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解析国美资本游戏:为何弃IPO转向借壳上市 | |||||
作者:佚名 人气:29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在国内对手率先觅得上市先机,外资零售巨舰即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之际,黄光裕的举动再次印证了出奇制胜、令人哗然是其做事的一贯风格 但是,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非常理想、没有任何反复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而如果在审核过程中,有关机构对拟上市公司过去3年资本、负债、营业额、税利和董事会架构等其中任何一项有质疑的话,半年内得不出结论的情况都有可能。届时,由于时效性,比如报表已经过时,拟上市公司只能把准备工作推倒重来。如此巨大的时间成本国美自然耗不起,于是借壳便自然浮出水面,成为一种最为简单便捷的途径。 而从国美内部传出的另外一些声音则表示,之所以放弃以H股形式登陆香港,主要是因为H股是法人股,流通性较差,且申请手续繁杂,每次发新股都要大陆和香港特区政府审批;此外H股是在中国香港募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不能直接交易,而且发行H股后,公司高管人员不能顺利实行期权制。因此经慎重考虑后国美选择以内部重组形式上市。 除此以外,采用借壳方式,以国美良好的盈利改变中国鹏润的财务状况,应该也是黄光裕考虑的因素之一。中国鹏润上市以后,经营业绩一直不甚理想。而将国美电器放入“中国鹏润”后,中国鹏润集团业务及收入来源将由原来房地产及金融证券扩展至零售领域。拥有国美这一年均158%增长率的优质资产,自然为其获得强劲的盈利能力提供了保证。事实上,收购国美当日,鹏润股价即狂飙112.84%,由停牌前的每股0.148港元升至0.315港元,投资者的追捧由此可见一斑。 扩张加速度 上市“圈”钱之后,零售巨头们所计划的就是要利用即将得来的充裕资金开始“圈”地了。 据张志铭透露,“拥有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后,国美今后两年的扩张将急剧提速,迎来一轮新的开店高峰。”其传统门店将按照今年5月31日至年底设24家、2005年35家、2006年35家的“扩张计划”高速开设。而对于自己一直看好却经营不够理想的数码产品,通过上市获得充裕资金支持的国美也计划大面积铺开网络,迅速建立平均面积为260平方米,主要经营手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离子、液晶等高端数码产品的上百家数码门店,其具体扩张速度为“今年5月31日至年底134家,2005年152家,2006年183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传统门店或数码店将很可能是在百货公司、连锁超市、大型建材或家居装饰店内设立,“我们要与其他零售商合作以增加销售渠道,” 张志铭这样表示。此外,国美电器还计划到2006年底,在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开设6~9家平均面积15000平方米的超大门店。 这样一来,按照国美电器财务总监周亚飞所透露的“传统门店每家120万元、数码店每家30至40万元,超大门店每家1000至1500万元的投资额”计算,国美未来三年在这三种门店上的资本开支总额将达到近4亿元。 而通过上市变得更加财大气粗的黄光裕显然对此并不满足,其在香港的业务也将大规模扩张。黄光裕在收购日宣称未来2年将会动用3.9亿元人民币在港增设573间门店,达到占有香港家电销售30%市场份额的最终目标。而这一计划无疑意味着国美将在香港与李嘉诚旗下的丰泽电器展开激情对撼。 此外,与苏宁大力建设信息系统的策略相同,国美电器也将进一步开发支持现有成本架构、采购及物流系统、具备中央控制和呈报系统的存货管理系统,并设立更多配送中心,以保证每个有业务的城市均拥有至少一个配送中心。 另一方面,国美电器在全国的131 家门店中只有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等地的94家门店被纳入上市公司,而包括上海国美、香港国美等37家门店则由于开设时间短或经营业绩稍差等原因而未被纳入。对此张志铭表示,今后将由被收购部分向未收购部分输出管理,同时国美原有的集体采购模式仍将继续实行。而为了实现进一步增加在家电及消费电子零售方面的市场份额并扩大其领导地位这一发展目标,“公司还将通过内部增长及收购等方式扩大零售网络。”由此可见,国美已开始更多地将未来定位于管理型企业,并通过吸纳更多的零售企业加盟及向加盟方输出品牌、服务、管理而获得加盟费、管理费用、赢利分成等新的利润来源,从而使自己尽快进入到连锁“航母”式的利润模式中来。
互联网周刊 李晓蕾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