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电信重组:不是要不要,是如何控制重组成本           ★★★ 【字体:
电信重组:不是要不要,是如何控制重组成本

作者:赵明     人气:2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日电信领域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坊间对“6合3”——电信重组方案的热评热议。

坊间传出的最新“重组方案”是:中国联通拆分G网和C网,中国铁通南北分拆,中国联通G网+中国电信+北方铁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C网+中国网通+南方铁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移动。

这种传闻并不新鲜,和此前广为流传的“6合3”传闻接近(此前就流传着6大运营商将合并成为3家),但并没有把铁通南北分拆一说,只是表述为: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中国卫通。

更早之前,“4合2”、“6合5”、“3+2”……各种方案不一而足。随着中国发放3G牌照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没有一个得到官方的最终确认。

之所以重组声不断,3G牌照发放是个诱因,而最根本的是,目前的格局有问题。

自2002年中国电信分拆形成南中国电信、北中国网通之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之间的良性运营格局并没有形成。首先是“南电信、北网通”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促发了恶性的重复建设,导致双方互相进入对方地盘重新铺网组网,忽视了本地电话市场的自然垄断属性。其次,在6家当中,不仅拥有“移动牌照”的移动和联通间的恶性“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借小灵通杀入移动通信市场,恶性“价格战”进一步升级。“我们开10次会,9次都是商量怎么搞垮竞争对手”,一位电信企业的员工曾这样对记者说。

从长期来看,这对消费者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在打打杀杀中,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的经营效益均呈现下滑趋势。

3G牌照的发放为当前电信重组提供了契机。“我们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3G技术。”2005年5月18日,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在《财富》论坛“无线亚洲”大会发言上作出肯定的回答。

尽管目前“要不要上3G”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邓寿鹏的论战中直接喊出“越过3G奔4G”的观点,但王旭东的承诺让3G牌照的发放如箭在弦——2008年提供3G技术,再晚能到什么时候?

3G要上,而发放3张3G牌照已成业界共识。当前中国通信市场至少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四大企业是放牌照时需要考虑的对象。再考虑到通信市场的均衡发展和有序竞争,电信重组似乎成了最佳选择。通过电信重组,中国通信市场可以组建3大巨型企业,一举解决如何发放3张3G牌照的问题;通过电信重组,新组建的3家企业实力和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可以形成通信市场3足鼎立、均衡发展的局面。

再从技术角度来看,电信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深受

术发展的推动。从长期看,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的“3网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3网融合”之前,3C产品已经大量出现,随着盛大巨资扔到“盒子”里,4C也大有不久就走入生活的架势。

当前,中国国内的政策出于多方面考虑,对行业融合多有限制。中国的有线电视网发展迅速,以IPTV牌照等为主要竞争内容的竞争已经在电信网与有线电视网之间进行,遵循技术变革规律整合电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是电信重组技术变革动因。

此轮重组,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是不是满足如下目的:进一步打破垄断,有效抑制“恶性竞争”,丰富电信市场业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中国电信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3网融合”。

在发放3G牌照之际,对中国的电信运营市场进行重组具有现实意义。不是要不要,是如何降低重组成本的问题。

   中国的电信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大,并且多家已经在国内和海外上市,因此电信重组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电信重组需要考虑成本,比如设立新的互联互通计费中心,组合或者分拆网络;电信重组的成本不仅体现在重组过程中,更体现在重组后的各企业战略调整、组织结构调整、文化融合和品牌塑造等多方面,这也将耗费大量的成本。

有学者估算,如果按照坊间传闻的电信重组方案实行改革,它带来的改革成本大约为200亿元,这相当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一年的总利润。

在当前考虑如何重组的同时,还要考虑电信企业的企业属性,考虑如何使企业重组后收益最大,而重组成本和损失最小。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