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中外规则差距考验海外上市国企 | |||||
作者:佚名 人气:28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今年,在国际投行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对冲基金—中国芒托基金投资者来大陆考察。他们最近购买了大陆一个手机制造商的股票,于是和该制造商的两位高管坐到一起,讨论他们近期的业绩。 “母子关系”问题难解 摩根斯坦利的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中国概念股走强的基础,但是中国到海外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这必然出现中国概念股的分化。 不过,在国企海外上市的问题上,国家还是非常注重质量的,毕竟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信誉和名声。尤其是在2004年启动的国有四大行上市进程上,更是煞费苦心。由于银行多年来承担了政府指令性贷款,坏帐的基数和比率远高于中国人寿等企业和金融机构,向海外投资人证明好公司的难度也是最大的。 6月建行改制一分为二,建行股份公司将承继现建设银行的全部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建行集团为国家全资拥有的机构,承继除全部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此举为建行原计划明年上市拆出了“好公司”,年底毕马威完成了对建行的财务审核。12月,工商银行宣布建立新的银行会计账务组织架构,将对外报告为主要目的的财务会计和对内管理为主要目的的管理会计分离,遵循国际规则,迎接美国的萨奥法案考验,准备纽约上市。 拆分还在继续,如何让拆出来的好公司不会变成坏公司,这是四大行面对的首要难题。一般来说,国企在海外上市,包括计划中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海外上市,都会采用国企母公司控股海外上市公司的结构。 如果中国人寿只是个案,那么中航油事件彻底让国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母子”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10月份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下属新加坡控股子公司向母公司汇报公司期货业务出现巨额亏损,耐人寻味的是母公司在不披露任何亏损,而且在保荐人德意志银行事先根本没有作出尽职调查的情况下,把新加坡中航油的股份出售15%,用减持股份所得弥补账面亏损黑洞。目前中航油事件给海外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还难以计算,但隐瞒消息使投资者上当受骗已成事实。 通过中航油事件,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后控股的国有母公司有可能采取“与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的行为”的说法得到充分验证。这对今后国企海外上市,估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互联网周刊 郑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