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
|
|||||
集中管理:华北制药的加速器 | |||||
作者:佚名 人气:24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004年,医药行业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挑战,GMP、GSP认证迎来了医药制造和流通行业重组、调整、变革的浪潮。如果说“GMP、GSP认证”是帮助医药企业过“质量关”,那么一体化的集中管理系统则是帮助医药企业过“成本关”、“速度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医药市场上,质量、速度、成本,不论哪一关都可以决定一个医药企业的生死。 有了技术的保障,还要有深厚的业务管理经验,才能解决集中式应用的难题。在这个方面,华北制药对金蝶的实施人员显然非常满意。销售公司财务经理张红霞深有体会:“当时我们在各地设有很多的办事处,从总部发货到办事处,怎么能够知道在途中的有多少?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金蝶实施人员帮助我们想办法,给我们提出建议,后来在每个办事处都设置了一个‘在途库’。通过这三年的运行,我们感觉他们给我们的这个建议非常适合。” 整个实施过程从时间上看并不长。2001年6月,华药销售公司与金蝶签订合同,6月中旬开始项目实施;8月初,完成财务系统的实施,财务系统上线;10月,业务系统实施完成,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系统的对接;2001年底,整个项目成功验收。这其间经历的艰难只有项目参与人员才深有体会。华药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当时对ERP和金蝶系统的了解都不多,虽然也参观了一些样板客户,但是总是感觉人家不愿意将独家秘籍轻易公开,再加上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位负责人只好在金蝶实施人员的帮助下边学习边摸索。 目前华药销售公司的应用模块包括总帐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采购系统、销售系统、仓存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用部门涉及公司财务、销售内勤、采购、仓库、各驻外办事处等职能部门;华药销售公司金蝶K/3系统总站点数达到158个,从业务内勤到财务,从总部到外地几十个办事处,全部采用该系统,真正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财务集中控制。华药销售公司每天有大量的各种业务单据,通过K/3系统可以针对每一张出库单联查到对应的销售发票,进而联查到对应的凭证;反之亦然。“K/3在华药的应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财务、业务数据完全同步,从未出现帐实不符、帐证不符的现象,这令当地的税务检查机关人员都感到惊讶。”确实,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成功实现,与其说是金蝶的成功,不如说是华药项目组的成功。 “华北制药”的加速效应 在K/3系统实施的第一年,华北制药集团全年完成销售收入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5%。2001年的应收帐款、存货周转率分别提高了45%和51.85%,虽然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款增加了约20%,但流动资产总体周转速度明显加快,经营效率的提高为其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2002年,华北制药集团销售收入增长22.5%,利润增长72.07%;2003年,华北制药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跨入《福布斯》“中国工业五大品牌”之一。 华药人喜欢用“辉煌跨世纪”来形容自己在新世纪迈入了“快车道”。华药这个老国企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青春常在?他们靠的是盯住市场,狠抓质量和科技两个着力点。而信息化在其中发挥了加速效应。 这个加速度可以从华药人对业务模式的变革体会中反映出来: 华药发生过这样的事,一批货的发票开出去了,业务人员弄丢了发票,最后又跑回来重开了一张,财务人员也不能十分确定,最后就又开了一张,这样等于公司多付出了成本。现在有软件支持了,公司严格规定出库要开票,成本就节约了。 在以前,很多医药批发商利用华药账务管理不明晰,乱要优惠政策,不是在优惠期间进的货最后结帐时却要优惠价格,而且利用进货包装的不同,少付甚至故意漏付账款。现在他们知道了华药销售上了看家警察K/3,这样的事情就不敢再做了。 实现了可以盘点。对于华药这样一家国家大型制药企业,每天进出药品上万单,帐务、物流实时在变。事实上这种大型企业从来没有本质地实现过彻底盘点。实施K3以后,盘点这种问题也可以实时完成了。 华药人还获得了额外的收获:华北制药销售公司在全国设有二十几个办事处,大部分办事处有独立的驻外仓库,办事处内勤通过订单订货;总部销售内勤可以实时对订单进行处理,办理销售出库单并通知仓库发货。这样的业务单据每月超过10000张,财务月均记帐凭证4000张~5000张,每月有1亿元~3亿元的销售收入。而华药K/3集中管理平台驱动的正是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销售系统,即使效率只提高1%,一年创造的效益也在千万元以上! 来源:《互联网周刊》杂志 雨霖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