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三跃”易主为哪般?           ★★★ 【字体:
“三跃”易主为哪般?

作者:佚名     人气:33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日,“三跃创始人王纯球又将20%的企业股份抵债给了他人,这样他只剩正职10%的股份。此前不久,王纯球已将“三跃”转卖给乐清人控股。这家以生产环保型产品且被国家有关部充分认可的企业,缘何落到了这般地步?
    坐落于永嘉县乌牛镇工业区每繁华地段的温州三跃降解树脂有限公司,组建于1994年5月,由乌牛镇农民王纯球和其三个儿子共同创建。
    父子四人历时数年研制开发成功的可控光——生物双降解淀树脂(母粒)与薄膜及一次性餐具系列产品经国家环境保护局认可,被授予“中国环境标志”,是我国双降解塑料包装制品首家认证单位,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列入98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发展计划,美国爱迪生发明中心授予共“人类贡献金奖’称号。
    王纯球本人对企业也一直寄予厚望,并取三个儿子姓名中的“跃”字作为企业名称。然而,事与愿违,“三跃”最后没能“跃”起来。企业走到这一步,有关人世间士认为:机制不活、管理滞后、内力不足、急于求成是导致“三跃”资不抵债、负债经营的主要原因。
    在“三跃”建厂房、购设备的发展壮大阶段,企业所需的几百万元资金有80%来自民间,当初很容易借到的钱,为他今日的负债累累坦下了伏笔。这期间,政府部门的肯定,媒体的盛赞,使“三跃”飘飘然起来,盲目扩大经营,购进先进设备,举债经营。其生产的产品虽被有关部门看好,并予以推广,但在环保意识未真正植入人心之时,“三跃”产品想一下子打开市场大门还未到火候。这与“三跃”原先色画的美丽蓝图有了出入,而纷至沓来的债主更是打乱了“三跃”的发展步伐。
    王纯球坦言,在经营管理上,自己确实外行,这也是“三跃”没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据熟悉“三跃”的人透露,1998年,正当“三跃”产品出现旺销之时,为了偿还贷款,“三跃”竟不顾商家大忌,私自抬价,最终失去和家大客户,刚刚打开的一点市场就这样失去了。
    在“三跃”举步维艰的时候,各部门纷纷伸出援手,当地政府不但借给其20万元周转资金,还在全镇发文,推广其产品,但这一切再也难以推动“三跃”这驾负重马车前行。
    今年4月1日,王氏父子与乐清籍商人王余鹏等人签下“契约”,由乐清人出资332万元控股“三跃”,其中以188万元一次性买下“三跃”的知识产权及各类证书。双方以7∶3的比例占有股份。因要偿还债务,老王又把30%的股份中的20%低债给了他人。
    闻知“三跃”被收购一事,许多业内人士纷纷为之惋惜,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三跃”的产品由于符合国家环境部门“消除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被政府部门大力推广使用,到那时,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可估量。
    “三跃”的新主人——王余鹏对“三跃”产品的市场十分有信心,自接手“三跃”后,王余鹏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大有起色。王余鹏坦言,他准备用3年的时间力争把“三跃”变成又一个“正泰”。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