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前沿 >> 前沿快报 >> 正文
政策变动之下引发内外零售业对碰迷局           ★★★ 【字体:
政策变动之下引发内外零售业对碰迷局

作者:佚名     人气:36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张新生、黄光裕、张文中、张继升……当这1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业的掌舵人齐聚中南海的时候,毫无疑问,这让中国所有新兴的零售业者再一次站在了躁动的边缘。
    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主持召开了“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除了张新生们之外,还有国务院十几个部委和四个省、市的负责人。
    而就在差不多10天前,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已经上报国务院,而意见征求稿中的焦点———对违规企业分级管理的条文在这一稿中已经取消。这意味着像家乐福这样曾经多次违规的企业在接下来的扩张中将不会受到政策的限制。
    政策变动之下,一场内外资零售业间的博弈看来将不可避免。
    政策变局
    2月17日,家乐福刚刚在新疆开了第42家分店,这是继2003年8月6日家乐福杭州店开张之后的第一家。而在当年的年底,家乐福刚刚完成了所有违规门店的整改。
    而根据之前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分类管理的设想,家乐福属于有“不良记录”而很难继续扩张的外资零售业。
    《暂行办法》是商务部根据1999年颁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起草的。有关报道称,其中的三类管理的内容包括:在中国投资商业领域过程中没有违规行为的外商投资者列入A级管理;在中国投资商业领域过程中虽曾有违规行为,但其违规行为已经全部经国家有关部门予以规范的外国投资者,列入B级管理;目前在商业领域仍有违规行为未予规范的外国投资者,列入C级管理。外国投资者的分级名单由商务部直接制定并予以公布。
    列入B级管理的外国投资者,其违规行为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规范后1年内,不得申请投资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包括不能申请开设新的店铺;列入C级管理的外国投资者将丧失一系列投资资格,包括不得申请投资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不能申请开设新的店铺等。
    家乐福新店的开张被视作是对外资零售业政策性限制的消弭。这一背景下,国内零售业如何同国外的同行们竞争成了令人关注的问题。
    不久前,每个地级城市的商业主管部门都接到了来自商务部、建设部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制订完成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这是自2001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对商业网点规划的又一次下文,而对象也从大中城市变成了文中所提到的地级城市。新的通知要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规划的范围包括大型零售商店、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这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工作做得很薄弱”,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说。
    但事实上,政府规划来促进合理布局仅仅是其中的意义之一,通过新一轮的政策文件来给予国内的零售业企业更多的空间的含义跃然纸上。“其实国家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商务部召开了好多次会议,在这些会议上,提出了给予50家企业实质性扶持的想法。”一位与会人士表示。
    在20日的会上,吴仪表示,要构建中国的大流通体系,必须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我们国家自己的“商业航母”。

    收购传闻
    不过,给国内大型零售业更多的空间,仍然不能回避这样的假设:不少国内零售业的经营者有意于外资,“做大好嫁人”。
    2003年12月5日,津劝业(600821.SH)迎来了其久违的涨停。不过涨停背后却是从机构中传出的这样一个消息:家乐福将收购津劝业大股东劝华集团的股份。劝华集团持有津劝业33.1%的股份。
    事实上,这则消息在市场层面小规模的流传已经有一段时间,不过对于并购的传闻,涉及双方并没有正面的消息。
    市场上的传闻涉及的远不止家乐福一个,沃尔玛也丝毫不能“幸免”。“南京新百(600682.SH)近日来大涨,据说是沃尔玛参与了收购。”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凌俊透露。
    近期南京新百的股价一直在8.20元之上,最高攀升至8.50元,而据报道,其间欲竞逐南京新百国有股退出的国内企业中也包括德隆。德隆对商业零售业也觊觎已久,2003年上半年,德隆旗下的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就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用于收购当地供销系统中的佼佼者。
    不过,消息的真假依旧难辨,就像所有股市中的游戏一样——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摊牌。
    合作还是抗衡?
    外资何时开始并购?我们的企业是会和外资合作还是继续抗衡?在距离2004年12月零售业全面开放的底线越来越近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再度被提起。而对于国内的零售业来说,外资的资金、管理仍然非常诱人。
    “直接收购不仅能接收现有的网点,而且还能接收原有的供货关系、渠道等资源。”上海财经大学现代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在一次采访中对记者分析说。现在,并购的好处则显然可以在各种法律面前塑造一个“合法公民”的良好形象。
    “但外资并购的难题或许在于:被并购国内企业员工的工龄问题;收购完成后外资能否自由用工;还包括收购之后双方的合作问题———外资肯定希望扩张而非守成,而被收购的企业往往可能在资金方面失去收购前的扶持。“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心希分析。
    “零售业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教授在不久前举行的“2004年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国内零售企业可能得到国家在资金、选址包括税收方面的诸多优惠”,陈心希同样听到了关于扶持50家企业的风声。而这些企业是否能够和外资抗衡?
    “按照零售业巨头在国外的发展模式,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还是以自己发展为主。因此,外资很可能先发展,再等待合适的时机选择并购。”一位从事零售业投资的人士分析。
    而相当多的人更相信这样的逻辑,当外资拿出大把的钞票,有多少现在零售业的企业家们能够抗拒?!一旦这样的事情真正出现,我们的企业会选择那种———套现还是硬扛?答案似乎并不明确。

来源:中国经营报 俞技峰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