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MBO 操作 >> 正文
曲线MBO:张裕A低于净资产转让国有资产           ★★★ 【字体:
曲线MBO:张裕A低于净资产转让国有资产

作者:佚名     人气:44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11月2日,张裕A(000869)公告了国有股转让信息。一家由46个自然人和两个法人组成的裕华公司,成为这家绩优公司的间接第二大股东。
  看上去,这是又是一起曲线MBO。但是,经过记者的计算发现,这起MBO与其他案例不同之处,是国有股权的转让价格不仅没有溢价,而且出现了的折价!
  今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片署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的文章,直接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进行表态,文章指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显然,从刚刚发生的事实看,张裕A的国有股权处置,不仅没给国资委面子,竟然出现了折价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
  曲线购买实现折价张裕A公告显示,裕华公司以38799.51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张裕集团45%的股权。由此,裕华公司得以间接持有张裕A24.23%股权。
  那么,如果直接购买张裕A24.23%的股权,需要支付多少钱呢?张裕A2003年年报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为5.02元,公司总股本为40560万股,简单相乘,可得出直接购买24.23%的股权价格为49340.08万元。张裕A2003年年报已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因此以此每股净资产价格进行相应计算,应该理解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张裕A2004年中报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价格比半年前出现了近20%的跌幅,每股净资产为降低至4.02元。即便按此计算,如果直接购买张裕A24.23%股权,也需要支付39507.31万元。
  10月25日,张裕A公布了其2004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值为4.12元。若按这个最新的净资产值计算,裕华公司应该支付40490.07万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依据2003年年末净资产价格计算,还是依据2004年中期、2004年第三季度每股净资产价格计算,裕华公司都占了便宜。
  再做简单计算,就可发现,对应上述三个净资产值,张裕A这24.23%股权的折价率分别为:21.36%、1.79%、4.18%。
  优质资产贱买张裕A是我国葡萄酒行业龙头,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21亿元,是一家A、B股同时上市的上市公司。
  根据公司最新季报显示,多家国内外机构持有其流通股。其中,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大量增持张裕A,持股量从259万股增持至637万股,从9大流通股东一跃跃居为第1大流通股股东。
  据一位资深投行人士介绍,一般而言,优质资产的股权转让都有20-30%的溢价,主要视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定。像张裕A这样的资产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出售,显然是买方获益。
    张裕A曲线MBO悬念:职工巨款从何而来?
  张裕A曲线MBO又为市场留下了巨大悬念,职工支付高达亿元的收购资金,从何而来?根据张裕A披露的公告显示,购买张裕集团45%股权的裕华公司有着46个自然人股东和两个法人股东。两个企业法人分别为烟台裕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裕盛公司")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诚信托")。自然人股东自筹资金。
  其中,46名自然人股东持有裕华公司37.8%的股权,裕盛公司持有17.2%,中诚信托持有45%。
  我们先来看这46名自然人的出资情况。
  公告显示,本次国有股权转让总价为38799.51万元,46名自然持有裕华公司37.8%的股权意味着需要出资14666万元,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出资额为318.38万元。

  再来看裕盛公司。根据公告,裕盛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6733.3万元,法人代表孙健。裕盛公司由26名自然人股东出资设立,其中,张裕集团和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14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64%,12名中层骨干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6%。
  根据上述信息分类计算,14名高级管理人员人均出资307.8万元,而12名中层骨干人均出资201.99万元。
  计算出这些人均出资后,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些几十名"百万富翁"竟然都隐居在张裕集团、张裕A这样的国企中,而且拿着可能不超过10万元的年薪。
  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公司在2003年年报中披露的高管薪酬并不支持上述"百万富翁"的说法。
  张裕A2003年年报显示,公司共有1735名员工,公司年度报酬总额为157万元。获得最高薪酬的3名董事,其报酬年度总额为35万元;获得最高薪酬的3名高级管理人员,其报酬年度总额为32万元。其中,10万-13万元的有2人,8-10万的7人,6-8万的5人,2-6万的3人。
  至少在外界看来,年报披露的数据,才是中国国情,更符合逻辑。由此,"钱从哪来"才更让外界关心。
  或许,张裕可以解释为购买股权的,都是集团公司的职工,他们的收入情况并未对外披露。但是,市场仍然不相信一家绩优公司的高管拿着不到10万的年薪,却管理者几十名"百万富翁"。由于张裕A未能详尽披露购股资金来源,让外界充满遐想。
    张裕曲线MBO后续:神秘的中诚信托
  在购买张裕集团45%股权的裕华公司中,出资17400万元中诚信托颇为引人瞩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信托公司代人出面处置资产不需要披露资金方详细情况,信托公司已经成为时下MBO最方便的"过桥"工具。
  曾被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金信信托收购伊利股一案,就是其中一例。坊间传言隐身于金信信托背后的有可能就是伊利股份<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管理层,金信信托不过是代理者而已。
  现在,外界无从得知在张裕A的MBO中,中诚信托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但是中诚信托与张裕的关系绝不一般。
  在中国著名基金管理公司嘉实基金的网站上,可以轻松地查阅到,中诚信托是嘉实基金的控股股东,持有其48.4082%的股权。
  依据张裕A的最新季报,嘉实增长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张裕A 255万股流通A股,位列十大流通股股东末位。而在此前的三个月,这只基金还持有张裕A330万股,位列第5大流通股东。
  这只基金显然是只在最近9个月对张裕A发生了兴趣,因为它并未出现在张裕A2003年年末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2003年8月29日,张裕A首次对外公告称拟转让张裕集团部分国有产权;14个月后,中诚信托参与在张裕A曲线MBO当中;2004年1-9月,中诚信托控股的嘉实基金旗下基金重仓张裕A,这些是巧合吗?只有当事人才能回答。
  2004年4月13日,张裕A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委托资产管理的议案》。这份议案的具体内容是:在充分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董事会决定在《公司章程》中对董事会可运用公司资产所做出的风险投资权限范围内(即不超过公司当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0%),利用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不超过9000万元,委托资信状况良好的专业机构进行资产管理。

  在2004年半年报中,张裕A披露一项总额为5000万元的委托理财计划,执行期是2004年4月-10月。
  现在,执行期已满,这些委托理财资金安全吗?委托给谁了呢?损益状况如何?资金回收状况又如何?作为信托公司,委托理财业务是中诚信托的重要业务领域;而现金也可以购买开放式基金。由于张裕A至今仍未披露委托理财资金的详细状况,外界也不能枉自揣度。
  曲线MBO,张裕A留下三大硬伤
  硬伤一:信息披露问题
  年初,国资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转让方应当广泛征集受让方。
  但是,张裕集团的国有产权转让达到了这两个"应当"的标准了吗?
  依据张裕A的披露,烟台市国资局通过山东鲁信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和全国性报刊公开了产权转让相关信息。
  在山东鲁信产权交易中心网站上,记者确实找到了编号为ZR_0001的相关产权出让信息。这条信息仅有的信息是:产权名称:烟台张裕有限公司;挂牌期限:无限期;产权概况:空白;产权性质:国有;评估价值:147000万元;转让形式:部分转让;联系方式、联系人:王先生;联系电话:(0531)6196167。
  这样一条产权消息,除非特别关注,能知道这是烟台国资委欲出售张裕集团的股权吗?
  另外,烟台市国资局在哪份全国性报刊公开了这个产权转让消息?张裕A为什么不予披露?烟台市国资局做到广泛征集受让方了吗?
  硬伤二:定价问题
  如果依照张裕A的净资产计算,裕华公司的出价无异占了大便宜。因为无论是依照张裕A2003年年末、2004年6月30日还是2004年9月30日的每股净资产计算,裕华公司都以不同的折价率取得了张裕A的相关控股权。
  针对优质资产而言,存在20-30%的转让溢价是投行业的规矩,裕华公司何以以此价格取得股权呢?
  还是那个关于公开竞争的问题,如果真把这块股权像出让国有土地那样进行"招、拍、挂",裕华公司还能取得这张裕A24.23%的股权吗?
  硬伤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实施MBO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专家指出,内部人控制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MBO过程中的资产定价:在一些实施MBO的公司里,由于管理层对公司拥有足够的控制权,因此管理层可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技术处理,可以把公司的经营业绩调为亏损,从而可以在MBO过程中,压低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
  中金公司行业分析员在今年8月曾对公司的中报进行了简短评价。这份报告指出,张裕A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9%,低于分析员此前的预期,原因在于三点:首先,公司运费大幅增长50%达到978万元;其次,公司提前执行下半年度广告预算,不仅带来同期广告费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带来所得税有效税率同比上升4%;公司计提短期帐面亏损500万元。
  这份研究报告的最后直言,分析员认为公司短期增幅逊色与集团改制有关。
和讯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