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国企改革:方向不变 制度决定后发优势 | |||||
作者:佚名 人气:3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最近,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国有资产流失与经济发展、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的归属、国资贱卖、国企改革是否有阴暗面等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有人认为走过20年历程的国企改革是不做研究的人拍脑袋想出来的,造成了很大祸患,所以应该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中国是否应该停止国企产权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所张文魁研究员在《资产流失与国有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企改制中管理层收购问题 在中国国企产权改革各种形式中,最受争议的是管理层收购,即MBO。许多企业选择MBO的形式进行改制,的确是希望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来购买国有资产,这实际上反映了管理层想以优惠的价格来取得拥有企业全部和部分产权的欲望。对于这种欲望,和西方对比,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西方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企业时得到的是市场化高薪,大企业CEO几千万美元的年收入是寻常事,而且还有很大部分来自于股权激励。而中国国企高管的薪酬长期以来的确是计划经济下的薪酬、是平均主义原则下的薪酬。因此,在国企改制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贡献较大的国企高管给予优惠性的购股计划是合理的。 目前,中国处于转轨阶段,许多国企高管原来是政府委派的,他们的起始身份是“国家干部”,但是他们有些人兢兢业业地做企业,把很小、很弱的企业发展成较大、较强的企业,他们早已完成了由“国家干部”到“企业家”的转型。在国企改革方面,俄罗斯是一部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他们实行的是“大爆炸”式的私有化,实际上是将国资分掉。而中国根本不是这样的情况,中国国企改革进行了长期探索、实践和充分讨论,中国国企改革也根本不是把国资分掉。中国的国企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非常注重改制后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一并解决社会保障、妥善安置职工等问题,这是与俄罗斯根本无法相比的。 张文魁最后说:总之,改革进程中的确有阴暗面,但是我们对待阴暗面的办法绝对不是停止改革,而是要靠进一步改革来克服阴暗面。要通过法治、宪政等方面的改革来防止“权贵市场经济”、建立“好的市场经济”。这些才是理性学者的真知灼见。 来源:市场报 王继红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