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心理管理 >> 正文 |
|
|||||
“精英之困”侵扰中国企业家 | |||||
作者:佚名 人气:24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据新华社杭州11月24日电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在上海病逝,引起了人们对企业家健康状况的极大关注。王均瑶之死不是孤例,而是一个现象,反映出民营企业家在精神和体力上普遍的过劳状态。精英之困 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般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左右。他们忘我地投身于事业,在成就个人辉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几年前,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作义壮年而死;去年,台湾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因脑中风突然去世;今年4月份,54岁的爱立信?穴中国?雪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在跑步机上突然辞世……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实业界精英,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输在了自己手里。首先是疾病侵扰。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例,这些10年前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老年病”,现在却成了以商务人士为主体的“商务病”。 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在伤害着中国企业家的身心健康。商场竞争的激烈残酷,使很多企业家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许多企业家觉得内心孤独,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过劳之思 目前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依然延续着家长式的、包办一切的家族管理。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弊端也日渐凸现:再强的人也无法承受一个现代化企业所面临的全部压力和挑战。 有人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几乎都是用身体打拼下江山的。确实,企业家创业初期对健康的严重透支,虽然换来30多岁功成名就,接下来却又面临企业新一轮的扩张。企业家就像一个自转的陀螺,永远也停不下来,直至崩溃、垮掉。 家族式管理的另一个弊端是,由于企业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其命运就直接关系到身后企业的兴亡和家族的兴衰。王均瑶逝世后,遗产继承和企业的管理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能不说是因为家族式管理让人引发无数联想的缘故。 家族式管理也使企业忽视了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使企业“掌门人”陷于独木难支的尴尬境地。王均瑶的英年早逝,在中国民营企业家耳边再次敲响了警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中引入现代经理人制度,并通过引智形成企业管理层梯队,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