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国企改革“深水”作业 | |||||
作者:佚名 人气:24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有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条是开放,另一条就是改革。而国企改革毫无疑义地成为重中之重。 但专家指出,关于国资流失的争议,其实还涉及到对国资质量的判断以及对改制成本的支付。许多国有企业在账面上有几亿的国有资产,可能几千万就卖掉了,如果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可能就会认为这是严重的国资流失。其实,那几个亿的国资有可能许多都是几年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或者是在仓库里放了几年的存货,是大量的不良不实资产,而国企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并不能及时处理这些烂账,所以在改制时国资大量“缩水”是完全正常的。 打造航母 1989年,中国银行成为第一个出现在世界500强排行榜的中国公司,至今中国银行已经连续14年被评为世界500强企业。在1989年的中国,并没有多少企业家知道这个评选,每年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而到了2002年,已经有包括中国石油、国家电力、中国移动在内的11家国有垄断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排名。 2004年9月,有消息说,隶属于国资委191家企业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将面临大规模重组,而这场重组所涉及的资产将达到1800亿元。 国资委在此前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中提出,要整合中央企业的房地产资源,并“根据本企业发展战略,可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五家企业联系,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研究有关重组问题”。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在有关部门提交的建议方案中,有整合并创建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提法,这个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位居全球最大房地产商行列。 国资委为国企圈定的未来发展的五大领域是: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重要的资源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对于入世给我国不同行业带来的影响,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多为国内市场早已饱和的行业,如服装、家电;而面临挑战的行业几乎都是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行业,例如汽车工业。对于后一类产业,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也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保证产品在技术上的竞争力。换句话说,能够站出来迎接跨国公司挑战的,非大公司、大企业莫属。这也正是打造国企航母的真正用意所在,但国企航母的真正挑战是,“做大”不能代替“做强”,不然看看那些名列“财富”500强的国有企业,如果从资产总量、营业收入来说,我们还有些底气,但一拿人均效益来衡量,我们却少得可怜。 李荣融在2003年底就明确表示,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调整现在才刚刚开始。189户中央企业都要争取成为各行业的前3名,进而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他说:“给他们两年的时间,请他们追上去,追不上去必然就要调整”。 上市冲刺 TCL的整体上市使李东生成为个人身价达11亿的一个国有企业家,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标志着国有企业开始造就阳光富豪。 2004年2月24日,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号召,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加快重组上市步伐,集团一级能上市的要积极上市,提高整体竞争力。 农、工、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在加紧实施,一个银行上市的高峰即将来临…… 2004年年末,中国的又一家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网通在香港和美国成功上市,至此,中国的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已经全部实现海外上市。这些国有垄断企业到海外上市,由于企业巨大,情况就更加复杂。曾经以《大趋势》一书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来中国的时候发出过警告。他说:“中国不要急于把你们的垄断大企业到国外去上市,它们的利润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自己企业能力的体现,而是国家定价的结果。把这些企业到海外上市,很有可能是把其它中国企业的利润流到了国外。” 对于国企上市,最受非议的是许多由国企独家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将国企最优质资产分离出来,将人员、债务、社会负担留给母体企业,即所谓拿出“里脊肉”包装上市,又到资本市场募集了大量现金,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按理说,企业形态上已成为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但许多这样的上市公司逃脱不掉“一年盈、二年平、三年亏、四年ST”的境地。这是为什么?稍加剖析便会明了,这些上市公司除了实现“圈钱”功能外,与传统国企并无两样。既无责任主体,也无利益主体,更无风险主体。改制上市成了一场“游戏”。 专家指出,即使上市是企业完善的一个推动力的话,它也不会是第一推动力。那么什么是企业自我完善的第一推动力?是竞争。我们不能指望联通和移动、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的竞争就能创造出中国在移动通信和石化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只有政府全面开放,让资本自由进入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垄断,创造出不惧怕世界范围内任何对手的企业来。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