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市场有“中国特色”,世界众多知名公司由于不了解“中国功夫”而失意不已。近来在亚洲享有“君子企业”的著名食用油生产企业“嘉里粮油”再次在国内遭“黑手”劫杀。 我们把目光放到几年前,2000年4月24日“长期饮用纯净水无益健康”使农夫山泉处于风口浪尖,众多企业一时口水四起,关于“行业道德”和“行业自律”的话题就从来没有停息过。实际上,在快速消费品、食品市场,最终决定产品生命力的当然不是广告(秦池也属于这样的例子),还是在于消费者最终的认可和需求,其实农夫山泉同样也生产纯净水,但是矿泉水、矿物质水的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确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看农夫,的确起到了行业标准倡导者的作用,当年69家企业围剿“农夫”也逐渐风平浪静,显示出各企业的大家风度。 回到金龙鱼事件,如果说嘉里粮油的软文《您的炒菜油是否健康》是一个引子的话,那这个引子引起的行业暴动也的确匪夷所思。全国各大媒体的集体倒戈正说明了企业的“中国特色”——更表明一个深刻的问题,企业的幕后操纵加媒体的颠倒是非(或避轻就重)和政府的监管无力!简单一句话:市场不规范说了十几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企业,而在于企业加媒体! 应该说几年来国内的媒体监督使老百姓受益非浅,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焦点访谈”,媒体逐步使我们了解真相走进真实,极大维护了普通人的利益。可是另一方面,很多不负责任的媒体成为个别企业的工具,不负责任的记者惟利是图,歪曲真理欺瞒百姓,成为行业混乱的罪魁祸首。 还记得2003年3月份,在各大媒体广泛流传的“长虹受骗事件”,简直就是亲眼所见的事实,而后来情况如何就不用多说了,但是始作俑者(最初操纵媒体的企业)至今也没有浮出水面;还有年初格兰仕的“变脸事件”,幕后企业的噱头愚蠢到幼稚可笑的地步,但是对格兰仕的暂时性伤害谁可以估算?而此次事件,在协会声明之后终于有企业自己站出来说话了,而且承认是自己企业操纵,也许正是看到了君子企业“嘉里”的软肋。 那应该如何做到市场的有效规范和监督呢? 一、 首先应该鼓励企业的正面竞争,而不要回避这个问题。以美国为例,麦当劳和肯德基、可口可乐和百事,因为可以正面竞争,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竞争广告和事件,加速了市场发展,同时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二、 针对企业间的你死我活局面,成立专业有效的监督部门,对恶意制作风波的企业处以“极刑”。建议监督部门由不同职能部门组成,彼此之间也互相监督。 三、 对于关系企业名誉和生死的 “大事件”,政府部门必须出面解决。大原则是有利于社会,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而绝对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和简单的对待。
写到这里,不由再次想起营销奇人史玉柱的“企业的十三种死法”,今天市场繁荣的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齐渊博,企业顾问专家,专业提供企业培训和产品上市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