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销售管理 >> 销售策划 >> 正文
终端,多一点激情           ★★★ 【字体:
终端,多一点激情

作者:唐雄飞/钟…     人气:23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现今营销界在历经了一阵“终端营销”的狂飙突进之后,似乎冷静了许多。痛定思痛,不少人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追溯,他们发现,一轮轮疯狂的“抢地盘”式的终端逼抢,早已将“终端营销”的原创精髓冲击得凌乱不堪。

  营销是一场空地合一的多兵种系统演练,但如今为终端而终端的盲命拼杀,已完全扭曲了企业经营终端的本意。业内知名营销实战人刘永炬曾说过,“决胜终端”是企业强化销售忽视推广行为的苦果。我们秉言反思,才发觉言之无错。终端一直被我们错认为了制造销售的“临门一脚”,当我们拼命抽脚劲射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在禁区里的每一个精彩的射门,都会成为整场球赛值得回忆的一幕,那一幕,并不仅仅只是破门。

  既然球迷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破门只是体验极限的一次简单冲刺,那么“终端营销”呢?如果终端仅仅只是制造销售的工具,那么促成消费者购买的真正体验,将会是一片空白,因为在终端,消费者感受不到丝毫的品牌体验的刺激。  

  激发更美好的购买冲动

  奥美行动营销(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郭伟琼女士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冲动,或者说是一种理智的冲动。他在拿起你的产品的一刹那,更多的是受制于冲动的驱使,不管他事前做过多少理智的准备。同样我们所强调的品牌体验,只是为了在销售现场激发消费者更美好的购买冲动。

  我们所面对的消费者是一个不断成熟的群体,为了适应他们因成熟而导致的心智模式的演变,我们的营销工具也应该相应的进行适势调整。比如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打打广告,做做“标王”,消费者就能被我们撩拨的欲罢不能。后来,大众广告的效应开始萎缩,我们便将大众媒体传播引向分众,分众传播让我们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美好时光,但今天,消费者又开始厌倦了。

  他们开始索要本能的“自主权”。我们原有的传播,总是在不厌其烦的向消费者兜售“你需要”,即使是当红一时的分众传媒,也只是立足于一种对消费者的“抢逼合围”,但消费者觉醒的趋势不可逆转。“自主权”意识的萌生让消费者觉得应该采用自我的诉求模式——“我需要,我购买”。

  于是,我们现有的因循守旧的销售终端与日益觉醒的消费者相比,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消费者在终端很难激发源自内心的冲动,因为我们的终端,丝毫没有创意的体验,他们感觉不到品牌给他们带来的快感,恰恰相反,我们在终端采用的营销方式,让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一次次的感受到被亵渎的伤害。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内的一些品牌产品,在大众传媒的广告上,处心积虑的打一些高格调的、注重生活品位的女性的主意,但是当这些乘兴而来的女性,到了销售现场去淘金时,却发现晦暗的灯光下全部是跳楼降价的牌子,这与她们注重高质量的生活体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你说能不让她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或欺骗感吗?  

  体验品牌的核心价值

  据郭伟琼女士介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或者香港,LEVE`S就把他的形象店装修成女孩子卧室的感觉。他们把一个在百货公司里的店中店,布置成女孩子的卧室,甚至把衣柜的样子也模仿出来,目的就是希望女孩子在逛街走到这家店时有非常舒适和亲切的感觉。女孩子大多有这样的体验,试十件衣服能不买一件吗?可能性非常的小。所以做这个店的目的,就是希望走到这里就是放松心情,在里面尽量的乱换衣服,最后走的时候最好带走一件衣服。

  还有奥美给泰国运动机能性饮料红牛做的一个创意。奥美在曼谷找了一个地方,辟成了一个极限运动公园,在这个公园里他们让年轻人随时可以过来,在里面玩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比如说玩跳舞或者是骑单车、投篮、滑板,吸引年轻人没有事情做时,就来这个公园尽量的消耗他们的体力,因为他们只要消耗体力就需要红牛

  其实,不管是LEVE`S还是红牛,他们在终端挖空心思制造体验的源发,就是为了更真实的还原他们品牌的USP(独特销售主张),或者还原他们的产品被消费时的场景,让消费者在跟他们品牌的参与和互动中,能够对他们的品牌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刻体验。这种体验不是外界附加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一点一滴的感受到的,相比于品牌方自己的诉求,毫无疑问,消费者更相信自己。

  比如LEVE`S,它所主张的就是带给你“舒适自在”的感觉,于是它在终端制造了一个微型“闺房”,让女人在自由选择中体验到那份难得的“舒适自在”的洒脱;而红牛呢,它诉求的是“渴了,累了,喝红牛”,很自然,它就制造出一个极限运动的场景,在你渴了累了后,拿起一罐红牛一仰而尽,那种活灵活现的疲累之后的超脱刹那间溢射得淋漓尽致。

  成功如斯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倡导“美好情趣”的白领人群“第三空间”——星巴克,有着“美好音乐享受”的索尼CD吧,以及有着巴黎左岸之“浪漫”的左岸咖啡馆,一应于此。他们品牌体验的表现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惯用的“卖场陈列+POP+导购促销”的简单伎俩,他们会综合使用很多种立体的传播工具,比如有针对性的媒体造势,比如现场与品牌内涵高度一致的创意活动,或者终端人员的每一个行为细节等,不一而足。   

  有选择的随消费者流动

  郭伟琼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

  台湾的酷儿曾做过这样一些活动,如果我是那个学校的学生,一定天天都爱上学,因为酷儿就在学校门口等我,而且保护我过马路,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情。如果酷儿只是在电视里蹦蹦跳跳,或者做成小礼品,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酷儿不仅仅是在学校门口,他们还到公园里和学校里,跟小朋友做很多互动的游戏,包括现场比赛等。想一想,对于小朋友来说,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

  有很多的产品或者品牌推广,它们的终端并不是十分的确定,不象彩电冰箱,可以按部就班的运到柜台销售,它们面对的消费群体,就是一个流动的群体,它们中的一些也有终端,但终端所承担的销售,只是营销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推广,是跟着消费者在跑。然而,消费者是一个个分散的个体,他们的流动是不规则的,在追逐消费者的过程中,营销者很容易陷入自我迷失。

  因此,对于流动人群的行销,我们应注意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是针对时间、地点、产品、人群、方式等营销五要素进行一系列的排列组合。通过择定有效人群高度聚集的场合,在特定的时间,由一些具有强力传播感染的“病毒”人群,在精心设计的一些能够引发冲动和激发体验的方式或参与性活动中,来自发高效的进行品牌体验的传播。

  比如奥美刚完成的一个项目“光舞MOTO1380品牌推广”。

  在这一款手机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奥美就做了这样一个神秘有趣的促销活动。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选择了二百多名象屏幕上那样的美女,拿着手机专门到各个PUB、迪厅里,佯做一般的年轻小孩进去玩,该点咖啡或者该点饮料就点,该跳舞就跳舞,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手机最好的地方尽量在现场秀出来,可能两个人一组三个人一组,占一张桌子,每个人都是比较张扬的,在现场不停的让手机闪一会亮一会,这个手机在响的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光,会有各种很炫很酷的音乐,对于喜欢炫和酷的年轻人,在他们聚集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手机,肯定也会很想拥有。

  但是这个项目,并不是在现场就要吸引他们购买,而是让这些爱耍酷的年轻人,心里想到底什么地方可以买到可以看到这一款手机。所以在1380上市前的一个月,奥美在各大迪厅里布置了这个工作,他们选的模特大部分是大学生,他们穿上自己的衣服,把手机的操作办法和相关的知识告诉他们,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年轻人,让他们自己去把手机最具特色的地方表现出来。他们在现场表演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现在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男士,绝对不是他们请的模特,他们请到的都是女孩子,但是在现场吸引了很多男士的注目。很多人向她们借手机来看和玩,这些模特也非常的大胆,她们就真的上场。现在很多迪厅里都有迪斯科的比赛,在飙舞的同时把手机拿出来,表现出手机最炫的一面。

  郭伟琼分析说,象光舞MOTO1380这样的终端营销,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这样的城市等着你,很多产品的终端,你并不知道在哪里,很多消费者也不知道在哪里,也许你在终端零售店里望穿秋水的时候,你的消费者都在路上跑。

  将品牌传播延伸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并不仅仅只是看的见的终端,它一定还包括很多的隐形和流动着的终端。比如联合利华在斯里兰卡做的肥皂派样活动,将浴室搬到了大街上,让劳累的满身是汗的人群立时产生“清新爽快”的感觉,效果的确很不错。  

  体验后的缺憾

  柯达在2003年11月份的时候,为了开拓印度的农村市场,曾做了这样的一个尝试。

  11月份是印度的新年,柯达上市了新产品,是499元卢比,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块钱,是一个真正的照相机,也是一个傻瓜照相机,这个产品不在一级城市销售,在新德里、孟买这样的城市看不见,只在二级城市销售,而且这个产品完全没有任何大众营销的支持,没有报纸广告,没有电视广告,没有任何的海报,全部的广告就是靠一辆辆的卡车,在农村、小镇里一个一个的跑。

  他们的卡车纯粹是一个交通运输的工具,一个卡车上载了两个小的团队,早上车出发了,到了A点,放下一个小团队,然后这个小队就在当地的这个小镇的路边把台搭起来,然后就喊来啊来啊,我们有了新款相机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给消费者做新产品的演示,他们邀请消费者到他们的身边,将相机交给消费者,让他们自己装胶卷,在这些地方很多消费者害怕接触高科技的产品,但是工作人员就让他们感觉装胶卷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所有的产品跟本身的形象、公司或者是企业宣传的目标相吻合,这样一个循环下来,他们一个月可以跑一千个城市、小镇。如此计算下来,22辆车,一个车一天跑四个点,早上AB,下午CD,一个月做26天,休息四天,22辆车一个月可以跑一千个城市。

  这样的流动促销似乎很不错,但事实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他们的活动没有丝毫创意的遐想,消费者只是简单的凑热闹式的参与了一下,并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的品牌购买体验,再则,极短的现场枯燥说教,对消费者实质性的购买刺激,并不会激发多大的冲动,很多人挤在一起喧哗两下,立时便一哄而散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式品牌传播的行销效果,根本就无从评估。品牌归根到底,是一个精准并且高质量的人群数据库集合,柯达的这种活动,充其量只是一次变相的等同于报纸广告的大众传播,对于品牌后续的数据库积累,没有丝毫的助益。以此反观光舞MOTO1380、酷儿等,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类似的缺憾。

  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象著名的希尔顿饭店一样,在聚焦一个高质量的人群时,也同样在苦心积聚一个高质量的可资日后追踪的数据库。事实上,我们殚精竭虑的致力于品牌传播和体验营造,目的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产生固定回报的有着高度消费忠诚的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的拥有,才是一个品牌价值的真正所在。

  唐雄飞,盛世同赢传播工作室创始人,盛世同赢首席顾问,传媒职业经理人出身,曾成功主持策划国内外大型活动上百起,是业内外享有盛名的资深活动营销专家。联系电话13302259326,e-mail:[email protected]

  钟超军MSN:[email protected],欢迎交流!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