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和国家政策向西部的倾斜,给处于国民经济核心地位的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体系要加快改革步伐,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资金融通的主渠道作用,做好“大”字文章。 更新贷款经营思想———首先,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贷款经营的各个环节要自始至终考虑、研究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第二,要树立贷款竞争意识,以风险最低、收益最大为原则,择优限劣,培育优质客户群,积极抢占贷款市场的制高点。第三,要不断开发贷款业务产品,丰富贷款推销方法,走出行门,寻找市场机会。第四,要不断提高贷款服务质量和效率,注意研究企业需求的多样性,主动为客户建议和策划,使企业不仅获得资金,还获得经营管理、资产和资本运作等多方面的帮助。第五,要发挥贷款业务的主动性、灵活性特点,发挥贷款业务在存款业务、结算业务等其他业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加强贷款业务经营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建成科学、系统、高效的信贷资金管理运营体制。第二,要根据贷款业务内在的、本质的要求,制定和严格执行贷款业务从受理贷款申请到收回贷款本息的系统操作程序,并要积极改进服务,加快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切实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强贷后检查这一环节,使贷出的资金确实按照预定的目标发挥作用。 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商业银行要结合当前西部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一,要在巩固目前重点贷款户的基础上,加强对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支持。第二,增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贷款,促进西部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增放私营企业贷款。这不但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西部开发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一个重要商机,更有利于开拓新的贷款市场。第四,要稳步发展消费贷款,促进信贷资金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集中资金保重点———第一,银行体系要将扩大内需作为贷款投向的重点,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支持公路、铁路、航运、水利设施、通讯与信息网络、生态环境、高新技术、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和国家重点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技术改造项目。第二,要积极支持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经营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帮助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政府支持西部开发的财力有限,所需的大量资金需要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融通,因此建议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这不仅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①规范直接融资行为,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健康发展; ②培育机构投资者,比如允许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进入证券市场,加快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③合理配置融资额度资源,充分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5鼓励地方发行中长期债券,筹集市政建设资金; ⑤合理引导和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集资和入股; ⑥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比如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逐步试行商业承兑汇票,分散票据风险,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同时有步骤地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票据市场,提高票据的流动性; ⑦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设立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尤其是风险投资基金,将所筹集的资金,用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⑧建立西部 展基金,其资金来源可考虑以“利益补偿”为由向东部地区适当征收西部开发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