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财务重组 >> 正文 |
|
|||||
上市公司玩弄利润四大“秘方” | |||||
作者:佚名 人气:29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资产重组往往具有使上市公司快速扭亏为盈的神奇功效,其“秘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的资产买卖,取得暴利;二是不等价交换,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在和非上市的母公司之间进行“沙子换大米”的利润转移。但资产重组只是上市公司的利润调节器之一——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赚取的“横财”,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发生实质性变化。 “秘方”三:计提——ST公司的命根子 计提是上市公司财务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提在会计政策上体现的本是谨慎性原则,然而,在相当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却变成了随意性。这种随意成了上市公司玩弄利润的遮羞布。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只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情况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玩弄利润提供了方便。利用八项计提调节企业利润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手段。上市公司既可以“少提”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通过“多提”减少利润,为来年的利润增长埋下伏笔。而对那些急需恢复上市或“摘帽”的公司来说,计提和转回更是其调节利润的捷径,在铁定亏损的年度“一次提个够”,在必须扭亏的年度“一次冲个够”的现象屡见不鲜。 八项准备的计提就是通过增加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或减少投资收益来降低当期业绩,而通过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各项准备来减少管理费用、营业外收支或增长投资收益来调增当期利润,进而完成跨年度调控利润的目的。通过上市公司2003年八项计提总额与2002年的比较,可以看出,2003年上市公司总体上是通过八项计提来调减公司业绩。也就是说,尽管财务报表显示,2003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比增长达20%以上,但如果没有通过八项计提对其业绩在各年度之间进行适当调控,那么2003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实质上比报表有更快的增长。这也是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某目前已经暂停上市的ST公司,2003年八项计提对利润调减总额高达8.16亿元,而当年该公司的利润总额为-8.04亿元,显然八项计提是造成该公司亏损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该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竟高达7.12亿元。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其全资子公司截至2003年末,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4.79亿元,而2003年该公司对这一部分其他应收款几乎是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如此高额地计提坏账准备,公司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一次亏个够,虽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公司暂停上市,但巨额的坏账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冲回,就可以立即提升该公司的当期利润,帮助公司重新恢复上市。 “秘方”四:非经常性损益——暗藏杀机 非经常性损益也是上市公司玩弄利润的重要武器。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列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包括:股权转让收益、政府财政补贴、汇兑损益、固定资产和原材料减值准备转回、厂区搬迁获得补贴等。 股权转让收益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常见原因。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公告经常见诸报端,正是这些转让公告成了一些绩差公司免于亏损、退市的“救星”。如中色建设2001年亏损,为了扭亏公司于2002年12月转让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中的2000万股获利4664万元,成为2002年扭亏的关键,2003年继续转让3000万股股权,获利7117万元,占2003年净利润近90%;兰生股份于2003年10月22日与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公司所持有的浦发银行750万股社会法人股,扣除有关转让费用,兰生股份取得转让盈利为1617.47万元。 利用财政补贴是ST公司扭亏的惯用伎俩,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有限的壳资源,往往会给予大力支持。政府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直接补贴、扶持资金、增值税返还和公益事业补贴等。如ST民百,2003年兰州市政府补贴扶持资金3300万元,公司因此实现每股收益0.008元,扭亏为盈;而ST襄轴则在襄樊市政府全额返还土地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帮助下,从中止连续亏损的脚步。 专家认为,非经营性损益绝对值过大,或者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例过高的公司,今后发生业绩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显然要大大高于其他公司。尤其是其中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出现亏损或微利的公司,业绩发生巨幅震荡的风险更大。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何陟峰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