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MBO 操作 >> 正文 |
|
|||||
MBO实战手册之价值基础决定MBO成败 | |||||
作者:张琼 , 人气:30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企业实施MBO是否能提升治理效率,是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价值判断基础。在MBO实际操作方式上寻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价值的合理平衡,是影响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实践判断基础。 近几年来,MBO正逐步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改制模式,期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相关案例。但在诸多针对MBO的分析评论中,我们注意到关于企业实施MBO以后绩效明显提升的报道远不如预想的多,反之对许多企业实施MBO操作的质疑却迅速增加。那么究竟是MBO模式本身的缺陷还是执行者的问题呢? 管理层收购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国家,其主要动因是希望有效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等问题。可以看出,MBO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提升企业治理效率而最终提升企业价值,从而使参与各方获利。 其实MBO只是给中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而并不是一帖包治百病的良药,如何使这个工具更好的达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三方价值最大化才是根本。如果无视多赢这个价值基础,一味寻求在MBO操作中的价值转移或者内部人加强控制,那么这把双刃剑迟早也会伤及舞者自身。 企业实施MBO是否能提升治理效率,是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价值判断基础。企业是否适合实施MBO的判断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管理层是否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拥有无可置疑的业绩和能力;第二,企业的股权结构是否有企业潜在所有者回归的迫切需求;第三,企业的行业特征与股本规模适当,并且最好已经有员工持股的基础;第四,公司的资产规模适中,财务状况良好,经营现金流稳定;第五,公司所处的行业及该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MBO实际操作方式上寻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价值的合理平衡,是影响MBO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实践判断基础。交易结构、收购定价和资金来源这几个MBO实践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正是这一合理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收购定价需要达成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可接受区间内的平衡,这需要在操作中本着理性客观的精神,保持有建设性的、畅通有效的沟通;而对于资金来源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有合法的资金渠道。目前市场上许多企业在尝试利用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战略投资者等新渠道进行探索。 交易结构则是MBO过程中实践性最强的一个环节,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创新做法出现,诸如:通过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增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制;借助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影子公司作收购主体,实现相对隐蔽的MBO;通过说服国有大股东将其持有股权减持出售,从而使得原来由高管控制的第二大股东“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达到实质性控制的目的。 从实际效果来看,任何一个成功的MBO方案都是“谋定而后动”,需要借助执行者的理性智慧在价值基础和实践基础上共同谋求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多方共赢,才能最后修成MBO的正果。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