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分拆还是借壳——比较几种上市方法的利弊           ★★★ 【字体:
分拆还是借壳——比较几种上市方法的利弊

作者:佚名     人气:28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目前,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受到很大制约,一些企业提出能否借壳上市?分拆上市在国外很普遍,前一段时间,美国AT&T分拆无线业务上市,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IPO(首次公开上市);中华网也分拆香港网上市。国内不少上市公司打算分拆部分资产到二板上市。不同的上市方式对企业有何利弊?不同企业适合哪种方式?里昂证券在最近的一份“新兴市场”报告中,对发行新股、配售、分拆、借壳上市以及可转换债券几种方式进行了比较,但主要是针对在亚洲市场上市,对内地上市有些地方不适用,仅供读者参考。
    发行新股
  利
    ●对所有股东公平。
  ●如果大股东有足够资金,便不会摊薄其控股。
  ●通常需要全面承销以保证筹得资金。
  ●可以包括一项配售以引入新股东。
  弊
  ●须作现股折让(通常折让会大于配售)。
  ●基于监管原因通常不包括海外股东。
  ●摊薄股价。
  ●完成时间长于配售,因此风险较大,承销商要求较多费用。
  ●现有股东可能有资金限制。
  最适用于
  ●业务很好但因货币贬值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的公司,可通过重整资本来补救。
  ●大股东有足够现金行使购股权的公司可重整资本:不会摊薄控股,还可增强市场信心,鼓励其他股东行使购股权。
  ●允许现有股东对其有信心的公司增加投资,并降低平均投资成本。  
  配售
  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
  利
  ●交易迅速,可在12小时内完成。
  ●增加股份流通性。
  ●扩大投资者层面。
  ●在波动的市场中容许公司利用股价强势及股市出现的窗口快速行动。
  ●成本相对低廉。
  ●不影响公司的资本与负债比率。
  弊
  ●须作现股价折让。
  ●摊薄大股东控股(通过“补足”减少影响)。
  分拆
  亚洲很多公司成功进行分拆,分拆的资产转至另一家独立的公司然后上市。分拆现有业务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因投资者预期公司将会精简并专注核心业务,是实现价值的极佳方法。分拆的程序与初次上市相同。公司也可考虑发行可以转换作新公司上市后股份的债券。分拆前要有好的包装并借助母公司管理层的声誉、经验及素质。
  利
  ●精简业务,允许公司集中于核心业务。
  ●通过实现分拆业务的全部价值,提高公司股价。
  ●独立上市公司可进入债券及股本市场融资,可作公司未来扩展之用,并减少对母公司的依赖。
  ●独立上市公司受益于上市母公司的声誉。
  ●可售予策略合伙人。
  ●定价可在母公司之溢价。
  弊
  ●时间表跟传统初次上市一样,因此耗时较多。
  ●由于需要专业顾问进行大量工作,费用跟初次上市相近。
  ●不能脱离母公司的影响(即“转移”风险)。
  借壳上市
  通过收购已上市公司来上市。
  利
  ●交易迅速、确定。
  ●允许公司控制上市定价与价值,而并非由市场决定。
  ●允许在较后时间进行筹资,定价较为明确。
  弊
  ●除非收购方满足下列条件,否则将被视为新股发行人,而被迫执行上市程序。
  1.被收购公司规模不能小于将注资的业务(以资产净值、利润等计算)。

  2.被收购公司的现有业务必须与将注资的业务性质相同,或必须有明确表示,注入新的业务,同时还会继续现有的业务。
  可转换债券
  所发行的债券在一定的宽限期后可以由定息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转换价格比发行债券时的股票价格高被称作转换溢价。投资者预测,股票价格将会在溢价转换时上升,这样他们就可以按低成本价转换债券,从而牟利。
  利
  ●对更广泛的投资者具吸引力,如股本及固定收益组合投资者,以及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专家及对冲基金的投资者。
  ●限制下跌风险,因此对股本投资者有吸引力。
  ●允许公司以现市价+溢价发行股份,对公司有吸引力。
  ●延迟发行人股本摊薄直至转换。
  ●非常灵活的产品,可组合成为合成债券、合成股本或混合产品。
  弊
  ●增加公司负债直至转换。
  ●如将可转换债券挂牌买卖,则时间长(虽然非挂牌买卖的可转换债券的时间可缩短,但快者也需4-6周)
  ●固定收益投资者可能成为主要投资者,可能会延迟转换甚至持有到期。
  ●如可转换债券发行规模大于现有在市场进行买卖股份的规模,则有可能出现“股票过剩”。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