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股权分置“软着陆”逼近最后时机 | |||||
作者:佚名 人气:44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如果说国务院在今年初发表《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最佳信号,那么现在,或许是以“软着陆”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最佳机会。 李振宁分析,以往,投资者对于股权分置问题的认识只有一个,就是“利空”。但经过证监会规划委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引发第一次大讨论,到去年10月底开始、以“国九条”出台做出总结的第二次大讨论,以及今年6月底开始的第三次大讨论后,公众投资者对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已有了充分的心理预期。 此外,中央政府对于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已定,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为期不远。但如果在海内外同时上市却“同股不同价”,投资者会觉得不公平;“同股同价”,又意味着现有的股票都将面临贬值。 “所以,我说现在是‘软着陆’的最后机会。”李振宁强调,客观地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总而言之,如果在国有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巨无霸”公司上市前还不能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今后也就不必解决了。 因为股票市场必然会对海内外同时上市的“巨无霸”企业的同股同价问题自行调整,其调整方式被李振宁誉为“硬接轨”。至于“硬接轨”会带来多大损失,会不会导致券商集体破产?会否引发金融危机?李振宁的判断是“难以估量”。 避免出现“股皇” 一些市场人士曾指出,国资委似乎正在通过制订或修改规则,为自身利益服务,比如“以股抵债”就有违公平。他们担忧,如何保证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国资委——一个具有绝对权力的股东,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不会对证券市场的公平造成侵害?如何保证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利益均等”? 在李振宁看来,通过提出类别股东表决的要求,赋予流通股股东知情权和话语权,通过两类股东讨价还价,分享流通性溢价,实现多赢,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类别股东表决机制,是一项涉及不同类别股东权益的议案。按方案设计的初衷,类别股东表决机制旨在上市公司进行某项决策过程中,在制度设计上保护中小流通股东的权利,大股东随意侵占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现象将受到抑制。 《财经时报》获知,中国证监会最近将推出有关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文件,其中将涉及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目前,对于类别股东表决机制(草案)的讨论已趋成熟,且各界对于这一机制的意见也趋于一致。 李振宁强调,“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不能作为延缓解决股权分置的理由。 兼顾“治病”与“救命” 通过陆续发表文章,李振宁多次指出,如果“国九条”能得到落实,股权分置问题能得到解决,中国证券市场才能迎来“春天”;反之,如果继续沿着过去的行政主导、数量冲动的道路走下去,竭泽而渔地大规模发新股,中国证券市场会遭遇一次深重的危机。 他认为,现在解决股权分置,可化解目前证券市场上广泛讨论的“治病”、“救命”能否兼得的矛盾。 根据李振宁所在公司对几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券商及其他大机构投资总监等一线投资决策人的调查,这些机构投资人一致认为,要真正建立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新盈利模式,就必须解决股权分置,统一股权、统一市场、统一价格、统一利益,从制度上消除大股东利用市价与协议价的差价圈钱致富的“寻租”空间。多数投资人更将解决股权分置视为股票市场的重大利好。 在李振宁看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失误就在于本末倒置,即天平总是倾向融资者一边。在股权分置的大背景下,照搬国际惯例,引入市场化发行和增发,大大扩展了融资者的“寻租”空间;而抑制投机、打击庄家、消除一级市场寻租,则使投资者没有了盈利模式,市场没有了赚钱效应,由此开始了中国证券史上最漫长的熊市。 这不仅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大幅提高与股市暴跌并存,还使价值投资理念和公众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摧残,证券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李振宁呼吁尽快推出针对解决股权分置和再融资的类别股东表决要求的方案,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并为合规资金入市创造条件,以化解金融风险,挽救资本市场的危局。 他强调,有人现在还抱有把问题留给后人解决的幻想,“这严重脱离实际” 。 来源:《财经时报》 邓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