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5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团访问美国,与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中美第15届商贸联委会。对于首次提高级别的中美高层之间的贸易磋商,包括中美在内的世人都给予了关注和期待。 搜狐财经第一时间专访了搜狐网首席经济顾问郎咸平教授,在肯定了中方此行的积极一面后,郎咸平建议,除了继续保持与美国政府的接触外,中方还应该与通过出访等形式加强与美国议会参议员的接触,力争在对美贸易中寻求他们的支持,并通过这一团体中的大多数人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中国还应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建厂,并通过外汇平衡等措施缓和目前有些国家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敌意。 不应忽略参议员 根据去年底温家宝总理对美国访问期间与布什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将联委会由部级升格为副总理级,中方主席是吴仪,美方主席则由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担任。值得关注的是,随吴仪出访还包括首次以商务部长身份赴美的薄熙来、央行行长周小川及外交部、发改委、交通部等各部门高官。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此次访美之行非常重视,这种积极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郎咸平分析此次中美贸易磋商的背景,“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中美贸易形势的严峻,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不断扩展和升级,设限产品从以往的木制床架、胸罩、服装如今又扩展到彩电,加之11月份美国大选的临近,美国借经贸问题对中国指责是很正常的,如何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的继续升级和加剧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了解美国政府的‘底牌’和美国人的真正意图是吴仪此行的目的。” 有消息称,中国家电反倾销案也是本次会谈的内容之一,对于不久前的终裁结果,有中国企业表示要继续上诉,对此,郎咸平认为,中国企业可以上诉,但上诉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4月21日,为期一天的第1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华盛顿结束。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称,双方在会谈中涉及到保护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和高科技产品的政策三方面问题,他希望中国继续履行向美国开放市场的承诺。中美双方此次签署的八项协议涉及海运、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最终用户访问、食品药品和消费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中小企业合作和展览等。 郎咸平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增加,正是中美商务关系日趋紧密的象征。在与美方的交涉中,中国应该通过在高科技开发、农业问题等其他方面的适当让步,淡化反倾销形成的冲击,使中美经贸关系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郎咸平指出,在与美国政府的接触中,中国忽略了与参议院参议员这些代表民意的团体的接触。“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寻求这些人的支持来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加强与这部分团体进行互惠和联系,比如在农业问题做出适当的让步,因为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美国各州中农业州在70%以上,不少参议员来自农业州,满足他们有限度的要求是完全可以在中美贸易签谈中取得更大的主动。” 两个办法解决反倾销困境 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3年下半年,共有14个世贸组织成员对30个国家和独立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展开了115项反倾销调查,其中发达成员采取的调查占46项。其中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是中国(30项);在实施反倾销措施排名中中国(21项)列第二位;中国的出口产品中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有22项。 “这些数字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崛起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安,造成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困境,造成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施加反倾销措施多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低成本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这些国家相关产业较高的失业率。”郎咸平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建厂,通过这一形式提供给一些国家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目前这方面的政策限制较多,因此首先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应改变目前累积外汇的做法,企业还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产品,寻求外汇的平衡。” 对于刚刚宣布的中国将采用更严格的反盗版政策,郎咸平评价:“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进行打击盗版的工作,盗版往往成为美国等指责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借口,所以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应和中美贸易摩擦结合起来,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予以解决。” 作者:郎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