造出了充满电力的愿景,但是问题是如何能有效的将这样的愿景顺利的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呢? 为了要将确保电力能够输送出去,因此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就一定要有「有效的」电线电缆的存在以方便企业将这一些电力输送出去,而扮演这一些电线电缆角色的人就是我们在企业中那一些中、高阶层的领导们,他们必须要肩负起这一个神圣的使命,目标要让愿景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心中,因此成功的沟通是工作也是责任、成功的传递愿景是工作也是责任,千万不要身为肩负传递愿景使命重任的人,结果事实上却是一条已经短路的电线电缆,而让发电厂空有电力而且还源源不绝的制造出电力,但是却无法输送出去,结果造成遗憾,岂不可惜! 演说的能力
每一次在我做公开课训练或是做企业内训时,我都很留意所有参与者,除了注意他们对课程的反应之外,尤其是对中、高阶的领导们,我会注意他们的表达能力如何。所以在中场休息时我常会利用时间主动与他们会话,除了从中多获得到一些社会信息和企业信息外,也希望多观察一下现代企业中一般中、高阶领导平均表达能力的水平,因为表达能力除了直接影响沟通的结果还会深深的影响到愿景的传递,如果常常说出来的话大多是属于无效的语言,那么所说出来的语言就只是尽责任而已,完全不负责效果的生成。 只是很可惜,在我细心的观察中只有少数的中、高阶领导是真正具有传递愿景以及沟通的能力和实力,而大多数的人都必须要再学习、再成长,因此我也常询问他们是否常常在这一方面去加强自己的实力,而我所获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比较少的,但是可喜可贺的是他们并不是不学习,只是他们将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花在学习管理或是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方面上,比较少花在进步自己的沟通甚至是学习一对众的演说上。 提到一对众的演说,曾经有人问我:「我又不做讲师或是培训师,为什么要学习一对众的演说呢?」其实一对众的演说不仅只是学习演说而已,它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和运用,它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逻辑的速度、可以训练自己语言的组织能力、可以训练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台风、可以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胆识和勇气、可以训练自己做有效率的愿景传递,而它也可以实际的用在会议上的主持或是发言及小组的讨论、甚至内部的教育训练、做公司简报或是大型销售会场上,怎么会没有用呢?当然如果你是抱着你不是培训师或讲师这样的错误认知,当然学习一对众演说和沟通自然就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了,但是如果你是抱着全面性的思考,那么这一门课就是你必修的学问了! 任何时候的发言都要讲求效果,所谓的无效语言就是没有达到沟通效果的话语,当语言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时,这就不叫做沟通而叫做「告知」。告知上司有这一件事、告知下属有这一件事,沟通和告知的差别是沟通可以传达出事情的重要性、必须性、可行性、关连性,而告知则否。很多人说话因为种种原因存在,所以并不会多去思考自己所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有效,甚至有一种心态是:「我已经说过了」,以为说过了之后责任就不在我似的,还是有另一种心态是:「我说过了,所以他应该会懂!」在语言的沟通上没有什么应该会懂,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或是不懂不是猜测的结果而是再三确认的结果!下属对于愿景的部分虽然已经经由了你的传递,但是到底懂还是不懂这两者之间的结果就会差别很大了,你说是不是? 落实愿景上的传递是企业运行中一份重要的工作,而如果想要在企业中把企业承上启下的角色扮演好,对很多中、高阶领导而言,学习如何发挥语言上的力量就是当务之急,不要再让无效的语言天天充斥在自己每一天的语言当中,结果造成自己对于分内的工作无法善尽职责,因为所谓的「承上启下」在愿景传递上来说:承上就是承接企业所创造出的共同愿景,启下则是启发下属发挥共同愿景的力量,要透过自己的力量将共同愿景从上而下毫无阻隔的一以贯穿。而且当力量开始发挥之后接下来还要做到随时提醒、要随时能够尽到督导之责,尤其要透过细心的观察,当力量出现停滞或是阻塞的时候随时打通关节,让共同愿景的力量能够源源不绝的出现! 不要恐惧演说
演说如果用大学教育来做比喻,它应该是中、高阶领导的必修课程而不是选修课程,在大学里必修课程如果没有修完,那么如果大学想毕业那就是连门儿都没有!一个职场上的工作者当位阶越高的时候就越需要拥有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你的时间是宝贵的,钱要花在刀口上,时间也一样要花在刀口上,你常常会因为公务繁忙而越来越少拥有一对一慢慢沟通的时间,所以大多数的沟通你必须要透过一对众的发表来完成,同时也要用一对众的方式来对所有员工传递愿景,一对众的好处是可以透过群体的气氛而达到相互感染的效果,而一对众的坏处是如果传达不当的话也会造成群体的气氛而相互感染的效果,因此不可不慎! 我常常会听到一个人因恐惧演说而出现类似像这样的语言:「我只要一站上台就会觉得全身不自在,大脑里一片空白!」、「我从来就不习惯面对这么多人说话!」、「我私底下沟通的很好,因为那是我的专长,所以我还是用我的方式就好!」、「我年纪大了,反应不灵光,那些事就交给年轻人去做就好了!」其实对于这一些语言真实的背后,自己心中非常的清楚,统统都是逃避学习的语言,因为在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面对群众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还是面对自己,对吧!你也不妨回头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已经掉入收入的舒适空间,还是自己已经掉入了学习的舒适空间呢?不过,还是那一句老话,会阻碍成功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愿意自我沟通,将自己的心结打开,只要你一旦沟通自己成功,你才不会管下面坐的是什么人、坐的是多少人,你只会尽情的去挥洒你自己! 而且我们并不是要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出色的演说家,我们只是要求自己必须要透过学习,让自己在演说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以上,然后用这样的能力来帮助我们在企业工作上的推展,这并不是一个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梦想或是严苛的标准,这只是我们基本上应该要做好的工作而已,逃避无法解决自己能力上的缺陷,即使躲的了今天也躲不了明天,因为你仍然必须要面对这样的场合出现,逃都逃不掉。当然你在台上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员工对你的信心、对于企业愿景的认同和信任,不要忘记,不仅是你在考核员工,员工也常常会在心里面对你打分数,就跟你会对上司打分数一样! 有一些话我们常常对着别人说,如果将这一些话拿来对着自己说也会一样的受用,当一线人员面对销售时,他必须要挑战自己面对拒绝时的恐惧感,虽然这是一线人员本来就应该要面对的事,但是我们还是会告诉他们,激励他们:「不要害怕,要勇于挑战!」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语言来激励自己:「不要害怕,要勇于挑战!」挑战自己所恐惧的一对众沟通、挑战站在台上、挑战演说。当一线人员突破自己时,他可以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领域,对我们来说也是相同的,当我们突破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自己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领域,然后一步一步的更接近成功,那种感受是很过瘾的!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