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上药集团蓄谋收购鲁抗 上药整体上市奏响前奏 | |||||
作者:佚名 人气:46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收购鲁抗集团,上药集团不仅可间接控制其旗下上市公司鲁抗医药,而且通过收购整合抗生素产业,为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拓展资源疆土 鲁抗集团的重组冲动有业内人士判断,鲁抗集团被收购和抗生素行业景况萧条、鲁抗医药业绩下滑有关。 “鲁抗集团近年来业绩确实不好,但并没有亏损,”华源生命执行董事长于明德说,“华源通过上海医药集团入主鲁抗,主要是看中其半合体抗生素,因为上海是国内半合体抗生素销售最大城市之一,鲁抗集团也想借上海医药在制剂上的优势有所发展。”业内专家认为,鲁抗集团联手上药集团是想借后者的市场网络及制剂业,来提升业绩。 鲁抗集团此前提出的经营目标是,2005年前,实现制剂业年销售额10亿元,医药流通收入4亿元以上。但是,“目前鲁抗集团离计划目标还相差较大”。据悉,这是本次重组的重要原因。 鲁抗集团一位人士透露,进入上海市场是鲁抗方面的一个谈判条件,因为,当地政策令鲁抗集团的新药进入上海及南方市场存在很大困难。 “近年来抗生素产能大幅提高,市场已出现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再加上受抗生素限售等国家政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国内抗生素企业业绩都不乐观,鲁抗医药上半年业绩下滑了50%多。现在抗生素一再降价,利润不断被挤压,企业生存压力很大,有市场的半合抗等新药的主要市场在大中城市,城市销售渠道建设很关键,而鲁抗集团因为始于去年的“造假风波”,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小。鲁抗医药今年将出现首亏,鲁抗集团希望借助上药集团的销售优势,扭转颓势。”鲁抗集团的那位人士说。 不过,鲁抗集团借力上药集团代价不菲,需要出让60%控股权。 鲁抗集团的这位人士也说,“现在抗生素企业几乎都在寻求重组之路,上药集团明确表示,如果我们不同意让出控股权,人家就在上海市奉贤新建自己的基地。”据了解,上药集团原计划在上海市奉贤地区建立自己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但因环保等因素,迟迟没有动手。若完成鲁抗集团的收购,既将资源控制到自己手里,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产能及对上海的环保压力转移,可谓一石数鸟。 鲁抗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重组后的鲁抗集团,销售收入将由2003年的18亿元逐年上升到2006年的30亿元,2008年达到40亿元以上,2010年达到60亿元。 鲁抗员工惴惴不安尽管鲁抗集团在发展中需要借助外力,但此番被上药集团收购,鲁抗集团职工仍感不安。 一位鲁抗集团中层干部告诉记者:“我们看不懂章总(章建辉)的意图。虽然是上药集团出面收购,但大家都知道其背后是华源集团。华源集团虽收购了很多医药企业,但做得好的不多。”据了解,华源集团早前收购的华源制药、华源凯马(900953)等,基本上采用资产置换的方法,将收购方资产、人员“置换”出上市公司,由此引发被收购方职工不满。2003年,华源制药前身——“浙江凤凰”的部分职工就曾经为争取自身利益到华源集团“说理”。 据说,从2003年开始,章建辉就数次南下广州、深圳,寻找合作伙伴,在他制定的“有钱但对医药行业不了解的不要、不是本行业的不要”的原则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重组人。?? 有知情人士表示,这几年章建辉的重组压力很大,山东省新一任省长张高丽希望省内更多企业能够引入外来资本,2003年,张高丽曾将山东几家企业带到香港进行招商,鲁抗集团既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山东省以鲁抗集团、新华制药<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集团为龙头,曾经是国内化学原料药的重要基地。但以去年上半年中药行业收入、化学药行业收入、医药行业利润看,山东分别列全国第8、6、4的位置,说明化学原料药与中药作为省内医药产业销售的主要来源,却并非是利润主要贡献者。 上药集团收购鲁抗集团,也反映早期政府主导下的医药行业强强联合开始分崩离析。 1998年12月,鲁抗集团与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创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新华鲁抗药业集团。 当时这场合并案成为业内一段佳话,但鲁抗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却表示,“我们两家虽然名义上已经合并,其实只是一种松散的合并,实际上还是各管各的事情。”据了解,目前新华集团也正在寻找重组伙伴。至此,这场姻缘已“劳燕分飞”。 证券市场周刊 赵燕凌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