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中外快递巨头提前对决市场硝烟四起           ★★★ 【字体:
中外快递巨头提前对决市场硝烟四起

作者:欣华     人气:31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中国邮政年底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经营物流行业的前夕,已经在中国邮政市场蛰伏10年之久的国际快递巨头们暗暗较上了劲,怎样在中国邮政改革后继续占领并拓展这片市场,是眼下快递商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近日,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UPS亚太区总裁肯·托罗借在中国举行的“UPS技术峰会”发表看法说,希望能在更公平的环境下参与竞争,并郑重表示:“我们已经针对中国邮政改革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书面说明,对邮政改革的进展将保持高度关注。”

  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正在高度密切地注视着邮政改革以及中国邮政监管者对它们声明的反应。在业内人士看来,一面是中国的邮政改革进入倒计时,中国邮政拆分将出台方案;另一面是今年12月11日将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经营物流行业。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巨头自然十分清楚未来数个月将是决定它们能否获得更大市场空间的重要时机。

  两大阵营火药味越来越浓
  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以及中外合资公司和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正在力图扩大它们的业务边界,与它们相对的是正在酝酿变革的国家邮政局系统。事实上就在这两大阵营为邮政改革争执不下的时候,内地市场的竞争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今年7月中旬,与中外运分手半年有余的UPS宣布获得了在厦门、福州两城市开展业务的掌控权,其在内地拥有掌控权的城市达到13个,更引人注意的是,尽管对外资独资物流企业的业务合同制开放要等到年底,但UPS宣布未来数个月它们将针对既定目标客户以合同制方式开展在中国国内的快递业务。

  稍后,另一家快递巨头FedEx公司启动其在广州落成的新亚太转运中心,据称该转运中心将于2008年后取代目前位于菲律宾的亚太转运中心功能,是公司美国境外规模最大的货运枢纽。

  巨头们的动作很快招来了中国邮政,特别是EMS的强烈反应。7月末,也就是中国邮政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原则通过后的第五个工作日,中国邮政联手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5地的邮政企业,全面启动了“EMS承诺服务”,一时间欲与国际巨头们展开近距离的对决。

  更明显含有挑战味道的动作是,作为EMS业务航空承运人的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在近日宣布已正式获批变更其经营范围,从以前只开展国内航空货邮运输业务,扩大到经营内地至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及周边国家国际航空货邮运输业务,这意味着国家邮政局经营的邮政特快专递EMS在港澳地区的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两大阵营”间的数次过招让内地快递市场硝烟四起,但业内人士清楚,“两大阵营”纷纷抛出动作的目的都是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增添筹码,它们都在为邮政改革方案的最后出台做以准备,它们争论的焦点是方案中市场开放的底线在哪里,邮政专营范围怎么界定。

  邮政专营范围之争
  邮政专营范围问题一直为“两大阵营”争执不休,而在邮政改革紧迫,快递市场开放大限将至之际,邮政专营范围成为最核心问题。

  邮政专营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是7月中旬,这一天,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首次通过代言机构亚太国际速递商协会(CAPEC)就

国邮政改革发表声明称,希望中国邮政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在快递领域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更重要的是,亚太国际速递商协会在这份声明中公开了它们在邮政专营范围问题上的立场,即初期应使用重量和价格相结合的方法来界定邮政专营范围,将邮政专营范围限定为重量少于350克而价格低于国内最短距离最快的标准类国内邮件3倍的信件。另外,上述专营范围可根据明确制定的时间表逐步缩短。

  邮政专营范围问题一直是邮改的核心话题。过去几年中,双方一直在这个有关各自市场命运的问题上各执一词。

  2003年,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国家邮政总局起草的《邮政法》修改稿第五稿强化了邮政的专营范围和权力,如提出“500克以下专营”等。很快“第五稿”再次引发国际四大快递公司及上海35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强烈反对,他们表示,该稿“不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于是,修改工作在继续,第六稿有意将邮政专营的部分缩减到350克。这意味着,《邮政法》一旦出台,中外快递公司将有机会开展至少500克以上包裹寄递业务。

  除去专营范围,政府补贴和邮企分开是四巨头声明要表达出的另外两个重点,也是UPS亚太区总裁肯·托罗所言市场环境中存在“非公平”的两个地方。

  中国邮政面临棘手问题
  即使困难重重,这一切也不会挡住中国邮政改革的脚步,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快递巨头环伺左右,市场压力空前,另一方面自身压力空前,改革是大势所趋。

  UPS在此次“UPS技术峰会”期间透露未来一两年内会在中国市场投入数亿元,增加仓库设备、转运车辆。

  外资快递巨头凭借技术、资金、全球网络的优势兵临城下。据说四大国际快递在中国主要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短短十几年间,它们已经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

  四家国际快递公司进军国内快递业务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2001年,中国邮政EMS的市场占有率是33%,现在降到了20%以下,而且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继续下降。除去国际巨头以外,体制外的力量也在成长。一些经营同城业务及点对点物品运递的民营企业已经占有近30%的国内市场份额,相对应的是,国家邮政局的信函业务大大萎缩。

  外敌兵临城下之际,体制之困更成中国邮政的内忧。来自普遍服务的亏损成为中国邮政主要的“窟窿”,邮政总局表示,亏损是因为其承担的普遍服务,这带来每年高达41.7亿元的亏损,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事实上多年以来,在我国邮政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严重缺失的状况下,邮政系统一直以邮政储蓄的上存利息及宽泛的邮政专营权来填补这一“窟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现行政企不分的邮政体制是为适应传统邮政业务而设计的,主要针对的是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不能适应邮政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其后果是目前邮政系统内部实行交叉补贴,用盈利的业务去补亏损的业务,造成了财务核算的混乱,也为将来业务拆分增加了难度。

  如何解决中国邮政系统的普遍服务问题是决定中国邮政改革成败的关键。有消息说《邮政法》草案拟议建立并收取普遍服务基金,但这一动议已遭到业界的强烈反对,它们认为

遍服务业务是公益性质的,应该由国家财政来负担,对于非邮政体系的企业而言,这种基金的模式尤其不能接受。UPS亚太区副总裁黎松江也表示,他认为作为企业,已经按照规定缴了税,没有义务再承担其他费用。

  邮政改革之后普遍服务的业务亏损由谁负担、补偿机制如何建立,邮政专营范围如何确立,国家邮政管理局未来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所剩时间无几的情况下,中国邮政面临着的棘手问题太多。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