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营销管理 >> 正文 |
|
|||||
职业销售人员的“七道难题”[下] | |||||
作者:佚名 人气:22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经常听到下边的销售人员在抱怨:“为什么我们公司提供的产品,客户怎么总是不那么欢迎呢?相反,往往客户需要的产品,我们不是没有?就是上市比对手慢?要么就是有了也经常断货?” 也经常有客户反映说,“为什么您们公司总是生产很多没用的产品型号?一个大类产品,就有近三十个型号,但真正畅销的也就是那么那么十来个型号,您们公司为什么不把那些不好销的型号砍掉呢?这样,既减少了您们的库存,也减少了我们的出样成本,同时,也减少了顾客挑选的麻烦!而您们却要求出样至少在十五个型号以上!有些型号一个月也走不了一两台?” 其实,这反映的“客户卖什么”与“我们提供什么”的矛盾问题,在营销学上的表现就是产品组合和品类管理的问题。 从营销的本质来讲,营销就是卖滞销货,就是在产品不好卖的时候也能把产品卖支出去。作为销售人员来说,就是扭转“客户卖什么”由客户自己来决定的观念和思路,使客户从“客户卖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向“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转变。 但这又谈何容易! “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来源于我们对消费者和客户的深入分析和心理洞察,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研究和品牌传播,没有强有力的渠道建设和终端推广,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对销售人员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我们让客户认识到品类管理和产品组合的重要性,帮助他做生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渠道建设和终端的产品推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一方面减少了库存,另一方面避免了缺货,第三,还帮客户做了生意。
先市场还是先销售?先销售还是先市场?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然而却是每一个销售人员不得不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没有市场,就没有销售;同样,没有了销售,也就没有了市场。 而对于一个销售人员来说,又如何来平衡销售与市场的关系呢? 作为一名职业销售人员,尤其是一线销售人员,需要的是长期的职业生涯考虑和规划,更侧重于长期业绩的考虑和市场的稳健持续增长。而且从客观事实和规律来看,一个市场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就能搞起来的,它需要的长期的市场基础建设、网络建设工作等,哪怕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市场搞起来,但这种拔苗助长性的市场或做法或招数又能维持多长时间,这是每个销售人员心里最没底的,也最清楚的。因为这种招拔苗助长的套数是以牺牲市场的基础建设和透支客户的增长和市场增长换来的回光返照罢了。 而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总部的销售职能管理部门,需要的短期的业绩考虑和规划,更加侧重于快速持续的短期业绩增长。但是从客观事实来看和规律来看,一个市场是不可能长期快速持续增长的的,就像是高速公路上汽车和正在飞奔的野马一样,弄不好,就是人仰车(马)翻。哪怕是有这样的市场,那也是虚假的繁荣或者寅吃卯粮。 所以,职业销售人员经常就碰到这样的“两难”:如果一开始就把市场搞得风生水起,马上就可获得总部的嘉奖,但这种风生水起能持续多长时间,就是很难说了。于是,众多的销售人员,要么就继续拼命把市场搞得更加风生水起(这种做法,要么就是严重透支以后的市场,要么就是政策堆起来的结果),以期获得总部的提升或调动,如果提升就面临更大的“两难”,如果调动就可以换一个地方再故伎重演;要么就是尽可能让市场的风生水起多持续一段时间,实在不行了,就在市场不行之前另谋高就。
第一种结果,虚假的繁荣终究是纸包不住火,且永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以企业的泡沫而自毁前程;第二种结果,打一枪换一炮,让自己永远处于磨合和熟悉期,职业生涯无法积累和沉淀,最终的结果是以自己的泡沫而自毁前程。 什么是销售? 销售的本质就是最大化地销售我们的产品,并使这一过程可持续性地发展。 所以,我们在处理销售与市场的先后关系时,可以这么说,销售是市场自然的结果。 作为任何一个职业销售人员,需要销售业绩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业绩不能建立在虚假繁荣上,不能建在海市蜃楼上,也不能建立在昙花一现上,更不能建立在回光返照上,我们需要的是把销售业绩建立在牢固的市场基础上,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上,建立在稳健增长上。
重过程还是重管理? 这直接体现在销售管理上,就是过程管理重要还是结果管理重要? 针对前段时间“非典”的影响有些业务人员借故偷懒和有些业务人员自侍业绩好自由散漫的现象,于是,分公司出台一些更加严格的销售过程管理的规定。有不少员工觉得不能理解。于是就跑到我这儿,以求获得理解。 我记得当时,给他们说,“过程是态度问题,结果是业绩问题;好过程一定有结果,但好结果不一定都是好过程。如果你觉得你有好过程但没有好结果,那一定是你的过程还不够好;如果你觉得曾经不好的过程也产生了好结果,但你能否把那个好结果再演绎一次呢?如果不能,那就说明你的结果是偶然为之,不具有必然性。因此,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 而对于企业来说,过程和结果都是相对的。什么时候重过程?什么时候重结果?什么事情重过程?什么事情重结果?这都是强弱原则之分的。 如果事情的关键考量指标是过程重于结果,我们就重在过程;反之,亦然;如果事情的关键考量指标既有过程,也有结果方面,那就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这还有一个企业的关注风格和考量倾向问题。如果企业的关注风格是考量过程,那我们就重在过程;如果企业的关注风格是考量结果,那我们就重在结果;如果企业的关注风格是既考量过程又考理结果,那我们就既得重过程也得重结果。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