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江苏nj的BP润滑油代理商发生了两起骗货事件,一个被骗货金额是1200元,一个是2000元,虽然金额不大,但也暴露了代理商和BP公司的许多问题:代理商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BP公司培训不到位,未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 现在笔者把部分心得和体验公布出来,给大家,尤其是同行参考以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需引用,请邮告笔者。 一、代理商和用户的结算方式类型 ①、现款结算: 现款现货是每家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完全做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结算方式一般适合的是新客户、路途遥远或风险性比较大的客户。 在润滑油行业,一般是这样的客户要执行现款: 中小汽车修理店(店面1~2间,面积不超过50平方的) 汽配店(不管规模大小如何,一般均应执行现款) 小型修理厂(维修人员在5~8人左右,日维修车辆低于5辆且去固定单位客户的) 小型车队(车辆在10~20辆之间,月用油量在10件左右或的) 摩配店(所有的摩配店,不管其规模大小) ②批结结算: 批结:结款周期不超过一个月,每批送货量不超过正常月用油量的客户。 这种结算方式主要适合于用量大,生意比较红火的快修店面。 在油品界,主要是以下客户: 中型修理厂(维修人员在8人以上,日维修车辆高于5辆,月用油在20件左右的) 快修中心(店面在3间左右,面积超过50平方,举升机2台以上的) 中型车队(车辆规模在20~50辆之间,月用量在30件以上的) 摩托油品批发商(每月进货量在100件左右,信誉比较好的) ③月结结算: 结款周期为一个月,每次送货量不超过月用量的客户。 该结算方式适合于营业时间久,信誉良好的老客户。 主要客户有: 大型修理厂(维修人员15人以上,日维修车辆高于15辆,月用油在50件以上的,开业时间2年以上的) 大型换油中心(店面在5间以上,面积100平方以上,月用油量50箱以上,举升机3台以上的) 大型车队(车辆规模在50辆以上,月用油量在50件以上、营业3年以上的) 客运、旅游公司(国营或股份制企业,车辆在30辆以上的) 工矿企业 二、销售人员应该如何把控风险 ①、勤跑:对批结和月结用户要做到每周电话或上门拜访一次,随时了解客户情况。 ②、勤问:通过行业朋友、客户的同行等途径了解该客户动向。 ③、合同:对批结、月结客户必须签订合同,从法律方面威慑客户。 ④、研究:对客户的进货规律、生意好坏要做到心中有数。 ⑤、交流:和客户加深友情,有共同的话题。 ⑥、平和:不要为业绩而给客户压货赛货,不给客户把柄。 ⑦、档案:客户的送货、结算往来等资料必须签字或盖章,并根据重要性给予保留不同期限。 ⑧、细心:对客户流露的蛛丝马迹给于关注,提高警惕性。 三、风险责任的分摊比例和责任认定 ●分摊比例 ①、已签订合同的客户产生的风险,责任人和公司分担比例为6:4。 ②、未签订合同的客户,其所有的风险由责任人承担。 ●责任认定 对超期三个月,或客户突然搬迁造成联系中断,估计无法收回的货款,视为坏帐。 对已经赔负的货款,公司并不放弃对责任人和客户索赔的权力。 该赔偿款项由工资内扣除。如在后期收回该笔货款的,责任人的赔负将给予返还。 有联手欺诈行为的,公司将提请司法介入。 ●责任人员的认定: ①、月结客户,责任人为销售人员。特殊情况下由经理同意直接发货的,责任人为经理。 ②、批结用户,送货时未收到上批货款而放货的,有销售人员陪同的,责任人为销售人员。没有销售人员同行的,责任人为送货人或送货司机。经批准发应急货的,其责任人为销售人员和签字人。未经销售人员或经理同意而放货的,经办人为责任人。 ③、现款客户,送货时有销售人员陪同的,责任人为销售人员;没有销售人员随同的,责任人为送货人或送货司机。经批准发应急货的,责任人为销售人员和签字人。未经销售人员或经理同意而放货的,经办人为责任人。 ●风险责任的分摊: 责任人为一个的,按相应比例分摊损失。 责任人为两个及以上的,损失平均分摊。 四、危险客户的预兆 坏帐损失或客户骗货其实都会有蛛丝马迹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①、业务谈判出奇的顺利。 洽谈的过程出奇的顺利,对方爽快的答应己方的要求,对付款方式没有过多的异议。前期付款十分的主动。 ②、订货量突然增加。 客户本来用量比较少,却突然提出一个大的订单。比如原来一个月用5、6件而已,这次突然订货几十件。 ③、客户生意清淡。 客户的生意比较的冷清,员工没有事情可做。部分有离职的打算。 ④、客户生活不检点。 客户在私生活方面比较杂乱,和闲杂人员交往过蜜甚至有的“包二奶”。 ⑤、结算时间不断推移。 谈妥的货款结算时间,客户总以各种理由拖延。 ⑥、零时改变结算方式。 谈妥的结算方式,当货物送达时客户提出“月结”或“批结”的结算方式;有的说临时没有钱,请求宽限。 ⑦、行业口碑恶化。 客户在其行业的口碑不断的下降,许多老主顾不再“回头”。 ⑧、主动提出进货。 没有联系过的或竞争对手的客户,突然大批订购公司产品。 ⑨、订购高档产品。 本来用普通产品的客户,近期却突然订购大量的高档产品,并提出许多过分要求。 ⑩、老板经常不在店中。 经常碰不到客户的老板,员工也不知道其去向。 11、财务人员变动。 客户的经营是否恶化,财务人员最清楚,如果财务人员非正常离职,预示该客户有问题。 12、客户的员工纷纷跳离。 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大批员工离职,另谋高就。 13、客户有不良的嗜好。 对嗜赌、好酒、经常出入灯红酒绿场所的客户,必须提高警惕。 14、客户没有了经营的信心。 客户对自己的公司已经感到厌倦,没有了激情。 五、合同的要件 ①、营业执照:判断客户经营是否合法,有效期是多久、企业性质、法人。 ②、税务登记证:客户是否合法纳税,纳税人是谁。 ③、身份证:客户的身份证明。 ④、接洽部门或人员的指定:谁的签收或签名有效,往来对接归属何部门。 六、法律方面探讨 ①、合同必须严密、简单、规范。 ②、和内部员工必须有规范的合同。 ③、及时追究客户的法律责任,杀一儆百。 中国营销传播网,
作者: 张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